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2-27 10:06田淑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每箱周长重量

田淑君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东哨总校 辽宁朝阳 122300)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田淑君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东哨总校 辽宁朝阳 122300)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创造能力,它是一种求异思维。即通过观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采取不同与常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常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的一种能力。纵观历史,世界上每一次重大发明,如:原子弹的发明,航母的出现,飞机的创造,乃至卫星上天等等,无一不是世界人民创造能力的体现。一个国家科学是否进步,国力是否强大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使学生产生创新愿望

创新是一种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遇到什么问题都想知道为什么。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有创造性地组织材料,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自觉地加入到创新活动中来。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在黑板上写出222,问这数能否被3整除。经过计算,学生回答“能”。接着让学生说出一些三位数,而且都是“3的倍数”,老师把这些数变换各数位上的数字位置,如:213→123、321、312、132,让学生检验变换位置后,这些数还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都能被3整除!”这时,老师用激将法设疑:“现在我和你们比赛,看谁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地判断出任意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想先于他人发现其中的奥秘,强烈的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坚定学生的创新信念

创新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挫折。这就需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著追求的勇气。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于创新,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例如:我教过的一节数学复习课,我让学生用不同解法解答这样一道习题:“一批鸡蛋,每箱装20千克,可以装25箱,现在只有20个箱,要把鸡蛋都装上,平均每箱多装多少千克?”大约5分钟后,多数学生按常规方法列出了算式:(20×25÷20-20)、〔20×(25-20)÷20〕。稍后,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我还有一种解法,列式为(25-20)”。学生们哄堂大笑,我也一愣,这可是意料之外的事,我问这个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他却讲不出道理。怎么办?否定这种解法吗?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把这一解法教给学生。我借此机会与学生广泛交流,最后得出结论,这种解法是正确的。依据是:每箱的重量×箱数=总重量,而这批鸡蛋重量一定,所以每箱重量和箱数成反比例。现在只有20个箱,箱数发生变化,那么平均每箱的重量也必须随着变化,把每箱重量与箱数交换位置,每箱的重量就成了25千克,而原来每箱的重量是20千克,所以每箱比原来多装(25-20)千克。学生的独特解法在得到充分肯定后,一定会信心倍增,在以后的学习中定会积极思考、另辟蹊径——创新。

三、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自我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获取外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问题,进而采用求异思维,采取不同于他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也就是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在讲“圆”的周长一课时,我首先让同学们用学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我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寻他法,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再一次设疑,将一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了“滚动”与“绳测”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起了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们通过认真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规律。

四、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

在教学中,当学生发现新问题,有了新想法,或者有了解决问题的独特办法,教师要满腔热情的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真正地体验到进行数学思维和想象的创新乐趣。如:上面第二个问题当中所提到的一道习题:“一批鸡蛋,每箱装20千克,可以装25箱,现在只有20个箱,要把鸡蛋都装上,平均每箱多装多少千克?”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用不同解法去解答,多数学生都是常规解法,只有一个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了独特解法,那就是(25-20)千克。。这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此时此刻,我对这个学生给予热情的肯定与鼓励,那么这个学生面对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心里会无比的快乐,以后他会更加敢于创新。

总之,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让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共同从课堂做起,为造就新一代具有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每箱周长重量
概率统计解答题易错点透视
买 苹 果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重量
你会“估”吗
巧算周长
创新的重量
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