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山 别人家的冒险故事

2015-02-26 12:37Ergo编辑唐文舜设计李渔
越玩越野 2015年5期
关键词:尔顿英里冒险

文 Ergo 编辑 唐文舜 设计 李渔

救赎山 别人家的冒险故事

文 Ergo 编辑 唐文舜 设计 李渔

只有精确到坐标点,你才可以找到救赎山。我们去的这个地方以及要讲的这个故事,似乎跟你可以在维基百科搜到的没什么出入,因为真实的故事是没有办法也不需要去加载任何别的修饰的。或许在你眼里,这是个冒险家在搞艺术,而我们的眼里,是一个艺术家在冒险。

别人家的冒险故事

救赎山位于南加利福尼亚的沙漠下游,山上被精心设计的各种色彩的图案所覆盖,覆盖物采用的是当地的黏土制成。该项目自始至终贯穿着“爱”的主题,到处都是花、树、心形、太阳、鸟儿和其他迷人的风景,试图营造出一片宁静的世界。而这一切出自一位83岁老人之手,他的名字叫LEONARD KNIGHT。他花了24年来打造这座救赎山以表达对上帝的爱。

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来到加州,用旧床单造了一只热气球飞到90米高空发现了这座在沙漠城镇中的救赎山,此后,他开始了救赎山的建造及着色。

当地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由于是在沙漠地段,日照极强,空气干燥,气温极高,周边没有半点色彩。KNIGHT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住在没有自来水和电的房车里,出行靠自行车或旧汽车,洗澡在附近的温泉里。而吃喝全在附近的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城镇解决,这里甚至没有餐厅,只有邮局边上一个小的可怜的超市。

如今,救赎山吸引了众多游客及博物馆人士前来,2007年5月,它被评为国家财富并受到美国民族艺术社团的表彰。KNIGHT本人也成了被崇拜的对象,但他并不喜欢参加礼拜和教会活动。许多人慕名而来,有的是为了亲眼目睹一下这个冒险故事创造的奇迹,有的是为了敬仰这份执着的精神,有的是为了让自己被这份神圣所洗礼。

这一切出自一位8 3岁老人之手,他的名字叫LEONARD KNIGHT。他花了24年来打造这座救赎山以表达对上帝的爱。

我们的冒险故事

我打算散步去救赎山,你去么?”女孩对克里斯多费说。

这里没有标志性的建筑却已是众所周知的地理位置,如果你问我们是如何被吸引到此地,在我们了解LEONARD KNIGHT的冒险精神之前,我们是通过一部叫做《荒野生存》的电影认识到这么个地方。

电影里男主角克里斯多费在一场嬉皮士的演唱会上认识了住在大篷车里的那个女孩,没错就是那片嬉皮士的房车,就是那个萧条的小镇,那里真的就像电影里一样。流浪的人们在这里相会,相知,他们在阳光下百无聊赖的卖着一些唱片,一些书籍,一些手工艺品,一些称不上古董的比较老的生活用品;他们一起喝着酒,听着音乐,弹着吉他。“我打算散步去救赎山,你去么?”女孩对克里斯多费说。他们来到了我们来到的救赎山,可惜的是我们没有遇到KNIGHT,因为2011年的时候,他由于健康问题已经搬到附近的尼兰市。电影中KNIGHT则带他们参观了他所建造的爱的神殿,当克里斯多费问道:“你相信有爱么?”他如此坚定地说:“是的,我非常相信。我认为全世界的人都爱我,因为我有智慧爱他们。我很爱这里,因为自由,就算给我一千万我也不会搬走的。”

而就是这份爱与自由的心,让这位老人在这个沙漠里,一玩就是24年。

为什么说对我们来说去救赎山也是一场冒险其实不难理解。在我得知妻子怀孕以后,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在我们家开始了,一直以来都计划内生活和工作的安排仿佛被这个不期而遇的小生命所打乱,我们不再是为自己而奋斗的两个年轻的个体,而是要开始去经营一个家庭,而这需要多少的勇气和精力我们却不得而知。一场不分高下的讨论后,结果居然是我们决定辞去现有的工作,带着我们的孩子开始他生命中的第一个旅行:美国,大概走走;不久,也就半年。而救赎山,是偏离我们行程一路向北的另一个目的地却也是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

救赎山——我们所看到的奇迹

Salvation Mountain(626 Beal Rd,Calipatria,CA 92233)

线路1:圣地亚哥San Diego上8号公路向东行驶约100英里,拐上111号公路,16英里后稍微右转进入Niland Ave,0.9英里后向右转进入Main St继续前行0.4英里上Beal Rd,2.1英里后向左350英尺到达。

线路2:洛杉矶出发interstate 10 FWY E 126英里,上111公路行驶43英里,向左转进入Main St继续前行0.4英里上Beal Rd,2.1英里后向左350英尺到达。(具体请参考导航)

