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业语境中提升中职生母语运用能力
——以《产品推介》为例

2015-02-28 04:29王云平
现代语文 2015年29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中职职业

◎王云平

如何在职业语境中提升中职生母语运用能力
——以《产品推介》为例

◎王云平

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阅读与欣赏”、“交流和表达”并列为三大课程教学内容。在我们实际的课堂中,“阅读与欣赏”模块因为与传统语文课程密切相关,所以为大多数语文教师所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交流和表达”的受关注度则远不如前者。有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变成了学生的自娱自乐,变成了主题班会的翻版。从教师自身出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在此之前的教学经验中没有接触过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蓝本可以参照;其二,“阅读与欣赏”部分的知识解析、教学导向在教参中有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交流和表达”这两部分只有方向性建议,课堂设计灵活度大,课堂生成空间大。不少老师对于这两个板块“用什么资料来上课”、“怎么推进课堂”、“怎么评价学生”充满了疑惑。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达到“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因此建构好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要整合好教学资源。

一、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资源

在《大纲》中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描述:“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发现和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这些描述强调了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资源应该来源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有自身的专业背景。因此我们可以将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资源归纳为“生活化”和“职业化”两大特点。

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产品推介》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学生实战操练之前,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选定了两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其一是一段汽车广告。在时长5分25秒的视频中,主讲人运用熟练的推介语言,利用数据模型,试验测试结果等直观材料向观众介绍了汽车各项性功能特征。其二是一则手机广告。该广告是以PPT为载体,通过图片、文字和数据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的优越性。

教学材料的选择需要适应教学目标。《产品推介》要求学生学会有效地展示和推介产品的方法和技巧。视频广告的观摩和解析有利于学生对推介语言形成直观感受。产品发布PPT的解读则是帮助学生梳理产品推介的思路:作为一名推介员该向消费者介绍哪些产品特性,该从哪些特点上激发消费者购买的意愿。通过这两个来源于生活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初步认识推介的方法和技巧。

二、有效整合教材内容

教师们经常会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交流与表达”这两个部分知识点零碎分散而犯难。其实与职业语言能力相关的内容都有一定内在联系。以《产品推介》为例:一个成功的产品推介,需要有对产品详细解说的产品说明书;推介的目标是让消费者熟知产品并形成购买意愿,因此需要撰写广告词;在推介过程中会遇到消费者的质疑提问,这时就需要推介者进行答询——说明书、广告词和答询恰好就是本单元“交流与表达”中涉及的内容。因此在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该跳出课题字眼的束缚,将目光放在整个职业化语言训练的体系中。

在执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产品推介》时,笔者将这部分内容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题为“推介要素知多少”。通过对两则广告的解析,将“说明书撰写”、“广告词撰写”和“答询”的基本知识进行梳理。第二课时为“模拟产品推介会”。学生被分为三个产品推介小组,选择他们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一件产品进行推介。每一小组进行5分钟以内的产品推介,其他小组作为消费者,对产品推介环节进行打分并向推介者提问,既答询环节,时长为10分钟。知而后行,在本次语文实践活动将产品推介与答询熔于一炉,学生在两课时内经历着组织者、推介者和消费者等角色变化,也从不同角色的视角了解到产品推介和答询特征。

三、语文课还是职业课

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已经摆脱了应试的指挥棒,中职语文学习理应与生活、职业有更亲密的契合度。但也由此,不少语文老师抱怨中职语文更多为职业服务,少了语文的味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但学生很忙,教师却很“盲”——语文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吗?

以《产品推介》一课为例,教材给出的活动目的有三个:1.通过选择和推介新产品,进一步提高创新素养。2.学习有效地展示和推介产品的方法和技巧。3.进一步提高筛选与整合信息、答询、写作说明书和广告词的能力。通过这三个活动目的我们可以发现“职业化的语言表达”是这一课语文训练的重点。由此我们应该端正这样一个态度:并非只有品读欣赏语段才是语文味。在职业环境中准确恰当的使用母语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执教的第二课时“模拟推介会”中笔者就较为注重学生语言的训练。

以其中推介学生护眼台灯小组为例。该组同学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分工:美工组设计产品海报、市场调研组根据收集来的数据制作产品说明ppt;推介解说人一名;答询人员一名。

推介环节:

推介主讲人根据PPT推介产品“小儿郎”牌学生护眼台灯。小组工作人员分发小组绘制的产品海报。上面明显有“护眼”、“环保”、“安全”等字样,还有一句广告词“小儿郎护眼灯点亮光明未来”。

答询环节:

由答询人员根据现场消费者的随机提问进行回答。主要问题记录如下:这款台灯的护眼原理是什么?售后服务是怎样的?同类产品中价格比贵公司更优惠的产品有很多,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选择贵公司的台灯?

从两个环节来看,推介环节中学生提炼出了产品的优势,并将这些优势强化在产品海报中。该小组为产品设计的广告语:“小儿郎护眼灯点亮光明未来”,将“读书”、“护眼”“光明”和“未来”四个关键词进行组合。“读书”能带来“光明”的“未来”;“护眼”才能看到“光明”的“未来”——由此凸显护眼灯的重要性。这样的训练使得学生筛选、整合、提炼语言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二环节答询中充当答询者的同学可以脱离文字稿,对随即出现的问题对答如流,在面对一些刁难性的问题如“贵公司台灯如此便宜会不会材料比较低劣?”时表现出沉稳镇定的态度。逻辑清晰,冷静处理紧急问题,这也是职业化语言训练的目标之一。

语文的味道不应只是飘散在诗歌与散文中。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的根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职业化的语言教学中同样也能洋溢出职业化的语文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接触大量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提升母语的运用能力。语文的知识不应该是凝固状态的储存,而是能在真实的语境中得到运用——如果能够把握一点,在生活中寻找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结合每一个学生的专业背景,中职学生母语运用能力的提升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杨晓燕.搭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框架——语文能力训练体系[J].江苏职业教育,201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王云平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215166)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中职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职业写作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