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思考

2015-02-27 10:06昝春红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错别字综合性课程标准

昝春红

(廊坊市物探子弟学校 河北廊坊 065704)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思考

昝春红

(廊坊市物探子弟学校 河北廊坊 065704)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大胆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尝试,积极做到活动创意抓住一个"趣";目标定位把握两个"度";教学设计立足三个"点";课堂实施实现四个"化"。

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学语文教学走进了三“畏”书屋,具体指的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家长“怕”子女学不好。新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提倡为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下,我大胆地进行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尝试,起到了显著效果。

一、活动创意,抓住一个“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魏书生也曾深刻地指出:“同样是课堂,有人视之为乐园,有人视之为畏途。”可见,兴趣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启蒙教学,任何一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引进,意义都是重大的。

众所周知,“纠正错别字”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学中往往费时多、收效少,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作文学习方面刚刚起步,而习作中用到的词句往往有一些字不能正确写出。认真的学生或许还能通过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教师把它写正确,而粗心的学生就会急中生“字”,用同音字、形近字取而代之。

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到纠正错别字并非短期工程,而正面进行教育又收效甚微,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那就是带领全班同学到大街上寻找错别字。学生在平时经常会出现这种错误,那就是自己会把某个字写错,但是自己却找不出来,而这个字如果别人写错了,他的“火眼金睛”就会马上找出来。到大街小巷开展“消灭错别字”的活动使学生对“发现错别字”“纠正错别字”有了极浓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果然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错别字,诸如“录‘响’厅”“肉麦‘并’”“油‘柒’店”等。于是笔者和学生一起和出现这些错别字的单位、个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改正店名和广告。大部分店主、业主都非常配合,有的当场改正,有的答应日后重新做广告牌和店牌。

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对纠正错别字的热情极其高涨,回校之后又把这些错别字进行分类整理,学生立志要当一个消灭错别字的小能手。在学生以后的习作中错别字的出现率大大降低了。

二、目标定位,把握两个“度”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教与学双边经过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奋力达到的目的,是检查评定教学效果的参照物。长期以来,制定教学目标常常被教师忽视,以“抄”目标取而代之。殊不知参考书意为参考,参考书上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或许是高级教师的精心佳作,但它只是代表了一个定向,一个典型的目标,其他教师任教的学生水平不同,起点也不相当,因而学生需求也不相当,目标也就不能同一而论。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目标定位下尤其要把握“整合度”。

教师在实施综合性学习时,目标定位要把握的第二个“度”就是“灵活度”。因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加侧重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对部分(如知识性内容)内容的学习在短时间内的达成速度有相应的影响。但在操作中教师理应灵活把握,要有长远的目光,只有这样方能使语文学习真正为学生的一生服务。

三、教学设计,立足三个“点”

教学设计是一堂课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好的教学设计应该使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枯燥的学习内容生动化、烦琐的教学规律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成效主要也是通过教学设计体现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加合理,更能达

到事半功倍之效呢?我认为应该立足以下三点:一是教材的重难点,二是学生的起点,三是教师的特点。

在五年级学生中,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综合学习方案。这个方案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习作上也是如此。那么,习作中的创新又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呢?应该从词的创新、句的创新、选材的创新等方面思考。因此,笔者决定从词汇的创新打开学生的创意之门。为了使学生了解谐音双关在习作中带来的妙用,笔者把自己的说课稿中的标题是怎样一次次修改出来的过程向学生作了专门的介绍。

教学设计:欲“情”故纵,“读”来“读”往。

教学实施:“课”随主“变”。

教学效果:“语”味无穷。

学生听了笔者的介绍之后,马上就对谐音双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笔者再让学生联系电视或周围环境中关于谐音双关的例子,引导他们也学着创作出几句广告语。学生热情高涨,作品丰富,有的为快餐店想出了“天‘肠’地‘酒’”,有的为制衣店想出了“‘衣衣’不舍”。

尽管学生写的东西并不完美,但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对谐音双关的作用已从陌生到熟悉,在写作中加以运用也迈出了第一步,对人们常说的创新两字也有了深刻体会。

这些活动的设计都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应该立足以上三个“点”,方能事半功倍,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为学生的语文终身学习能力的训练服务。

四、课堂实施,实现四个“化”

1.角色综合化

新课程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得到了更合理的定位。由以前的灌输式教育转变成了互动式教育,改变了师生关系本质区别。让学生更爱老师也让老师更尊重学生。老师除了是学生的授业者也是学生的引路人、朋友、合作探究者。因此,在课堂授业的过程中教师会更注重与跟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使得学生对学习更加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人。

2.教法生活化

新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把语文学习内容的外延与生活等同,要求学生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超越文本,使之生活化。将课本上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也是丰富多彩的,从而爱上学习。

3.学法系统化

歌德说:“只有规律才能给我们自由。”这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法训练的有意性,教师都要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整个知识学成的过程,并从中发现规律、摸索方法,这方法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探究而成的,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合作而成的,更可以是学生独立操作而成的。

4.评价个性化

任何权威的评价都将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语文教师的评价则将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更加应该注意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利用个性化的评价,对学生渗透学习方法,明确努力方向。

以上是我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实践证明以上做法在教学中是切实可行,也是行之有效的。今后,我将本着弘扬小学语文教学特色,使之回归本色的理念继续摸索探究,开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篇章。

作者介绍:

昝春红(1978.3.3),女,四川剑阁人,河北师范大学,本科。小学班主任,单位:廊坊市物探子弟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错别字综合性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