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当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5-02-26 10:47谭俊卿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3期
关键词:专业性电视新闻舆论

摘 要:当下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问题,从而导致忽视了新闻对受众及社会的影响,因此在相关问题要进行有效的改善调整,让新闻成为社会信息的展示和交流平台,要充分意识到新闻本身肩负的社会舆论重任,使新闻产生积极的社会正面影响性。

电视新闻采编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上,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受到一定冲击。在冲击之下新闻采编仍然需要以新闻本位出发,重视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在保证时效性、真实性、新鲜性的原则下要重视新闻深度价值的挖掘,才能有效的发挥新闻的社会影响性。

1 电视新闻采编现存问题

1.1 缺乏对新闻价值的深度关注

当下受到网络新闻的冲击,电视新闻在一定程度上热衷于迎合人们对新奇的要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对新闻深度的关注。新闻采编相对缺少社会新闻深度性的采集。特别是在各家媒体对于重要新闻进行竞争的时候,新闻采编为了在时效性上追求效果,因此在新闻的采编等环节由于过分重视速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竞争新闻资源上,而无法从新闻的深度上做工作,缺乏对新闻事件深度的解剖。而由于强调新闻事件的新奇感,导致在某些新闻事件的表达上缺乏了对社会舆论的考虑,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

1.2 新闻监管存在漏洞

电视新闻采编过程中过多的由记者及相关人员对新闻内容进行审核制作,有关权威部门对新闻内容的审查存在疏忽的地方,导致新闻内容的报道上缺乏一定专业性或者存在某些差错。采访的过程在新闻内容的采集上采用多种随机调查的方式,但是这些方式的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调查对象也可能缺乏专业性,因此,新闻事实也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实。

1.3 新闻报道中存在侵犯民众隐私的现象

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民众代言,帮助民众解决政府部门或者相关职能部门无法顾及或者解决的问题,成为了民众的一种依靠。但是新闻的本质只是作为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媒介,并不具有解决相关问题的权利,跨越了新闻本身应该有的范围,让民众对新闻的产生了错误的职能定位。同时在为民众代言的过程中,可能会忽略了对民众隐私的保护,特别是很多民生新闻中对民众家庭隐私的公布,如父子之争、夫妻不和、婚外恋等问题进行过分的渲染,因此造成了民众生活上的困扰,甚至触及了相关法律法规。此外,在恶性事件的报道中,过分的渲染惨痛的场面,让受众在接受新闻的过程内心产生伤害。

2 电视新闻采编的对策

2.1 积极倡导深度新闻

相对于过去新闻的浅表性报道,要积极强调新闻深度报道,多做权威性人员的采访,提升新闻采编的内在品质,避免片面性、非专业性的素材采编。在新闻的采编外,更多的需要挖掘新闻现象背后的根本问题,特别是与现存管理问题的关联性。而不仅仅是解决民众的个案问题,更多的是促动社会已有管理漏洞的修补,对民众整体形成益处。在恶性事件的报道中,要充分考虑到各方的观点态度,而不是主管臆断,缺乏对切实观点的考虑。

2.2 强调新闻采编对舆论的引导

在社会舆论的引导性上,要肩负其新闻应有的责任。关注恶性事件对社会的引导上,避免对社会引导的偏差。在新闻事件的采编中多注意多方面角度的采集,避免片面化或者非客观性所带来的失实问题。对于恶性事件的报道中,要保证对当事人隐私的保护,避免对当事人形成舆论压力或者其他困扰。同时采编人员要对社会舆论规律有所掌握,深知民众意识走向,了解不同新闻采编结果所导致的舆论走向,对舆论发展有专业性的预估。同时在舆论得到恶性发展的环境下,能够让新闻采编可以在相关情况下形成缓和的效果,避免舆论发展的失衡问题。

2.3 提高新闻采编的审查

避免新闻采编内容的差错,提升审查的力度,避免内容存在偏差。但是在审查上不可因为受到其他外在压力而将新闻事实进行掩盖,不可因为压力问题而导致失实报道。更多的需要让新闻采编收集更丰富全面的角度和内容,让新闻在深度和全面上有更多的展示。可以将新闻播放前受到相关专业人员和部门的审查,吸取各方专业性,让新闻制作更加向深度和专业发展。

3 结束语

电视新闻由于社会多媒体的竞争,让其电视新闻的生存存在多方挑战。但是不可以因此而放弃新闻的基本原则与道德,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全面以及社会的积极的舆论导向。不可因为新闻特权而凌驾于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民众权利之上,要切实的做好社会信息的反馈,以及民众生活的辅助,对舆论得到有较好的调整和引导。

猜你喜欢
专业性电视新闻舆论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电视新闻编排的艺术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