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传播中的网络安全素养

2015-02-28 08:13王琳艳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0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媒介网络安全

王琳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学院)

论数字传播中的网络安全素养

王琳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学院)

互联网对科技创新、人类的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引领人们思考变化背后的安全危机、隐私问题。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知识之一,网络安全素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数字传播;新媒体;媒介素养;网络安全素养

数字时代来临,信息的储存、流通与使用因为传播科技的发展而更加便捷快速,各种信息充斥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过去单纯的读写能力已不足以应付目前的信息爆炸,媒介素养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评价媒介内容、认识媒介效果的水平,是人们使用各种媒介进行表达的能力,是增强人们在媒介面前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手段。它包含传统素养、媒介素养、电脑素养与网络素养四个不同的层面。有关网络素养的概念发展至今,学者仍有不同的界定,认为网络素养是一个仍在发展、尚在形成中的概念。随着网络现象的层出不穷,网络安全也被纳入其中。

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创建内容,分享内容。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散播者和接受者,两者并不像传统媒介一样界限清晰,没有绝对主动的传者和完全被动的受众。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安全素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全球最大婚外情网站“阿什莉·麦迪逊”(AshleyMadison)不久前遭到黑客入侵,攻击网站的黑客团队泄露了大量会员的注册资料,其中包括个人电子邮箱和信用卡信息,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一家西班牙科技公司利用这些泄露的数据绘制了一幅包含全球5万个“不忠城市”的世界地图,在各种网络媒体广泛流传。婚外情网站的设置本身就涉及了网络媒体的社会伦理及道德底线的问题,不法分子黑客的入侵不仅对网站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还泄漏了每个普通用户的个人隐私,个人隐私再被其他媒体拿来进行加工再传播。国内“优衣库三里屯视频事件”之后,互联网安全中心监测发现,大量流氓软件和木马假借“优衣库视频”进行推广和传播。一旦用户选择放行木马,就可能面临账号密码被盗、强制捆绑安装大量软件、浏览器主页遭篡改等一系列侵害。网络空间使信息的自由传播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但也使我们每个用户的个人信息暴露在更加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中,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隐患。

一些网络媒体利用新闻热点事件进行配套营销,甚至散播虚假信息,以期获得更多的点击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广告商,造成网络空间安全的隐形威胁。“优衣库三里屯视频事件”之后,许多品牌商家完全不顾其对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网上展开了各自的营销案例。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微信、微博里出现了大量事故现场图片,人们纷纷对“我爸是你爸”“最帅的逆行”点赞、转发,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充满“揣测”未经证实的消息,一些瑕疵信息也被许多“大V”“公知”演绎成了谣言和段子,各类品牌也蠢蠢欲动绞尽脑汁在这个热点上做文章。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网民在手机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通物流类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带动了整体互联网各类应用发展。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的移动应用多方位满足了用户上网需求,推动网民生活迈向全面“网络化”。随着各类应用和自媒体的发展,网络空间的媒介使用情况与信息安全、新闻价值、法制建设、伦理道德以及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使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涉及的内容更加复杂多元,对公民的网络安全素养的内在要求也不断延展,也为网络安全素养理论研究提供了新场域。

网络社会纷繁复杂,当中所夹杂的错误或不当的资讯,会形成不当的社会示范,尤其是影响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认知。网络安全素养的内涵需要更加清晰的界定和更加强有力的普及教育。现在有40多个国家已经完成了网络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如美国专门成立了网络内容分级协会(ICRA),将网络内容分为性、裸露、语言、暴力四个类别,再将不同的类别分为0到4共五个等级,以限制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浏览。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做法,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全面提升我国公民的网络安全素养。

媒介,特别是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在对科技创新、人类的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引领人们思考变化背后的安全危机、隐私问题。去年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亮相。习近平在小组会议上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网络强国是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重要也将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也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公民的媒介素养,尤其是网络安全素养的全面提升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媒介网络安全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专题概要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书,最优雅的媒介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