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液体压强的辨析——由一道中考题说起

2015-02-25 01:27孙厚升
物理之友 2015年6期
关键词:辨析

孙厚升

(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江苏 无锡 214026)

有关液体压强的辨析
——由一道中考题说起

孙厚升

(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江苏无锡214026)

摘要:本文由一道中考题展开,对液体压强进行辨析.此题涉及到在不同条件下对帕斯卡原理的运用,原编者可能忽略了这一点,所以造成对此题错误的解释.笔者后来发现此题在多种教辅用书中被引用,而且在教学中也经常被同行引用,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液体压强;帕斯卡原理;辨析

1问题提出

图1

原题: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1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此时().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出

D.水从b小孔流入,酒精从b小孔流出

原解:拔出a处的塞子后,a孔处水和酒精的分界面将受到水向左的压强和酒精向右的压强;由于瓶内外液面相平,而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的压强大于酒精的压强,故分界液面向左移,水从a孔流入.同理,水也将从b孔流入,故选A.

在a、b两塞未拔之前,a处或b处内部酒精的压强小于外部水的压强.若只拔a塞或b塞,肯定a孔或b孔处有水流入(实验结果确实如此).问题是若a、b两塞同时拔出后的瞬间,a、b孔同时都有水流入瓶内吗?若认为不管a处或b处,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都是其内部酒精的压强小于外部水的压强,那么其结果自然选A项,这也是原解的理由.但笔者认为该解答值得商榷.下面是笔者对这道题的一些思考,并对结果加以实验证明和理论分析.

2实验探究

如图1所示,笔者先取一只较大的玻璃缸,在其内倒入适量的水,再取一只小可乐瓶,用锥子戳破两个小孔(口径较小),然后请另一位同事用手按住小孔,再向内灌适量的酒精(在其内滴入几滴红墨水,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最后把可乐瓶缓慢放入水中,一直到水和酒精液面相平.然后同时松下两只手指,仔细观察,发现b处水进入,同时a处有红色的酒精流出.从实验结果来看,答案应选C项.

3理论分析

为何实验结果与原解有重大出入?笔者认为理论上应这样解释.首先原题编者没有注意到塞子在拔出前后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在拔出前,可以按照原解的答案进行解释,但在拔出后就不对了.根据帕斯卡原理:作用于密闭容器中的流体压强等值地传到流体各部分和器壁上去.也就是说,塞子拔出的瞬间液体内部任何一点的压强既要考虑水的压强,也要考虑酒精的压强.需要说明的是,此题中装置可作密闭容器,只是其上方是由空气密闭,故大气压对液体的影响可抵消,不必考虑.具体解释如下:

如图2所示,当a、b两处同时拔出塞子,根据帕斯卡原理进行分析.

图2

在b处:p向右=ρ酒gh2+ρ水gh1,p向左=

ρ水gh2+ρ酒gh1,有:p向左-p向右=

ρ水gh2+ρ酒gh1-(ρ酒gh2+ρ水gh1)=

ρ水g(h2-h1)-ρ酒g(h2-h1)=

(ρ水-ρ酒)g(h2-h1).又因为:ρ水>ρ酒,h2>h1,故p向左-p向右>0,即:p向左>p向右,结果为b处有水流入.

在a处:p向右=ρ酒gh1+ρ水gh2,p向左=

ρ水gh1+ρ酒gh2,有:p向左-p向右=

(ρ酒-ρ水)g(h2-h1)<0,所以p向左

所以酒精由a处流出,水由b处流入,最终瓶的内外两侧液面一样高.

4结语

根据以上观点,之后我们在瓶上戳了3个或更多的小孔,情形又会怎样?若有3个小孔,最上的和最下的小孔进出情况与前面一样,但中间的小孔情况不定,与ρ、h有一定的关系.综上所述,该题的正确答案应是C项.当时命题人可能是忽略了这一点,只想作为一道简单的应用能力题来考查,没有注意到塞子在拔出前后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参考文献:

漆安慎,杜婵英.力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试题研究·

猜你喜欢
辨析
未来博物馆
——辨析“发现、发明”“创造、制造”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怎样辨析近义词
恒成立与能成立问题辨析
“美丽”与“漂亮”辨析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第三方单据辨析
压强易错点辨析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