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分析

2015-02-27 10:06赵红武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做中学中学情境

赵红武

(山东德州市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分析

赵红武

(山东德州市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小学数学情境整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本文主要将情境与整合内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模式的策略,力求为我国教育领域贡献一份力量。

小学数学 情境整合 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新课程不断推进改革,教学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现阶段,许多地区小学数学采用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模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模式可以将语言、数学与文字联系在一起通过情境整合转换成生动的数学图形[1]。

一、对情境与整合的理解

明确教学任务、实施多种教学活动、操作工具是情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指学生在场景中认识到挑战的意义,在行动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解决问题取得学习进步。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模式的途径。

整合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制定学习目标并加以实践,将分散的因素联系在一起。整合的因素主要包括三种,一:将不同的因素联系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系统;二:不同的因素相互协调,传输新的能量;三:整合倾向于目的性,学生通过制定学习目标,实施学习战略。情境与整合可以将文本结构以及知识结构有机结合。做中学属于优化整合教学的手段,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当前生活所需要的数学理论,充分发挥学生数学潜能[2]。

二、对数学做中学教学情境整合的理解

数学教学的规律表现出教师由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动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教师需要传授的知识。学生属于课堂主体,通过主观努力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通过自主学习参与教学活动,将动手与动脑衔接在一起,使学生思维处于运动状态;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脑力与动手实践相互结合,使学生思考能力与操作能力均衡发展。

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学生需要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发现数学规律。做中学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领域,学生需要通过日常生活找出与数学相关的材料,由感知转化为感性认识;然后,学生通过语言表述以及思维想象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成形式化的数学理论。做中学教学比较注重学生将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出发点,进一步突出数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做中学注重将情境与整合相结合为了避免学生在动手活动中失去数学性质[3]。

三、改善小学数学“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模式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教材,学生一味的做题,并没有理解知识。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出发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能力,总结学生喜爱的授课方法。采用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游戏环节或者小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正方形面积与正方体这一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选择折纸游戏,在做游戏过程中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互动,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对折纸游戏产生好奇心;通过折纸游戏可以锻炼学生实践勇气,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找出数学规律。学生怀着好奇心理去学习数学,进一步找出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实现复杂的内容向直观的转变

教师应该将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采用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模式,可以将复杂的数学内容变的更加简洁,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理论,进一步降低教学学习难度。做中学比较注重学生通过情境整合体验到数学思维是如何产生的,促使学生对数学理论有深刻的理解[4]。

教学方式应该注重灵活性,采取一个人为单位的小组划分,比如:加法减法相结合环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以此确保教学的层次性;针对自己不理解的题,可以选择查看例题举一反三,牢记公式的基础上要理解公式,并且对正方形规律做出解释,潜移默化的将数学规律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针对学生无法理解的难题,教师讲解过程中应该注重规律性,从而代替机械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成果评价

针对逻辑性比较强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展开分组讨论,将不同数学潜能的同学分到同一小组,并对讨论成果划分甲、乙、丙等级;比如:乘除法验算这一知识的学习,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讨论,并且对题型进行设问,在竞争中合作可以凝聚集体智慧,从而挖掘学生数学潜力;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解决学生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合作中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小组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应该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对讨论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对于讨论成果属于甲的小组应该酌情加分,对于丙小组教师应该给予沟通与辅导,小学生容易受教师言行影响,产生负面情绪,教师沟通过程中语气应该委婉,逐步提高学生数学技能。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运用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模式的目的。教师应该转变师生角色,由学生组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担任教师角色,应该明确教学内容,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且需要详细记录听课观点;学生可以通过提问、抢答等方式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讲课结束后,讲师应该补充学生授课欠缺的知识,这不但能够保障课堂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四、小结

总而言之,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做中学”情境整合教学融入小学阶段,即将成为教育领域探索的渠道,情境整合不仅培养了学生抽象化思维方式,而且增强了学生认知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实现了教学与课程的有效整合,为满足社会综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宋乃庆,宋运明,李欣莲等.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编写特色探析--以西师版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0-85.

[2]郑姝,陈玲,陈美玲等.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3):89-95.

[3]沈威,卢建川,曹广福等.美国纽约CCSSM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特点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10):60-65.

[4]陈惠芳.问题导学: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应然之道——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8):64-67.

猜你喜欢
做中学中学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