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激励性教育方法研究

2015-02-27 10:06齐京龙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激励性倍数因数

齐京龙

(顺平县河口乡小学总校 河北保定 072250)

小学数学激励性教育方法研究

齐京龙

(顺平县河口乡小学总校 河北保定 072250)

小学数学学科是学生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里上重视。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实施者——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社会的需要。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实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力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实施激励性教育是势在必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激励性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之中,教与学将是一片阳光明媚。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笔者通过实践、反复调整、修正、最后总结出一下几个方面。

一、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授课: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使这40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习好小学数学的起点,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用红笔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疑点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要注意听。再者,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练习题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本、书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动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做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用铅笔写)

2.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

二、层次性、渐进性提问与追问:

提问的技巧对于激励性教育来说,也是功不可没。因为对于一个学困生,如果提问比较难或太容易,他们会觉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时,首先问一个好学生,“一个数的因数有几个?最小的因数是多少?最大的因数是多少?”再提问一个学困生:“一个数的倍数有几个?最小的倍数是多少?”这两个问题的难度是一样的,但在优秀学生的引领与带动下,学困生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时笔者及时鼓励“好!你真棒!今天咱们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的内容只要你好好听,你一定能学会。最后课堂结束我要提问你几个问题。你先记好了。”讲完之后,再问他,“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个位上是0、2、4、6、8的数。”至于每节课的规律的总结当然要留给了那些听明白的同学。这样先提问讲后再回答的措施,调动了他的信心与积极性,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三、赞许式评价:

无论在哪些方面,尽量去挖掘学生们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优点单”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也能行。其中同学们对一位学习特别差、纪律特别差的学生的意见至今记忆犹新。记得在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他拿来粉刷围墙的几种方案,然后问:“哪一种方案省工?哪一种方案省料?哪一种方案省钱?哪一种最合适?”“你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真好。现在我们共同分析一下,粉刷围墙要有长远打算,不能每一年都刷,这样费工和费料,可以看几年的效果。我相信你能把这几种方案用的工和用的料分别计算出来。”正是这简单的评价,赞许式的肯定使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四、反馈式聊天:

沟通向来是师生之间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生活、学习、工作等)并且能尽到最大能力来帮助他;吸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也能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出者。问卷调查,可以以学习与生活为主体,也可以以自己的特长为主体,及时的发现闪光点,并给予欣赏式的评价。

五、激励性批语:

评语本来是班主任的特权,那么任课教师不时地在反馈内容或形式上(作业、试卷、问卷等),给出适当的评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平时的作业更是注意及时地给予一些客观性评价。如:“聪明的你,为什么将作业写得这么乱,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好,对吗?”“好。有进步,再加把劲,加油!”在一位毕业学生的赠言中,这样写到“您的鼓励、信任、支持是我成功的基础。感谢之余,我们向您郑重起誓:“今天,我们跨出校门,带着老师赠与的永恒的向上进取的动力”可见,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评语用到数学教学中会使数学更具特色。

六、击掌式相约:

培养了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活跃了气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此情况下,给他们讲一些伟人、科学家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困难的历程,经历了磨难,有所成绩。暂时走在别人后面的人,只要有恒心,鼓起劲,迈大步,终究会后来居上的。鼓励了他们,故事鞭策着他们,他们的心中有了方向,及时地举起手与他们短时或长时相约“作业见成效、月考见真招、期末见效果、十年之后有成绩——”“叭!”的一声,时间就此定格,相互信任、相互承诺凝在了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中。

总而言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相互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激励性教育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使亿万人的心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跳动。

猜你喜欢
激励性倍数因数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因数是11的巧算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积”和“因数”的关系
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和完善——从抑制性规制到激励性规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积的变化规律
倍数魔法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