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5-02-27 07:51王慧勤
安徽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知晓率高血压病血压

孙 敏 王慧勤 沈 燕

强化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孙 敏 王慧勤 沈 燕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血压值变化等相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并有效地控制了血压。

强化护理干预;高血压;治疗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5亿,且患病人数仍在不断上升[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因素[2],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也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3]。虽然国内探讨高血压管理已有很长时间,患者的血压也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治疗依从性不高是高血压管理中的瓶项问题[4]。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自主用药、过晚用药、自主停药、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善及只服药不看效果等现象[5]。为有效地控制血压,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社区内高血压患者120例,均符合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缩张压≥90 mmHg。纳入标准:原发性高血压;居住本社区内半年以上;生活能够自理者;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精神或沟通障碍者;长期卧床;全身伴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干预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35~79岁,平均(58.6±10.8)岁;体质量指数平均为(30.6±3.7)kg/m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5例,初高中28例,大学以上7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6~78岁,平均(57.6±9.7)岁;体质量指数平均(30.7±3.2)kg/m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初中及高中31例,大学以上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血压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干预组进行强化护理干预。

1.2.1 人员培训 由社区服务科领导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统一指导语、标准、资料的收集整理等。

1.2.2 干预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干预,给予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处方,内容包括高血压发生原因、危害、药物防治、健康生活方式、遵医行为等。

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强化护理干预措施。①每月2次健康知识讲座,讲座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病因、靶器官受损的症状、健康生活方式、适当锻炼的意义、合理用药、正确测量血压、规律用药等健康教育。讲座在每月的第二个和第四个星期日进行,上下午各一场(内容相同),以便高血压患者根据自己的时间调整参加,提高患者参与率和健康知识的普及率。课后开展群组讨论,以便提高健康教育效果。②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再结合患者的年龄、职业、性别、文化程度、性格等特点,制定个性化非药物防治方案,如合理饮食、限酒、戒烟、规律用药、适度运动、定期复查等,并追踪实施,定期进行效果评价,了解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健康生活方式、遵医行为等。教会患者测量血压,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合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定期复查,对于血压控制不理想者,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治疗。③鼓励家属参与治疗,给予患者支持、鼓励及监督,特别是在生活方式、遵医行为等方面,做到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质量、规律用药等。④每位社区内高血压患者随访时间为建档后1、3和6个月。1.2.3 观察指标 采用社区内设计的健康教育问卷,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信息,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第二部分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10道选择题,从所给4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从而计算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知晓率=每题最佳答案正确人数之和/(10×60)×100%];第三部分为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10道选择题,从每题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选项,从而计算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第四部分为健康技能的5道选择题,每题从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自己的选项,从而查看技能掌握情况。血压的监测,患者每次测血压前要静坐5~10 min,取坐位,测上臂血压,取平均值记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

2.2 干预前健康生活方式、遵医行为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干预后健康生活方式、遵医行为情况 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患者干预前健康生活方式、遵医行为比较[n(%)]

表3 患者干预后健康生活方式、遵医行为比较[n(%)]

表4 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病的治疗不仅仅是单纯降低血压值,更重要的是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防止靶器官的损害,预防并发症。而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信念,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是治疗高血压必不少的部分,也是一种非药物疗法[6]。通过针对性、反复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通过群组讨论、监督、随访等措施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生原因、治疗现状、预后,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减少患者不良的负面心理压力,增强治疗的信心,从而更加促进了高血压患者对健康行为、生活方式、遵医行为的认可,有利于健康促进[7],强化护理干预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

通过强化护理干预,促进了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病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是由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多种危险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一旦确诊,改变生活方式便成了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病的重要目标之一[8,9]。本文结果显示通过个案追踪、随访、家属的监督等措施的干预后,患者的生活方式、遵医行为明显改善。

通过强化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健康教育,患者有了健康理念,通过强化护理措施的实施,改变了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彭东风等[10]研究也表明,高血压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水平会影响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同时,高血压病治疗效果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不仅要重视患者的知识层面教育,更要注重其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患者进行日常血压控制,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改变其生活行为方式,预防及减轻疾病的进展程度,有效地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王小兰.南通市崇川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交通医学,2014,28(2):187-188.

[2] 薛荃,刘冬梅.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和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1,9(5):763-765.

[3] 马志霞.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8):913.

[4] 梁颖,鲍勇.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188-191.

[5] 王文.2014年简明版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的责任与内容、高血压认识的误区[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2):87-89.

[6] 关雪梅,寇翠兰.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效果观察[J].内科,2014,9(1):34-35.

[7] 夏鹏程,何振仿,丁宏.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及行为方式分析[J].安徽医学,2012,33(4):489-491.

[8] 董新阳,何英,刘琳琳.专项护理干预对初诊高血压病51例改变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695-8696.

[9] 陈丽,李佳,夏挺松,等.深圳宝安社康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对高血压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83.

[10]彭东风,何水华,焦庆红,等.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学,2011,32(9):1323-1324.

(2015-01-19 收稿 2015-03-18 修回)

236004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科

10.3969/j.issn.1000-0399.2015.06.038

猜你喜欢
知晓率高血压病血压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