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2015-02-27 10:06高秀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生动小学生语言

高秀梅

(吉林省梨树县刘家馆子镇中心校 吉林梨树 136509)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高秀梅

(吉林省梨树县刘家馆子镇中心校 吉林梨树 136509)

小学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开端,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会促进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更会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风格。但是目前小学的教学课堂的现状是缺乏语言活力。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语文学科的特性以及小学语言的特点。教师应该从课堂语言把握和运用能力方面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力求课堂语言能够准确、以更加优美的"语文"的语言引领小学生兴致盎然地走进语文,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力。

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特点

培养学生理解并且能够很好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艺术语言的灵巧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鉴于小学生的其年龄特点和其启蒙教育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应具有示范、引导和影响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换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语言艺术,小学语文教师的能力、教学水平、魅力、教学风格及教学方式等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因此,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质量,有效发展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其它学科教学语言相比,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一、规范性

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日常口语教学中必须规范运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教学语言,做学生的楷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否则会导致教学成效低下、阻碍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例如,有些小学教师常常念错平舌音和卷舌音,将“老师”读成“老思”;也有教师会将音调读错,把“教室”读成“教驶”;有的教师则直接将口语化读音带进课堂中,把“我说过”说成“我有说过”,把“你吃了吗”说成“吃了吗你”等等。这些表达形式都不规范,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通用普通话,既能够规避自身的语言出现问题,又能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进行正确引导。总之,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备规范性,不然即使教师有超高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是徒劳。此外,教学语言的规范化还必须满足发音清晰、声音宏亮、语调自然、语句流畅等要求。

二、科学性

教育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所以教育本身也是一门科学。语文教学必须以科学准确的语言来充盈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语文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运用词语前,要先弄清词语在情感和语境色彩上的真正含义,深度挖掘、分析和传播知识。有时候,教师会直接根据词语表面上的含义进行教学活动,误导学生产生知识性错误,也有教师在表述上含糊不清,比如“有人并不赞成这位学生的说法,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教师究竟是认同这位学生的说法还是认同并不赞成该学生说法的人呢?实在费解,所以教师一定不能使用带有歧义的句子。此外,口语的科学性也与口语的简洁精炼与否相关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啰嗦繁重的语言往往会使学生抓不住话语的重点,所以教师应当突出精华部分,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要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三、生动性

生动性指的是教学语言必须生动、形象、有活力。为了做到与小学的语文教材、小学生思维特点相适应,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形象生动。小学教材中生动形象、耐人思考的作品俯拾皆是,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教科书创设的意境形象、解除疑惑、领悟道理、掌握作品、培养形象思维,教师就要善于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开展课堂教学。我国著名教育家李燕杰曾说过:“讲到最为动人的事例,最为典范的人物,最为吸引人的情节,既要细致刻画,又要有声有色,使听众听之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由此可见,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风趣,化深奥为浅显。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课文《月光曲》的教学时,讲解“幽静”一词,教师如若仅依照词典呆板的解释为“安静幽雅”,虽然十分准确,但是学生不能理解它的真正意境与内涵。但如果教师创设一个生动的环境来解释,效果就显而易见。“在一个月光朦胧的秋日夜晚,小镇的河边有条无人行走的小路,穿过这条小路,在闪烁的灯光下只能看到远处的茅屋,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大概就是文中所描绘的幽静的至高境界吧。”这种形象生动的描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沉醉在“幽静”的气氛之中,深刻体会到安静旷远的意境。

四、情感性

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使命,所以对于很多知识的学习,教师要渗透情感,以期达到语言教育的目的。实质上,语文教学就是带领学生领悟文学作品中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所以教学语言也应当融入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使小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小学生的感情能够跟着教师教学语言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课文,通过不断消化和吸收,渐渐掺入自己的感情,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散发出文章中作者传达的情感情绪,触动学生,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

五、艺术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成了一种艺术,而口语的艺术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法,用富有创造性的美的语言,使学生逐渐感知到语言不论在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的魅力,进而对美具有一定的鉴赏、感知和创造的能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很高的审美特性:教学时的声音要宏亮有力,语言通常流利,这是语音上的审美;要善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在运用词语和各种修辞上凸显具有形式上的艺术美;教学语言要传达出深刻具体的思想意义,这就是内容上的审美;针对语境上的审美,则要求巧妙运用语言,将学生引入情境,有很强的逻辑性;在结构上,要流畅通顺,衔接得恰到好处,语言节奏鲜明,结尾引人入胜;最后是体态语的审美,教师要善用表情和形态,这也是一种教学语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运用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教学语言,以规范性、科学性、生动性和情感性以及艺术性指导教学语言的选取,相信长此以往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生动小学生语言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语言是刀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是小学生
我有我语言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