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前置在地铁车辆调试中的应用

2015-02-25 09:32魏露露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线前置调试

魏露露 丁 蕾

运营前置在地铁车辆调试中的应用

魏露露 丁 蕾

以南京地铁S1线为例,引入运营前置的概念,详述运营前置在地铁车辆调试中的必要性、前提条件及实施过程,列举了运营前置在调试中取得的成效,为地铁新线车辆调试提供参考。

运营前置;地铁;车辆;调试

0 引言

地铁建设是一项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地铁车辆在调试过程中涉及的接口单位众多,包括业主方、制造方、设计方、监理方、各子系统供应商等,各方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利益不尽相同。为了提前介入车辆交付运营方前的调试工作,从使用方的角度关注车辆的性能,确保调试的进度目标与质量目标,运营方树立运营前置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以南京地铁S1线(机场线)为例,详细阐述运营前置在地铁车辆调试中的应用。

1 车辆概况

南京地铁S1线于2014年开通运营,该线路采用B型铝合金车辆,每列车采用6辆编组,4动2拖方式,总计15列、90辆车。该车座位载客数(AW1)268人,最高运行速度100 km/h,额定负载(AW2)下平均旅行速度≥62 km/h,最大紧急制动距离(包括响应时间)297 m。整车全长119.88 m,车辆外部最大宽度2.88 m。

2 运营前置的概念

目前,国内地铁建设方主要负责地铁新线的建设,运营方主要负责既有线路的运营。所谓运营前置,是指运营方提前介入新线建设,参与监造、调试等一系列运营前的准备工作,按需配置人员和物资,编制各项规章和规程,保证开通运营的顺利进行。

3 运营前置的必要性

3.1 提前介入协调各接口单位

业主方是车辆调试工作的总组织者,一般以地铁公司建设方为主,因为任务重、人员力量薄弱、运营经验不足等,经常出现建设方不能高质量行使业主权利,导致各项目标值降低的情况。运营前置可以有效弥补建设方存在的不足,不仅能够充分补充人员力量和运营经验,还可以为后期运营时与各接口方的顺利沟通建立良好的基础,保证车辆调试的进度与质量目标。

3.2 提前把控车辆质量与进度情况

车辆的最终使用方为运营方,该方的利益更能代表业主的利益。运营方具有多年的地铁运营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地铁维护经验,可以高效的指导车辆调试工作,最大限度的发现并解决各种质量问题和设计缺陷,满足最终用户使用功能,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有效管理。

3.3 提前介入车辆的维护工作

运营方员工所掌握车辆维护技能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辆运营状态的好坏。运营前置可以使得运营方员工提前介入车辆调试等工作,深入现场学习车辆知识,大幅提高维修经验,全面提高各项维修技能水平,保证运营后车辆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4 运营前置的前提条件

4.1 确定目标

车辆调试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完成车辆的调试目标(包括进度和质量目标),调试目标的确立是进行调试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果某调试项目没有确立切实可行的调试目标,该调试就无法有效的进行。

4.2 树立理念

运营方要树立运营前置的理念,改变以往被动接车的模式,主动参与到车辆调试的环节,从老线路相似车型的运营维护经验入手,思考新线车辆设计的缺陷与隐患,并在车辆交付前给出合理化建议,确保车辆调试过程的进度和质量。

4.3 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即运营方多种岗位全面参与调试工作。车辆的调试工作几乎囊括运营方的所有岗位,因为调试工作一般在新线基地进行,除了保证安全生产外,也会随时占用基地各类生产资源,如生产计划、调度、日常检修、技术管理等岗位人员。

5 运营前置的实施过程

车辆调试工作是一个长期、可控、反复的过程,成功的车辆调试可以提高整车各组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新线总联调一次性成功、运营的顺利开通提供良好的基础。运营前置可以有效的控制车辆调试的进度和质量,保证车辆安全稳定运营。运营前置的实施过程包含以下5点。

5.1 合理计划

合理有效的编制调试进度计划,控制其执行,必要时作出调整,并提交各种进度控制的总结报告。把本阶段的工作任务及下阶段安排呈现在总结报告中,重点标记共性故障、未完成任务等,并设置对应的解决时间节点。

调试进度计划由生产厂家与业主方根据基地资源情况共同制定,基地资源情况包含试车线可用情况、基地供电分区断电情况、静调标准轨道占用情况等。如南京地铁S1线车辆运抵调试基地前,调试负责人必须安排好卸车轨道,要求可供2台60 t额定载荷的轮式起重机进行卸车。轨道使用平直轨道,不得有接触网。卸车后的连挂是通过工程车牵引进行的,故在卸车前工程车需准备到位,并提前通知基地信号楼、工程车队,确定连挂方案。

对于在以往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车门系统故障等,调试人员要重点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在S1线车辆交付前,南京地铁运营方组织专门的调查小组奔赴生产厂家及基地车辆段进行了多次专业全面的车门检查,包括车门各项尺寸测量、车门状态及紧固件扭力等各项指标的检查,保证了运营前车门质量可靠。

除此以外,地板面高度测量、车钩高度测量、蓄电池加水、轮对检测、受电弓检测等工作也需要运营方的合理计划安排,以确保车辆调试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5.2 闭环管理

