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字造字法

2015-02-28 01:57贾幸芸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造字猕猴巫师

贾幸芸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鬼”字造字法

贾幸芸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对于”鬼“字的造字法,学界的象形会意之争从来不曾间断。本文主要从“鬼”字的甲骨文字形和“鬼”字的本义进行分析,认为“鬼”字不是一个单纯的象形字,而是会意字。

鬼;造字法

一、甲骨文字形

(一)“甶”。《说文解字》中对于“甶”的解释:“甶,鬼头也。象形。”而关于鬼头是何物,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姚华《说鬼》:“鬼无物也,而人装则有物。以人装鬼,其式如何?以文字想像之,必其头有所披而身有所识,若今戴假具而衣章服者,则装鬼之为式亦即鬼之无形也。”古代祭祀活动中,巫师会头戴“鬼头”面具装鬼来驱鬼。这里“甶”解释为从事驱鬼活动的巫师所戴的面具。

(二)“厶”。《说文解字》:“厶,奸邪也,韩非曰,仓颉作字,自营为厶。”“厶”是“私”的古字。“自营”是奸邪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去经营。《韩非子》:“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可见,“厶”与“公”相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邪字后人所增,当删。女部曰,奸者,厶也。”可知,厶即奸也。从字形上来看,古人称胎儿未出生为“厶”,出生为“了”,所以“厶”的本义是胎儿,即人。

(三)“鬼”字字形。“鬼”字下半部呈或跪或站祈神的人状,而这个人即祭祀仪式中的巫师。上半部“甶”即巫师所戴的面具。古代的祭祀仪式中,巫师往往会戴面具装扮。所以“鬼”也常被作为祖先或死者之意,而“鬼”字也就取象于戴着面具的巫师。“高山族人把人写成“”,“鬼”字写作“”,“巫”字却写作“”,这些都非常直观地说明了巫师乃是介于人鬼之间。”[2]

二、“鬼”的本义

《礼记·祭法》:“人死曰鬼。”《正字通·鬼部》:“鬼,人死魂魄为鬼。”《吕氏春秋·顺民》:“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高诱注:“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在这些文献中,“鬼“都解释为人死后的状态,即人死后所化的形状或骷髅。第二种看法认为“鬼“为似人怪兽。《论衡·订鬼》:“鬼者,物也,与人无异。天地之间有鬼之物,……故人病且死者乃见之……皆生存实有,非虚无象类之也。”这里认为,“鬼”是存在的,而且是和人同时存在的,是极其凶残之物,只有那些病者或者死者才能见到。其状似人像鸟兽,并不是虚无飘渺不存在的。

三、同源字

我们也可以从“鬼”的同源字来看它的造字法,以“畏”﹑“禺”为例。《说文解字》:“畏,恶也,从甶,虎省。鬼头而虎爪,可畏也。”从字形上看,“畏”之“鬼头”就是“鬼”之“鬼头”,只是“畏”下半部分是简化了的“虎爪”,而“鬼”是人形。后来“畏”多作形容词“可怕的”。当然也有作动词“担心,害怕”的时候。《说文解字》对“禺”的解释是:“禺,母猴属,头似鬼。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亦曰沐猴。”《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自耳。”郭璞注:“禺似猕猴而长,赤目长尾。”在这两处,“禺”均解释为猕猴之类的怪兽,头似“鬼头”。“禺”的甲骨文字形是“”。上半部同样是与“鬼”﹑“畏”相同之“鬼头”。

从字形上讲,“鬼”﹑“禺”﹑“畏”上半部均为“鬼头”。“畏”字鬼头而虎爪,本义是巫师头戴鬼面具,手执魔杖,逐鬼驱邪,后来本义消失。“禺”乃猕猴之类的东西,脑袋像鬼头。“鬼”乃巫师戴鬼头面具驱鬼。

四、“人所归为鬼”

《说文解字》:“人所归为鬼。”此处“归”即死去。古人认为:人死后骸骨葬在土里,其灵魂会变成鬼魂。人死后,不仅仅是骸骨回归土里,血肉之类的也要归于它应归之处。“人所归为鬼”的观念古已有之,众人皆认为“鬼”只是一种意象,乃人想象之中“鬼”之形状,然而程邦雄先生认为:“鬼”即人死尸体葬于地下,人死归土为鬼,然“甶”不应为鬼头,当为田土之意[3]。

五、小结

本文从“鬼”字各部分字形﹑“鬼”的本义﹑“鬼”字的同源字以及“人所归为鬼”等几方面浅析了“鬼”字,无论“甶”是“鬼头面具”之意,还是程邦雄先生认为的田土之意,从这几方面来看,“鬼”字不是象形字,而是一个会意字。

[1]张世超.金文形义通解[M].中文出版社,1996.

[2]郑宁.释“鬼”[J].晋中学院学报,2007,(01):12-15.

[3]程邦雄.“鬼”字形义浅探[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3):25-28.

H122

A

1007-0125(2015)08-0204-01

猜你喜欢
造字猕猴巫师
小猕猴征集令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小猕猴学习画刊
懒巫师的谢礼
神秘的北部巫师
带上巫师的魔法书,开启一场奇幻之旅
谁动了巫师的魔药?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