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015-02-27 10:0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实效性文本课文

崔 妍

(吉林省洮南市那金镇中心小学 吉林洮南 137100)

略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崔 妍

(吉林省洮南市那金镇中心小学 吉林洮南 137100)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的方法与艺术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讲究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教师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解读好课本,在教法上要力争灵活简便,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同时学生要读透教材,体会之间的感情。

小学语文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语文教法 实效性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的核心,只有不断地改革,才有不断地进步。作为一名身在一线的教师,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尝试着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尤其在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上,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提高小学教师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是解读好课本

准确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教师要潜心研读文本,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例如:三年下册课文《可贵的沉默》,这一课由文中老师提出两次问题,使同学们有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在教学上我以现有的课堂作为设计情景,让阅读课回归文本。通过学习,孩子们在感受爱的同时也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二、教师要教法要力争灵活简便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总是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以往的教学设计,有的环节繁杂,设问多多,搞得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现在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如:古诗教学四大步:读正确、明诗意,悟诗情,得学法。借景抒情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画)——三读,读出情,谈感受。三年下册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设计上我分为三大版块,第一版块,初读课文,读通顺,把字音读准确。第二版块,整体感悟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是如何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学生在读中想象原来那美丽的小村庄及被大雨冲毁后画面,这两幅反差强烈的画面不禁让学生提出探讨性的问题:这到底是谁造成的?第三版块,读出情感,体会乱砍伐树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唤醒人们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环保思想。

三、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阳光雨露禾苗壮。就像生命离不开水,离不开阳光和空气。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课堂中教师要坚持“少讲多学”,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并结合教材实际,创设条件,留足时间空间,让学生深入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三年级下册课文《妈妈的帐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我给足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儿子给妈妈的帐单和妈妈给儿子的帐单里为什么是两种不同的数目?从交流的情况看,讨论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仅认识到儿子在拿取妈妈给他的报酬时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做法,而且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爱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不少学生学得主动、从容,自读自悟惭成风气,通过这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四、读透教材,体会之间的感情

1.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叶圣陶的文章《荷花》文字不深,篇幅不长。我教学这篇文章时,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形象,体会感情。如:“荷花已经开的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让同学们反复诵读,品味荷花的美丽,从而体会作者喜欢荷花的感情。类似的还有朱自清的优美散文以及鲁迅的散文作品包括古典文学和诗词中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和词句等都要求我们要从中体会情感。

2.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如:“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样一来就让学生感觉到美好的语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边读边想,边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说只是从局部或一个小的方面去理解文章,难免会发生这样和那样的错误,导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知半解。一个学生能够从语文课外或课内阅读中找出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可以吸收的,就要对此进行批注和解读,这些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和就业等相关水平。

4.发散思维,充分运用想象力,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对文中的美文和美妙的词语进行分析,还要让学生们学会在实践中如何更好的应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通过语文课堂上的内容的学习和消化,在语文写作和今后的习作中能够运用这些美文和美妙的词语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习兴趣。

5.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合作学习是丰富学生经验、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把要达到的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独立思考问题,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因此课堂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多学。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读书时间,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实际,使活宝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能够进一步让学生深入学习和自主的合作探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实效性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