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发展与修正

2015-02-28 12:52申贝贝
现代语文 2015年19期
关键词:经典建构文学

○申贝贝

“经典”的发展与修正

○申贝贝

在一个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环境中,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转向文本的阅读,但是在文本的选择问题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读者大都选择经典作为阅读对象,然而对于经典的诠释向来都没有固定答案,究竟哪些才是经典成为困扰读者的一个难题。本文对“经典”的发展脉络进行整理,从内部本质和外在建构两个层次对经典进行探讨。

起源 修正 内部本质 外在建构 特征

“经典”一词是我们谈论文学甚至是其他领域问题时不可避免的话题,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那就是无论在接触到任何形式的作品时都会不自觉地出现经典的影子。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什么是“经典”,“经典”的标准何在?古往今来,经典没有一个确切而精准的定义,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的。“经典”一词在英语中可以用“canon”和“classic”两个词来表示,“canon”最初来自希腊文,是用于测量长度的物体;后来意义引申,表示尺度;接着经典的应用领域发生了转变,由丈量尺度变成了对宗教经文的形容,最初用来对希伯来民族的宗教经典《圣经·旧约》释义,《新约》等宗教经书文本也都被纳入经典的范畴;随着学校制度的盛行和文艺的发展,经典开始进入文学的视野,且不断被引用、重新阐释。相对于“canon”,我们在描述中更倾向于“classic”,“classic”也出自希腊文,最初用于等级的划分,表示头等的、上乘的;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用来形容作家的出色、杰出,再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领域。

什么是经典?按照目前一般的理解,所谓“经典”,就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或者作品。经典就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基本上可以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经典性的个人价值判断,但是对于经典的认定这些都只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换句话说,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不仅仅是文学文本的内在本质决定的,当然,内在本质占据了很大的成分;从哲学的角度而言,内因决定事物的本质,内在的文学性本身是决定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关键。但是,在经典的建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外在的因素,有政治的,有文化的,也有传播过程中的筛选,这些因素在对一部作品进行经典性解释的过程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政治性因素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进步,政治性因素越来越淡出文学的视野,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某些历史阶段,政治对文学作品的取向性起着巨大的作用。例如由美国作者卡罗里德斯、鲍尔德、索瓦共同编著的《西方历史上的100部禁书》,集纳了100部在西方历史上曾被查禁的著名作品,它们或因社会、情色,或因政治、宗教等原因遭到各国政府或宗教组织的查禁,其中既有小说、诗歌、传记等文学作品,也有宗教经典及政治性纲领著作,如今为世人熟知的《十日谈》《红与黑》《坎特伯雷故事集》《第二十二条军规》《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国的悲剧》《洛丽塔》《包法利夫人》《一千零一夜》等经典著作也名列其中,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读者对这些经典作品的忽视,而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使然。此外,本书还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如实再现了每部作品的查禁始末,使读者能见微知著地了解西方历史上的书报审查制度,洞悉人类文化发展与演进的历程。在国内的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古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抗战时期的红色经典,现当代的“样板戏”经典标准等等,或因为不符合统治的规定被查禁,或因为政治的需求而备受推举。可见政治因素对于文学的地位与流传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政治会决定文学发展的内容和方向。除此之外,文化的差异也会对同一部作品做出截然相反的评价。由于各个国家在意识形态或者认知上存在着差距,就会形成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因此从各自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审美阅读或经典与否的评判,当然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结果。传播的过程与其说是经典的流传,不如说是经典的二次认定。经典在传播的过程中首先有空间意义上的流传,即会传入到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就是上文论述到的不同空间文化对经典的接受;其次就是时间意义上的检验,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其中的一点就是能够经受时间的检验,在长时间的历史洗练、冲击中依然保持活力,获得读者的青睐,得到大众的认可。如美国的爱伦·坡,他是象征主义的始祖,但在初期却被无数家出版社退稿;法国的普鲁斯特,将意识流手法融入小说的创作之中,却被人们所忽视,被时代所抛弃,他们的作品在当时被视为无意义,但是在经历了时间的洗练之后,他们的作品散发出光芒,逐渐被读者认识到它们的价值所在而得以昭雪。

