山区公路涵洞水毁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15-02-24 16:47吴永芳
现代交通技术 2015年3期
关键词:沟谷束流杂物

吴 博,吴永芳

(1.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院,云南 昆明 650000;2.昆明市交通运输局,云南 昆明 650000)

涵洞是公路上最常见的跨越溪涧沟壑、宣泄山洪的小型横向排水构造物,是公路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公路受到地形限制,大多依山傍水布线、逢沟布涵,涵洞分布广,占全线工程比重大[1-2]。每年汛期涵洞水毁、水害频发,轻则造成行车不畅,重则切断交通,损失严重,成为公路建设、管理及养护的一大难题。

1 云南山区自然地理

(1)地形起伏、沟谷下切发育

云南国土面积39.4万km2,山地高原约占94%,坝子、湖泊仅占6%。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帚状南延。600多条江河呈南北向、放射状分布,地表被切割成“鸡爪”状。山区地形陡峻,岩石破碎,地质侵蚀强烈,沟谷下切发育。

沟谷上游地形三面环山,一面出口,平面形态呈漏斗状、勺状、瓢状、树叶状。沟底狭窄,沟坡陡峭,沟床横断面呈U形、V形。沟道纵向坡降大,水流和固体杂物(杂草、树枝、泥沙、石块等)能够向下游快速流动。

(2)干湿季分明、山洪陡涨陡落

云南受东亚季风、西南季风和高原季风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冬干夏雨、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干季;夏半年5月至10月是雨季,占全年80%~90%雨量。此外,山区立体气候普遍,从河谷至山顶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不断增多。

山区沟谷洪水源主要是降雨,少量来自冰雪融水。降于山坡上的雨水在地表形成薄层状、细流状的坡面水流并转变为线状集流,山高坡陡,迅速向溪涧沟壑汇集,形成了冲刷能力增强的沟流。在暴雨、久雨的雨季,高强度的降雨汇集形成季节性山洪。沟流流域面积小、 流程短,导致汇流速度快、时间短,水位和流量的变幅大,水能丰富,汛期山洪陡涨陡落。

(3)地质灾害多发、易发

云南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复合部位,地壳运动活跃,是全国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据有关资料,近10年自然灾害年均发生1 000多起,全省129个县(市、区)都有成灾记录。

由于山高坡陡,山顶出现的小部分滑坡会形成“滚雪球”效应,导致大规模的山体滑坡现象。另外,有的工程设计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如公路弃土场选址不当,弃土被山洪冲刷,也易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严重的工程地质灾害,加剧了公路涵洞水毁。

(4)水土流失严重、沟谷排洪又输沙

山区农业生产落后,大量坡地被开垦,地表裸露,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以致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破坏恶性循环。沟谷斜坡岩层结构疏松软弱、风化严重,岩块、卵石、粗沙等冲、洪积物堆积层深厚富集;坡面粗骨性坡积物多,蓄水能力弱,极易被冲刷。

在急流而下的坡面水流和沟谷水流作用下,谷床物质运动强烈,山坡、沟床表层坡积物被侵蚀、推移、沉积。部分沟谷在一次洪水后上游谷槽就基本填满,二次洪水时被迅速搬运到下游。可见,山区沟谷既要排洪又要输沙,而且输沙任务尤为严峻[3]。

2 山区涵洞现状

由于涵洞相对的“小”,其设计往往被忽视,导致施工中的变更设计多。水文计算形式化,照搬公式,未准确把握沟谷水文特性,对设计无控制作用。洞口设计“模式化、标准化、传统化”,机械地套用,缺乏因地制宜和灵活设计的理念。洞口构造物形式选择未能紧密结合涵洞进出口实地条件,而且洞口形式单一化,多数采用“跌水井+八字式”固定组合。

山区公路涵洞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盖板涵,为节省投资,涵洞跨径一般偏小,纵坡平缓,排水、输沙能力严重不足。设计灵活性差、洞口布设不当造成排水不畅、冲毁农田、工程浪费等现象,已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突出问题[4]。

3 涵洞水毁成因

(1)“上淤”水毁

山区沟谷设置涵洞后,水流在上游进水段处受侧向束窄,水面急剧上升,在进水口形成压缩的流水断面。山洪裹挟带来的固体杂物自身的滚动力(以重力为主)超过了水流的冲力时,就堆积、堵塞在涵洞进水段及跌水井处,削弱涵洞排水输沙能力,不断堆积而不能及时流过洞身排至下游时,就出现“上淤”水毁现象。

跨越边沟的涵洞更容易发生“上淤”水毁,开挖后的路堑边坡失去了原来的自然、整体稳定状态,岩土表面长期暴露在大气之中,坡面土壤干燥疏松,岩土被风化、碎裂、剥蚀,导致边坡产生碎落、剥落、缺口、溜方、冲沟甚至滑坡。此外,受建设资金所困,边坡坡面防护措施有限,抗冲刷能力弱。经暴雨和地表水流侵蚀、冲刷后,固体杂物沿着边沟快速汇集于跌水井,也加剧了进水段的淤积。

(2)“下冲”水毁

下游出水段冲刷破坏是另一种常见的涵洞水毁现象。设置涵洞后沟谷泄流宽度比原有天然宽度缩窄,单宽流量增加,抬高了上游水位,造成显著的水位差。因而,上游水流经洞身后集中向下游宣泄,因地形陡变,势能转换为巨大的泄流动能。水流及固体杂物流出铺砌末端进入下游天然谷床时,就开始紧贴谷床向前流动,由于蓄含极大动能使谷床发生急剧变形,当实际流速大于土壤允许不冲刷流速时,靠近铺砌末端的谷床就被冲刷,形成冲刷坑、深潭等,导致垂裙下沉、坍塌,甚至引起洞身崩塌、路基损坏,在出水段就出现了“下冲”水毁现象。

