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分制改革研究

2015-02-27 10:06程明凤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莱芜必修课教学计划

程明凤

(莱芜技师学院 山东莱芜 271199)

中职学校学分制改革研究

程明凤

(莱芜技师学院 山东莱芜 271199)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职学校学分制改革,针对改革过程中的内容、改革成效、改革过程总出现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学分制 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

近年来,为调节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国家大力改革创新职业院校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特别是以培养数以亿计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已成为现代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具有个性化的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教育之间的问题就日益凸显,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方面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本文主要以莱芜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为主线进行研究,探索学分制实施内容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学分制教学管理提供参考。

一、学分制实施内容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成果量化的单位,学生以取得相关课程的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我校学分制实施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形式,允许学生选择,体现弹性教学制度。

(一)必修课

必修课是指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分制实施教学计划的规定,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本专业学生必须要修学的课程。必修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学生必须修读学分制实施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必修课,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必修课为考试科目,必修课所占学分一般占总学分的80%左右。

(二)选修课

选修课是指根据各专业学分制实施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修读的课程。我校所开选修课分为两类: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1.限定选修课是体现职业专门化方向,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教学内容由学校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来选定。学生必须在本专业学分制实施教学计划规定的限定选修课程范围内修读某几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2.任意选修课是指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发展学生潜能和兴趣特长,提高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志趣及学习能力,在学校提供的课程“菜单”中自主选择修读,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三)学分构成

1.操行学分:每学期计为1学分,三年共计6学分。

2.课程学分:课程学分以学期为单位结算,规定一般课程16—18课时为1个学分,即按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周课时数就是该课程的学分数。每学期计为32学分左右。公益劳动、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社会调查等以每周1个学分计算。实践课程以围绕专业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开展,实践课程以30课时为1个学分计算,实践课程一般不少于25个规定学分。

3.非课程学分:包括学生取得相关初、中、高级技能证书(含岗位资格证书)按初级2分、中级4分、高级8分确定学分;以及奖励学分即加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竞赛获奖等途径去取得。

二、学分制的成效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给学校教学和和管理带来了活力,无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教师的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改善,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逐步趋于完善。

1.学生的学习风气得到改善

根据学校调研问卷统计,86.5%的学生认为自己选择课程学习对提高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83.2%的学生认为实行学分制后自己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充,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明显增多;98.3%的学生认为通过自己网上选课后,自我设计能力、选择能力得到了提高。94.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2.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74.2%的教师认为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81.3%的教师认为学分制能更好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92.1%的教师认为学生选择教师会对任课教师的授课产生动力;96.4%的教师认为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才能适应学分制的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更加灵活

根据调研的几家兄弟院校反馈,实施学分制后,各专业组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模式,根据企业要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职业岗位需求、职业技能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将专业培养目标、素质和岗位能力需求与课程体系充分融合,完善了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与企业工作任务的统一。

三、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

1.学分制实施后教师的数量和硬件资源不能满足教学,学校只能挖掘潜力,导致了教师的授课任务很大,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教师的工作热情逐渐下降,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学生选课时,更注重学时、学分的多少,忽略了课程对其职业发展和规划的重要性。此外,学生对选修课程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了选课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3.对于弹性学制,98%的学生都充满着热情和信心,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截止到现在,还没有学生因为修满学分而提前毕业。

四、结论

虽然多数学校都在尝试改革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全国范围内也涌现出不少先进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典型案例,但大多数学校在改革过程中的阻力很大,例如教师思想的原因、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机制建设、学校资金投入、学校教师缺乏等原因都影响了学分制的改革。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学校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时进行学分制改革,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作者单位:莱芜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莱芜必修课教学计划
鲸宝宝的必修课
山东孙子研究会赴莱芜、泰安等地开展党史参观学习活动
山东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党支部赴莱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焦化厂焦炉脱硫脱硝系统投入运行
凉山羊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让有效沟通成为医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