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

2015-02-27 01:02李秀莲
关键词:音乐作品多媒体信息技术

李秀莲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 山东枣庄 277000)

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

李秀莲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 山东枣庄 277000)

音乐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音乐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辅佐教学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够直观并且生动的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继而形成较为持久的音乐学习兴趣。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谈一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策略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们的社会全面的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项信息技术无时无刻的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收到的效果却是非常显著,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加大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在课堂上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的提升音乐能力,培养内在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并且通过音乐的学习塑造自身内在良好的品格,为个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1]

一、创设音乐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音乐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音乐中的优美意境来感受音乐作品内在的思想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感受音乐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然而初中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尚不够丰富,对于音乐意境的把握尚有所不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来为学生人为的创设意境,先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继而逐步的在脑海中形成想象中的意境。通过意境的创设,学生的审美情趣会逐渐的形成,也能够通过所看、所想和所感来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而做到音乐的聆听犹如与作者心灵的对话。

例如在《渔舟唱晚》、《晨景》等作品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这些作品是以景物的描写为主,空灵的画面感让初中阶段的学生很难掌握到作品的内在情感,然而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将这些音符之间的画面真实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有感而发、触景生情,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去品味音乐作品,如何从音符和节奏之间感受作品内在的灵魂。

二、拓展教学范围,增进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的学习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虽然在初中阶段我们的教材内容相对有限,但是音乐的范围却是无边无沿,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学习,要适当的为学生进行范围的拓展,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在好奇心的催使之下自主的进行音乐的学习,这样学生能够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推动之下逐步的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这一点信息技术有着难以匹及的优势,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具有容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为学生选取一些课程以外的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课内的知识内容进行自行的迁移和类比,这样学生能够站在既有的音乐知识基础之上来进行适当的拓展,不仅课内的知识内容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巩固,同时其音乐能力也得到非常有效的培养。另外在更多作品的鉴赏和学习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大大的得到了丰富,学生会通过更多作品的鉴赏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音乐感悟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逐渐的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

例如在音乐的学习中通过网络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形式和更多风格的音乐内容,如乡村音乐、布鲁斯、爵士、民谣、流行等等的音乐形式,在丰富学生音乐体验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内涵。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来选择一些学生普遍比较关注和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课程之外的拓展学习,这些音乐作品本身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课堂之上的群策群力更加能够让学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音乐作品的内在意义,让学生在音乐欣赏时能够更加客观,在流行音乐的选择上也能够更有品味,更加注重内涵。[2]

三、开展立体式教学,塑造学生内在品质

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我们的音乐教学实现了立体化,这种教学方式较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丰富了许多,学生可以通过大容量的音乐内容来欣赏更多的音乐作品。另外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更进一步的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利用作品的欣赏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让学生不仅仅是得到了感官上的体验,更要得到心灵上的升华。诸多优秀的作品都极具教育意义,对于这一点教师要充分的进行挖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往往只能通过口头的讲述来进行分析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内在的深刻意义,而通过多媒体这种立体式的教学方式能够从看、听和悟三个方面立体式的对学生的内在品质进行塑造,让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从更为深入的角度来剖析和理解音乐作品,将其中的思想精华尽收囊中。

例如在很多革命歌曲的学习中,激昂慷慨的旋律令人震撼,跃动的音符让人敬仰,但是没有画面的观看以及背景的描述让学生很难达到心灵上的共鸣,这时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用视频的方式播放一些革命历程的画面作为渲染背景,学生通过这些背景的渲染能够更加感受到革命歌曲的无穷力量,让学生更加体会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通过这些音乐作品的学习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个人奋斗精神。诸如此类的作品数不胜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借助信息技术的独有功效充分的加以利用,在塑造学生内在品质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四、结束语

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和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画面,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还能够有效的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范围,让学生具有更多、更深刻的音乐体验。除此以外,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将音乐的背景故事通过文字或者是画面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切身的感受到音乐作品的背后,继而通过音乐作品的鉴赏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让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奠定一个有力的基础。

[1]黄爱华.论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J]音乐时空.2014 (05)

[2]张新焕.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 (16)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多媒体信息技术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