按二元水流理论,纵向上,在旋滚水流冲刷、掏蚀作用下,冲刷坑深度逐渐增大,坑底也不断向下游推移。在横向上,由于涵洞出口水流断面宽度突然增大而形成了两侧回旋水流,对冲刷坑两侧旁蚀加剧,其直径不断增大。若是出口水流方向与沟谷形成交角,对沟谷产生淘刷水毁作用更明显[2]。

4 防治措施

4.1 进水段束流

(1)修筑坝系。在涵洞上游进水段修建拦沙坝、谷坊等挡拦构筑物,约束、拦蓄山洪及固体杂物。坝系工程提高了坝址处的侵蚀基准面,减缓坝上游淤积段沟床比降;加宽沟床,淤积物淤埋在上游沟谷两岸坡脚;稳定坡脚,使坡面冲刷作用和岸坡崩塌减弱;降低流速和径流深度,使重力势能与动能在较小的范围内转化。

坝址应依据地形地质条件、坡面大小、沟谷发育状况、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条件来确定。坝高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拦沙效益、消能设施、工程量以及工期等因素。为了施工方便,最好在冬春季节修建坝系,到次年雨季之前完工。

(2)设置束流槽。束流槽收集并引导散流状态的水流、固体杂物归槽,改变山洪流向、流速,使其顺畅通过进水段,避免沟谷横向侵蚀、冲刷谷床,保护涵洞、路基以及下游城镇设施。束水导流,防止山洪乱流、偏流,朝着预定方向运动;束水攻沙,束流后升高水位,加快流速,增大水流的冲刷力,集中冲刷固体杂物。

束流槽的设计高度应保证山洪不致漫过槽壁,还应考虑沟坡有无崩塌的可能。此外,若经济条件容许,槽底基础要深挖,同时采用高强混凝土槽底、间隔设置肋槛或钢轨混凝土槽床,减轻对槽底的磨蚀,防止掏空和揭底破坏。束流槽结构简单、纵坡使用范围大、断面优化程度高,施工方便,经济适用,对防治“上淤”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4.2 洞身段速流

(1)适当增大涵底纵坡。在涵洞设计过程中,纵坡取值一般相对平缓,多为缓坡涵洞,不利于水流、固体杂物排泄。为了使洞身段不堵塞,除了加大涵洞跨径,增加涵高之外,只有适当增大涵底纵坡才能提高过流速度。涵底纵坡应该控制在10%~15%,涵洞两端与地面线自然过渡,平顺衔接,既不产生水跃也不产生壅水,使水流和固体杂物快速地流过洞身。

(2)采用U形基底。U形断面涵底基础,形状为半圆(弓形或弧形),上部为垂直线段的断面形式,使进入涵洞基底的水流、固体杂物密度保持不变,在U形面上处于不稳定状态,合力指向下游沟心最低点,两侧水流向U 形底中间汇集,增大了水深,重组水动力,减小了阻力,加大了流速。在横断面上形成一个水流和固体杂物集中点最大流速点,成为固定的动力束流和集流冲沙中心。改善了防渗衬砌涵底膨胀变形分布的不均匀性,且涵底有一定的反拱作用,可以减轻冻害,减少裂缝和错台现象,具有良好的水力学性能、防渗性能和抗冻性能。与矩形断面涵底相比,具有流速分布均匀,近似最佳水力断面,流速快,两侧不淤积固体杂物,排泄更有效等特点。

4.3 出水段缓流

(1)设置跌水井。急流而下的山洪和裹挟的固体杂物蓄含着极大的破坏力,即使对出水口末端铺砌加固,甚至设置挑坎,都未必能充分消能,有必要增强出水段与地表的衔接。传统的跌水井设置在涵洞进水口处,给上游进水段淤积创造了温床,本文首次提出把跌水井位置由进水段调整到出水段,在几乎不增加造价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发挥跌水井的作用,使水流和固体杂物尽可能消能。

跌水井由具有足够强度抵抗冲刷的底板、跌水壁和侧壁组成,跌水壁要预留泄水口。跌水井接纳和扩散洞身高速水流,促使在出水段的限定范围内产生底流式水跃,通过水流、固体杂物的内部摩擦和撞击,利用池中的水垫缓冲,使其迅速变为散水、缓流,充分消能,一般可将下泄水流的动能消除40%~70%。跌水井具有消能效率高,对地质条件和尾水变幅适应性强,缩短铺砌长度,降低造价,应用广泛等优点,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消能设施。

5 结语

山区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条件复杂,要提高公路涵洞水毁的防治能力,保证进水段束流、洞身段速流、出水段缓流是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云南山区公路涵洞进行大量现场调研和成因分析,从工程角度出发,探讨了涵洞水毁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山区公路涵洞建设提供参考。

[1] JTG/TD65-04—2007公路涵洞设计细则[S].

[2] 蒋焕章.公路水文勘测设计与水毁防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 严钦尚,曾昭璇.地貌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4] 孙家驷.公路小桥涵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沟谷束流杂物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紧凑型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剥离引出技术研究
杂物电梯门锁常见型式及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成品轮胎杂物缺陷的解决措施
中国散裂中子源加速器前端运行及改进
地面模拟空间电子环境束流均匀化设计
一体式顶杂物盒设计策略
东河煤矿沟谷地貌下动载防治
杂物窒息
ECR中和器束流引出实验研究
沟谷空间特征与斜坡灾害发育关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