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2015-02-27 10:0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师教学学生

袁 培 张 莉

(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梅花小学 陕西镇安 711505)

小学中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究

袁 培 张 莉

(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梅花小学 陕西镇安 711505)

本文着眼于对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等方面提出一些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实际可操作的、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平台,为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中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然而,有些合作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摆设;有的教师为急于完成任务,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的合作分工不明确,学生显得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效果等等。我下面就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合作中与他人交流互动,学生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学习探究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有严格的人员分工,有共同的合作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只有相互团结,相互信任,才能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学习兴趣的养成,知识形成的过程,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探究中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我们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6人,按长方形围坐。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第一发言人、第二发言人(同时鼓励不爱发言的学生充当发言人);善于管理的学生为噪音控制员。其中噪音控制员应避免小组之间互相干扰,讨论声音应控制在本组同学能听清的范围。一定时间后小组内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小组合作要加强学习小组文化建设

要把学习小组建设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小团体,务必重视小组文化的建设。

1.小组确定“组名”。“组名”要有个性,具有一定的含义。

2.小组制定“组训”。“组训”是小组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应当成为小组成员的“座右铭“。

3.小组制定“组规”。“组规”应从小组实际出发,简明扼要地表达小组成员的行为规范。体现小组的奋斗目标。

4.小组制作“组牌”。“组牌”内容包括组名、组训、组规及小组成员名单。

(三)小组合作学习要选择合适的内容

在一些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仅仅将“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追求教学的“时尚”,不管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概用上。殊不知,过滥、过度、过于花哨的小组合作学习充斥着数学课堂,表面绿意融融,实则有害无益。因此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分析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合作。都哪些情况适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呢?在这里我举一些教学中的例子。

1.具有探究性的教学内容

例如“面积的认识”的教学中,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和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这个问题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单靠学生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探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合作,学生能想出各种方法,简拼法;画格子密铺法,有的小组画边长1厘米的格子,有的小组画的是边长2厘米的格子;简拼、密铺结合法……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挖掘出来,使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2.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可以弯成各边分别是几厘米长的长方形?先让学生各自思考一会,然后让大家带着问题进入小组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每个人都要倾听别人怎么说,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讨论交流就会很踊跃、主动。

3.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对物体长度进行测量时,测量较长物体长度一个人无法完成,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参与性高,兴趣浓,学习效果好,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

4.具有思维性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这样的解决问题时:小丽借了一本故事书,共150页。她3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她能看完吗?如果不能按时看完,请你给她提个建议。我先让完成第一问:60÷3=20(页)20×7=140(页)140〈150一个星期看不完。这个问题的第二问是个开放性较强的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想法之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是学生想出的建议有:最有一天多看10页;第一天多看10页;最后两天每天多看5页;前5天每天多看2页等等。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维方法,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并指导

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首先是要求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前应先进行独立地学习思考,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再把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形成小组集体的意见;其次是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好“合作学习的巡视员”,要有目的、有计划对不同层次小组进行代表性巡视,对游离于合作学习学生给予善意提醒,同时注意尽量搜集有价值信息,为后面点拨奠定基础;教师应当好“合作学习的首席顾问”,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同时对小组合作学习遇到棘手问题或陷入困境时指点迷津,教师要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小组规章,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学会表达。最后,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要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一定要对活动时产生的多元答案进行评说,正确处理“答案多元化”和“答案优化”的关系,对那些失误要理直气壮地给予否定,对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应给予阐述、应给予引领。

(五)小组合作学习要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一些竞赛,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评比,小组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有了同学的帮助,成绩将会逐步得到提高。因此,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注意解题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2.让学生学会大胆表达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实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这样,既能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又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3.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因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发言的价值。相反的,当有人发言而无人倾听时,发言者就会觉得自己的发言无关紧要,从而挫伤发言者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从别人的发言中会得到很多启发,从小组其他成员身上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因此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使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之一,要深入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精心设计合作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才能让合作学习得到有效实施。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201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福泉主编《合作学习探究》,海潮出版社,2001年。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10月。

[4]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2003年5月。

袁培,男,1983年3月出生,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本科学历,2001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一级教师,曾获镇安县县级优质课教师荣誉称号,现任镇安县梅花小学教导主任,兼任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教师教学学生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