然而这种对经典的传统定义却遭到了异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社会处于激烈的动荡时期,反战情绪、怀疑主义和反传统气氛弥漫了整个欧洲世界。文学界的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兴起,一系列的文学问题被重新提上议程,一直以来颇有争议的对于“经典”的探讨也不可避免。关于这一时期对经典的发问,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意义上的经典进行修正,修正者认为传统意义上所谓的经典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建构,预示着一场阴谋。经典就意味着白种人、贵族阶级、男性中心等特权的堆积,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他们试图打破这种怪圈。这种尝试首先发难于“女权运动”。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各个国家都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潮,他们开始要求更多的权力和认同,女权主义者率先发起抗议。这一时期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第二次涌动,其中以贝蒂·佛里丹等人为代表的“激进女权主义”和“自由女权主义”最具代表性,她们挑战的是整个男性社会,挑战“性阶级”体制。表现在文学上,则是要求破除长期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经典的价值标准,要求在文学表现的表现内容上倡导男女地位的平等,倡导女性应有的地位以及以男性作家为主的作家群对女性作家的重视,对女性作家给予应有的地位和关照。在她们的不断努力下,女性作家的作品和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吸纳进了经典的范围,重新写入了教科书,这一过程的转变虽然漫长,但却富有极大的意义。民主运动的发展也推动了对经典内涵的新解释,长期以来,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事实如此,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传统经典的作家一般都是来自西方正统的贵族阶级,而随着对经典的修正,下层人士、黑人作家、本土作家的作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对经典的修正在对作家作品的选择上显现了出来,由杨仁静、杨凌雁编辑的《美国文学简史》中有专门的章节对各类文学进行展开讲述,如女性文学、黑人文学、南方文学、犹太小说等等。在杨仁静主编的《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中还加入了对华裔作家的关注。这场对传统经典发起的战争收获了很大的成效,长期以来一直被文坛忽略的作家作品重新得到了认可,而且也丰富了读者的视野。虽然一些作家作品被写入了文学史的教程,但并不代表经典地位的确立,仍然要将其放在与传统经典同等的地位进行优胜劣汰的残酷选择,让历史来见证这一切的发展。

经典的形成是历经争议且不断被推翻重塑的过程,在这样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典何以成为经典?除了其内在文学性本质之外,外在的建构作用也同等重要。内在本质和外在建构并不矛盾,而是作为经典的两个层次并存着,缺一不可。那么一部好的作品如何能成为经典,就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价值标准:经典是一种遗传,即所谓的传世性。爱德华·希尔德在《论传统》中提出“经典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经典不可能在产生的初期就被确定经典的地位,相反,必须经过重重的考验。传世性要做到能够克服阅读的个别性,而达到审美的共时性。这其中包含了不同文化阶段、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认同;经典至少要经历两种不同的社会阶段、两种意识形态的验证才能获得经典的地位。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未知的状况,有的被逐出经典的王国,有的则重新加入了经典的行列。法国情色主义小说家萨德侯爵,因为小说所涉及的题材内容而长期受到压抑,然而在他死后一百四十多年人们才认识到其小说的价值,他的作品开始受到推崇,并被冠以经典的名号。费德曼曾在《一生的读书计划》中说道“好书是不会沉默的”,好的作品不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淹没,相反会脱颖而出闪烁星光。因为在经典之中同时包含着普世价值,反映人类的一般价值倾向,而且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无论是性别、种族、肤色的差距,还是意识形态的迥异,人类有着一致的精神上的共鸣,“经典就是对所有人说话”,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独特性。当然,经典代表了这个时代文学上的最高峰,具有权威性,这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是其他文学作品都无法超越的,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的向度。古有希腊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巴尔扎尔的小说……今有各种流派的角逐、才人辈出、经典作品不断涌现,他们分别代表了各个时代的社会特色。最高成就也意味着作品本身的耐读性,“经典对我们是陌生的,陌生中有一点熟悉感”,读到一部经典之作我们都会有类似的体验,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受,这种新的发现又会增加对经典的探求欲望,这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经典无疑都孕育着一种独创性、深厚丰富的内涵,而且往往是超前的,因此作者注定是孤独的,只有在时间的流逝中证明经典的价值。关于经典的修正在20世纪90年代也传入中国,接着在国内文坛出现了一大批关于经典讨论的著作,谢冕的《百年文学经典》、童庆炳的《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等等,还有关于文学大师的排行榜著作。

关于经典问题的修正和重构,与文学相伴而生,而且将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修正大潮将经典的范畴扩大化,“拓宽经典”使得越来越多的鲜为人知的或曾经被埋没的优秀作品投放到读者的视野中,将经典从传统的特权建构的怪圈中解救出来。也让我们能够在正确地评判一部作品是否是经典之作时,从作品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全面的考察。经典的衡量没有确定的标准,而且建构的过程本身也包含了解构的因素,并且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经典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是修正主义者还是经典重构论者,他们并非否定经典的存在,而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指出传统经典与经典形成中的缺失而加以弥补。

[1]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杨仁静,杨凌雁.美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杨仁静.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4]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5]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2006,(2).

[6]王宁.文学经典的构成和重铸[J].当代外国文学,2002,(3).

(申贝贝 四川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610000)

猜你喜欢
经典建构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建构游戏玩不够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