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转型与教育应对

2015-02-27 10:06方治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文化

方治华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浅析社会转型与教育应对

方治华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社会转型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变迁问题向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而教育是社会转型不断开拓的必然选择,更是社会转型与人类进步的桥梁与阶梯。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教育,社会转型或多或少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教育要相应地做作出调整,来应对现代化带来的挑战。

社会转型 影响 教育应对

一、概述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专家学者关于“社会转型”含义的论述,对于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期的形势和任务,无疑有着有益的启示。

二、社会转型与教育的关系

1.经济转型对教育的影响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教育制度变革。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需要有相应的教育体制与之相适应。以我国为例,在建国之初,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改革,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引起相应的教育变革,形成计划性教育制度,表现为统一招生,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共十四大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原有的教育制度就不再适应经济变革的需要了,也因此要将原来统得过死的计划性教育制度转变为灵活高效的新型体制,同时允许地方适当自主办学,允许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也更为灵活多样。其次,经济发展变化决定教育观念的变化。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促进教育观念向广义方面转化,要把传统教育变为现代教育,不仅要重视基础教育而且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重视学历教育,而且要重视以增加知识、培养能力为主的各种非学历教育。同时,要树立“市场”观念,将“自由竞争”观念引入校内,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面临巨大的竞争这样的竞争正在教育领域形成一种新的繁荣景象最后,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变迁。

2.文化转型对教育变革的影响

从内在关系上说,文化是与教育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个社会子系统。正如H·吉罗克斯所言,文化研究对于批判的教育工作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通过使语言成产生意义的条件,它为创造知识的新形式提供基础;通过把文化界定为竞争的领域、斗争和改造的场所,文化研究为批判教育学家提供了超越美化日常生活的文化分析或把文化当做统治逻辑的单纯反映的机会;文化研究提供了机会,去重新思考在主体中和社会集团间形成的差异问题的关系;文化研究提供了把教育理解为文化生产的一种形式的基础。因此,研究文化的变迁无疑将对理解教育变革产生积极的作用。基于文化变迁对教育变革的决定性影响,如何把握文化发展的脉搏,从而有效地推进教育变革,已成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3.政治转型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总是由统治阶级掌握,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从西方来看,中世纪,西方教育体制的宗教性,是当时的王族和教会僧侣阶层占统治地位的结果;中世纪末,西方各国大学的兴起、行会学校的产生,则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义务教育制度的形成、学校双轨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则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冲突的产物。即使在现代西方国家,尽管经济因素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有的西方学者企图否认或掩盖西方社会中阶级关系对教育体制的影响,但实际上,西方社会中的阶级关系仍是其教育制度的重要动因。

三、新形势下教育作出相应的调整

1.经济转型对教育的要求

经济对教育的改革具有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国家通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由此也确立具有计划性的教育制度,主要是教育的高度统一性,统一办学、统一招生、统一教学、统一教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教育制度也要转向灵活高效的新型体制。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拨款、制定教育方针等措施在宏观上对教育进行调控。

但是要保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要增强学校的自由性提倡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允许教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把“自由竞争”的理念引入学校.实行淘汰制和市场的自由选择机制.按照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培养人才,这样我们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就不会成为社会的难题了。这样才能回应社会转型对教育的要求。

2.文化转型对教育的要求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比,和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教育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赋予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文化主要是属于意识形态的范围,其中涉及政治现点,道德信仰、艺术等.同时也包括语占文字、科学技术。而这些又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文化变迁对教育最深刻的影响就是教育内容的改变。

文化现代化还体现化文化传播方式的更新。计箅饥和叫络成为新的传播工具,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的高效。教育手段也日趋现代化,比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另外,在这个信息溢满的社会,我们的教育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搜集有用的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甄选和过滤,如何使用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政治转型对教育的要求

现代公民是公民自主,公民参与管理。民主化的政治也对我们的教育提出要求。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从传统的权威授受关系转变为民主和谐的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教师与学生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学生从老师那儿感受到的是热情的鼓励、中肯的提醒、有效的点拨,乐于向老师倾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喜与忧,乐于与老师共同努力。

[1]郭劲松.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及其应对[J].教育管理研究. 1999,6:7~11.

[2].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期刊论文]

[3]阮成武.新巾l目60年教育定位变迁及价值转向[J].华中帅范大学学于Il,2011.3:l36~141.

[4]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8.

[5]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6]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7]胡宗仁.社会变迁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探讨——一种教育社会学的视角[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

[8]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转型——以1949年至1952年湖南省攸县为个案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