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5-02-27 10:0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生物大学思维

祁 欣

(河南省周口市人才交流中心 河南周口 466000)

大学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

祁 欣

(河南省周口市人才交流中心 河南周口 466000)

在大学生物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渐走向大众化、平民化的教育,在大学生物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生物知识和技能水平,更要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对于如何在大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生物教学 创新思维品质 大学

生物课程是高校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科学教程,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生物教师要着力于挖掘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引导大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提升大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高校的素质教育目标。

1.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间的关系。要在大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就必须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理积极互感。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是否顺从课本知识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条件。传统的教师往往会认同和表扬顺从课本知识的学生,如果学生提出了超越课本或者偏离常规的问题,则会被视为离经叛道。这种教学氛围只会压制和否定具有创见性的学生的创造意识,久而久之,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大学生物教学中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民主教学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例如在大学生物动物课的绪论课中,教师提到了熊猫这个词,并提出了熊猫的本名应该叫猫熊。此时有学生表示反对,教师并没有立即对这些学生进行纠正,而是让学生就此问题开展讨论。此时有学生提出熊猫并非是猫,而是长得像猫的熊,因此熊猫的本名叫猫熊是合理的。教室在将熊猫的名字的由来告知学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勤于动脑的思维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破除对师长和刻板的迷信,引导学生对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生物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和质疑,并且帮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进行追本溯源,使学生领略到创新思维的快乐。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不同的鸟类标本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从而对鸟类的多样性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形成宽松、平等、积极的教学氛围[1]。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大学生物教学中,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要素。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因此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越好,知识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要获得生物学知识,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生物科学知识学习的基础,要从观察中产生科学实验中的各种假设,并通过观察对假说进行验证。可以说要获得生物学的有价值的感情材料,就必须通过大量的、系统的、精细的观察。只有掌握了有价值的感性材料,才能够对生物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并且开展生物科学的研究。因此大学生物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观察方法,比如在指导学生观察植物根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上而下的对根尖的四部分进行观察,在这个部分细胞的结构特点进行重点观察,使学生能够掌握对植物根尖进行观察的方法[2]。

3.巧用问题,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开拓

要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就必须学会质疑。因此大学生物教师要巧妙的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勾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递进、转化、比较、反问、排谬、串联、极端、导谬、悬念等激疑方法,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开拓。教师在对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反的。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并进行思考,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4.提高对生物实验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提高对生物实验的重视。因此大学生物教学应该适当的提高实验课程的比重,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亲自实验,并且学会在实验中进行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分析和观察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且进行独立的操作,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干涉,给学生更大的自由时间的空间[3]。

5.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表现为能够怀疑和批判已有的权威性理论和司空见惯的现象。只有具备了求异思维才能够培养创新思维的品质。因此大学生物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的见解,给学生充分的提问的自由。鼓励学生能够旧的习惯中解放出来。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对学生进行洗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甚至是争辩。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查找资料积极的思考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材中的一些既定观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对于敢于在课堂中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的学生,无论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教师都要当众鼓励这种积极思考、敢于发言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生物教学中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结语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并非一日之功,高校的生物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科学课程,在大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将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教学目的渗透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去,打破应试教育对于大学生思维的禁锢,鼓励大学生求新求异、积极思考、敢于创新,使大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获得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抽象思维,实现大学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

[1]余毅.浅谈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及能力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4)

[2]王莉莉.浅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新课程(上).2011(03)

[3]徐行雨.浅议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成才之路.2011(05)

猜你喜欢
生物大学思维
生物多样性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维跳跳糖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思维跳跳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