我们来到救赎山的时候正是夏季的午后,气温的升高让我们感觉自己像是刚出锅的亲子饭。偏离城市,偏离高速,手机信号也变得不那么稳定,一路往沙漠里扎,我甚至开始担心一会儿回来的路,没有导航会不会迷失。导航目的地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这是我们翻了所有的攻略得到的,而至今只有一个攻略是繁体中文的。其实,要什么攻略呢,周边反正也什么都没有。

初到救赎山,首先是被独特的指路牌引导,这才让我们放下心来,这些色彩鲜艳的画,在指路牌里就已经充分体现出来。没过多久,沙漠中出现了一座彩色的城,这就是救赎山。山体上大大的红心里英文字母LOVE把整个救赎山的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你简直难以相信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没有水电,一个老人,一双手,一颗执着的心。

他把山体掏空,用运来的树干支撑起来,建筑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空间。而每一个空间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主题,而且还为个别空间装上了通风系统。其中的一个空间,天窗都是由车门镶成的,KNIGHT每找到一个车门就会用螺丝往上镶,世界各地知道的人都为他运来不同的车门,于是有了这个奇怪的装置空间。然后还有一个空间像是一个洞穴,里面放满了来过的人留下的礼物,没有任何人提示,似乎大家都希望这么去做,留下的有鲜花,有照片,有玩具,甚至钥匙等等,KNIGHT把其中的一些东西用玻璃给镶嵌到墙体里,并用色彩勾勒了一个个鲜艳的相框,在纯白的墙体下,这些绘画显得格外明亮,像孩子的画,纯真而美好。似乎多少图片都无法形容这份奇迹,似乎所有语言到此都匮乏了。

板城——美国最后一片自由的之地(Slab city)

周边宁静得连风都没有,很快,我们就被这疯狂得炎热打垮了,狼狈地逃回车里,空调像被烤坏了一样,整个车瞬间变成了微波炉。这时,我要推荐的是那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超市,一瓶冰镇饮料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这里还可以买到救赎山的明信片,赶巧没准邮局开着门就寄出去了,但这里邮局的上班时间还没休息时间长呢。而附近的这片房车聚集地,正是美国最有名的板城。

在加州沙漠中的板城,是一个让美国很多人避讳不谈的话题,他们认为这里荒凉,破烂,被社会遗弃的许多退役老兵,流浪汉,瘾君子,重刑犯与这里成堆的垃圾相伴,靠着政府的救济过活。当然,最多的还是嬉皮士。这里的居民却认为这里是美国最后一片自由的土地,对于音乐绘画以及各类艺术家来说,板城是一个可以激发他们灵感的地方。

这里的居民只需要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就够了,他们似乎很容易就得到了满足。拖车住宅外摆满了主人的家当,随处可见的涂鸦(救赎山也是其中之一)。

附近的索尔顿湖——加州最大的湖(Salton Sea)

离开板城,我们启程回洛杉矶,路上忽然呈现出一片硕大的湖。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它是海,这么描述索尔顿湖一点都不算夸张,因为它是名副其实的盐湖,含盐度竟然是太平洋的1.25倍。

沿着路走就会有许多路口可以到达湖边,有收费的,也有不收费的。而我们恰巧拐进了索尔顿湖鸟类保护国家公园,于是一张5美元的门票,我们可以开车到湖边。这个公园我觉得在旺季十月份的时候还是非常值得一来的,可以提供划船,钓鱼,游泳,烧烤以及露营。

可惜的是我们实在来的不是时候,只有坐在information center听听科普知识的份儿了。但要说的是管理员老奶奶真的非常非常好,她不但为我们讲解索尔顿湖的由来,还耐心地给我们介绍小商店里的各种礼品。除了传统礼物外,我们收获了一根手工雕刻的拐杖,听说制作拐杖的艺术家是这位老太太的朋友,已经去世了。

我们是从圣地亚哥回洛杉矶的路上走的整个行程,花去了几乎整整12个小时。一路的景色至今历历在目,一个为爱创造的救赎山,一个自由之城,一个没有计划却停留的索尔顿湖,一场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有诗和远方的冒险。

Tips:

1. 推荐导航:位智WAZE 很人性,有互动,导航精确,可提供合适路线,能查实时拥堵,估算达到时间精准。

2. 全程基本都是高速,对车没有特殊要求,但一定要确认空调是正常工作的。

3. 多带水,可在超市买保温箱,然后沿路加油站超市就可以补给冰块,可用来给保温冰镇饮料和降暑用。

4. 如果可以选择,冬季去会比夏季更合适。

5. 文明旅游,为大家创造好的参观环境。

猜你喜欢
尔顿英里冒险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不冒险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冒险
WELLDON/惠尔顿 CN07—TT
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外一首)
第六章无奈的环球冒险
等一下,冒险还没结束哦!
快速节油跑车(上)
快速节油跑车(下)
幽默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