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报道中的过渡

2015-02-27 10:06康位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粉皮段落语句

康位东

(河南省烟草职工培训中心 河南许昌 461000)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过渡

康位东

(河南省烟草职工培训中心 河南许昌 461000)

过渡就是文章中段落与层次之间的转换和连接,它就像桥梁和纽带,把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连接起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前后呼应、整体贯通。本文从过渡的作用、新闻报道中过渡的误区及新闻报道中过渡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对文章中的过渡进行研究,力求使新闻报道中的过渡能够处理得当,使整篇稿件"气血畅通",脉络分明。

对于一幅好的画作来说,要注意画面色彩浓淡的过渡、景物虚实的过渡;对于一篇好的文章来说,也要重视“过渡”的作用,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何为过渡?过渡就是文章中段落与层次之间的转换和连接,它就像桥梁和纽带,把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连接起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前后呼应、整体贯通。但是在文章中,“过渡”往往是个容易让人忽视的环节。其实,“过渡”在文章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如果过渡处理得当,可使整篇稿件“气血畅通”,脉络分明;如果过渡不当或者没有过渡,会导致文章“气血不畅”,上下层次或段落之间失去连贯性,成为“一盘散沙”。

在一些新闻稿件中,对于过渡性语句和段落的处理,一般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缺乏过渡,每段文字成为“孤岛”,整篇文章显得支离破碎;二是过渡生硬,导致前言不搭后语,起不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是强加过渡,在本不该有过渡语句的时候加上一些抽象的话语做引子,有“画蛇添足”之感。那么,新闻报道中的过渡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是要善谋全局,通篇构思

在文章布局谋篇的时候就要考虑好过渡的关键节点,把握好新闻事实的发展,在关键节点顺畅自然地转换话题。《鲍家父子》这篇文章,就巧妙地运用过渡,使整篇文章气韵流畅、一气呵成。本文分为四大部分,在第一大部分用短句介绍了鲍家父子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之后,第二大部分用了这样的过渡段进行承上启下:“说起南店村的种烟史,老鲍最有发言权。”围绕为什么“老鲍最有发言权”展开讲述,结尾处用“老鲍说,他们村能有今天,都是沾了富民工程的光,沾了黄金叶的光”收尾。在向第三大部分过渡的时候,则用了同样的句式:“说起南店村种烟的新变化,小鲍最有发言权。”引出为什么“小鲍最有发言权”,结尾句则用“年轻人有眼光、有作为,这让村里的老烟农刮目相看。在南店村,小鲍成了村民们尤其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一转一收,别具匠心。在第四大部分展望前景的时候,文章用这样一句话承上启下:“种烟种出名堂,生活奔向小康。如今,鲍家父子的种烟故事已经成为南店村的一段佳话。不过,鲍家父子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通过这样几个短小精炼的过渡句,使文章架构清晰、脉络分明、浑然一体。

二、是要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在过渡性语句和段落的处理手法上,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和疑问句的方式,引发读者的好奇,吊起读者的胃口。在《今年烟站“不热闹”》这篇文章中,就有这样的写法:

往年每到烟叶收购时节,烟站便成了镇里最热闹的地方。每天天还没亮,烟农们就开着载满烟叶的小货车、拖拉机、摩托车等从四面八方赶到烟站交售烟叶。烟农们经常排成几百米的长队,交谈声、笑声隔着老远就能听到。

今年的烟叶收购站里怎么一点也不热闹呢?

“你不是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人。”站长邱以满爽朗地说,“这得归功于我们的‘轮流到户交售卡’。”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在描述了往年烟叶收购热闹场面后,抛出“今年的烟叶收购站里怎么一点也不热闹呢”这个问题,巧妙地埋下了悬念,激起读者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然后用站长邱以满的话引出了为什么今年烟站不热闹的原因。

三、是要语言精炼,过渡自然

新闻中的过渡一般都不长,文字简洁精炼,少则一两句话,多则几句话构成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段。这样更能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而且不喧宾夺主。在过渡性语句的使用上,切忌洋洋洒洒、长篇累牍,这样会冲淡文章的主题,转移读者的注意力。以《“粉皮村”里红薯香》一文为例:

等在村口的西屋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明辉告诉记者,过去的西屋官庄村,家家户户种红薯、做粉皮。每到秋冬季节,村民们就会在家门口铺上帘子,晾晒粉皮。逢年过节,乡邻之间不问买了多少肉、办了多少年货,就比有多少粉皮,仿佛有了粉皮才算过年,粉皮越多、越好,说明生活越富足。

然而,这一情景在前几年发生了变化。由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种植红薯的村民越来越少,再加上家庭小作坊因生产方式落后、卫生难达标而纷纷被叫停,“粉皮村”一度盛景不再。

文中,作者就用简短的一句“然而,这一情景在前几年发生了变化”承上启下,没有过多的赘述,语言精炼,衔接顺畅,将文章一步步引向深入。

此外,过渡语句切忌生搬硬套,对于过渡句或者过渡段的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譬如有些新闻事实本身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就已经衔接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非硬加上过渡句或者过渡段,以免打乱文章节奏,给人“画蛇添足”的感觉。

猜你喜欢
粉皮段落语句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夜娃粉皮
巫婆和她的粉皮信
【短文篇】
重点:语句衔接
心理小测试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我喜欢
老妈做的凉拌粉皮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