先期参与新线车辆监造的人员需跟踪生产进度,对于监造过程中发现的工艺、材质、设计等问题及时反馈厂家解决,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并反馈至调试人员,以便在调试过程中进一步跟踪。同时,调试人员在调试过程中发现的车辆问题应及时和参与监造的人员沟通,改进后续未出厂的列车,对后续列车的调试进度与质量进行有效的把控。

此外,运营方调试人员需结合车辆各系统的调试规程,深入研究电路图等资料,排查安全隐患,对于设计不合理或设计与调试文件不一致的部分及时给出反馈,要求厂家进行整改。

5.3 例会制度

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的形式向各接口单位通报,对难以解决的疑难故障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达成共识,并形成会议纪要。

S1线在调试期间采用每周召开一次质保例会的制度,会议采用地铁建设方主持、运营方参与的形式。由于运营方人员已提前介入调试,主要问题由运营方人员提出,厂家给出解决方案及解决时间。对于多车同时发生的故障可形成共性故障跟踪汇总表,记录故障现象、原因、解决方案及解决时间,并在每周上报各相关部门的调试周报中及时体现,让各方对调试进度及车辆质量情况一目了然。例会除了对本周调试情况进行总结,也对上阶段遗留问题进行回顾,形成闭环管理。

5.4 考核制度

运营方可提前对其他各方(除业主方)建立考核制度,督促其积极性,有效的提高生产质量、缩短生产工期、减少成本。运营方可以依据制度对各方调试人员进行考核,同时通过官方文件向各方总部提报考核记录。考核记录可作为未来新建线路招标依据,对其他各方的业务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除了建立考核制度外,S1线还采用安全保证金的制度。该制度是指其他各方向业主方抵押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用以保证在车辆调试、质保过程中,其他各方不出现严重的安全及质量问题。反之,业主方则有权扣除其安全保证金,从而有效的控制作业过程,提高调试管理力度。

5.5 文件管理

运营方需主动完成各类合同的跟踪管理,做好各种工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档,督促各方整理工程技术资料,组织编写车辆使用及维护手册。S1线在运营前置过程中,收集了各种维护资料,编制完成了正线故障处理指南、检修规程及司机手册等文件。

6 取得成效

6.1 实例分析

发动运营方技术力量全员参与S1线车辆调试不仅有效的保证了调试工作安全有序进行,而且还发现了大量的车辆质量隐患。通过与老线车辆设计对比,南京地铁公司总共发现了S1线雨刮器刮片装反、正常照明指令不一致、手动报站时F1与下一站联动等16项共性故障,并利用老线整改经验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该类故障,保证车辆质量稳定可靠。

运营方在审核对比南延线与S1线电路图后发现,紧急制动列车线进入单节车制动电子单元(BCE)的线路缺少保护断路器,一旦单节车B C E出现接地或者短路现象会造成紧急制动列车线总断路器(EBTLCB)断开,导致整车紧急制动不能缓解,造成正线救援等事件发生。为此,设计方及时组织设计人员对制动电气进行分析,制定了完善可靠的整改计划,在每个B C E进线上端增加分断路器(EBTLCB1),在BCE发生短路或接地时,将BCE安全的隔离开,保证整个制动列车线不受影响,消除了故障隐患。

截止运营前,S1线车辆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共性故障86项,含设计原理缺陷9项,其中包括紧急牵引导致牵引锁闭、非ATO(列车自动驾驶)模式下1bar不缓解、断ASLCCCB(辅助逆变器供电线路接触器控制断路器)后MVCPK(中压扩展供电接触器)不吸合、紧制制动列车线66号线接地可能会导致BBS(紧急制动旁路开关)不起作用等严重故障。在运营前已解决85项,其中所有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的故障均已解决,确保了在运营方接管前,车辆能完全满足S1线的开通和运营条件。

6.2 运营成果

S1线在2014年7月至12月正式开通运营的半年内,地铁车辆质量可靠、状态平稳,总共只发生晚点事件6起,无清客、救援等责任事件,圆满的完成了南京青奥会和国家公祭日的客运保障任务。

7 结语

在地铁建设快速发展、建设方工期紧、任务重、人员技术力量不足的环境下,改变原有运营用车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将运营前置的理念深入地铁车辆调试环节,将监造与调试相结合形成闭环管理。一方面可以用“以调代练”的模式快速提升新线员工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地铁车辆的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为新线的顺利开通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俞辉,李研. 地铁车辆调试工作探讨[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 (6):47-49.

[2] 丁淮生. 地铁工程接口管理思路[J]. 中国铁路,2003 (3):65-67.

[3] 张标. 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联调组织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 (2).

[4] 蔡翔. 深圳地铁设备管理工作经验[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 (4):66-67.

责任编辑 凌晨

Application of Pre-Operation Concept in Metro Vehicle Commissioning

Wei Lulu, Ding Lei

Takes the commissioning of Nanjing metro line S1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brings in the concept of pre-operation, demonstrates the necessary, precondi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theory of pre-operation concept i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on the metro vehicle commissioning, lists the accomplishments of pre-operation application in the commissioning, and provides guidance to the future new metro vehicle commissioning.

pre-operation concept, metro, vehicle, commissioning

U231

2015-04-21

魏露露: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江苏南京 210012

猜你喜欢
新线前置调试
荣乌新线高速公路安全预警和主动管控系统
乘坐地铁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新线引入高铁枢纽电务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研究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核电厂主给水系统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