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境”与“写长法”在汉语写作教学中的整合运用

2015-02-28 12:52李艳艳
现代语文 2015年19期
关键词:意境教学法语言

○李艳艳

“创意境”与“写长法”在汉语写作教学中的整合运用

○李艳艳

汉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尴尬局面是:一方面学生怕上写作课,另一方面教师不愿教写作课。写作课成了教与学之间的苦差事。本文针对此现象,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索了“创意境”与“写长法”在汉语写作中的教学整合运用。

创意境 写长法 汉语 写作教学 整合运用

汉语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学习的考量尺。但长期以来,写作课成了教与学之间的苦差事。学生怕写,写不出东西,无话可说;教师怕教,虽竭其所能,但写作课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大同小异,要么主题单一,枯燥乏味,无新意可言。加之,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写作信心和动力,写作课教学陷入了两难之地。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传统教学法,而忽略了对学生本身写作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使得学生在写作课上兴趣全无,给学生造成了有写作课也行,无之也可的错觉。本文在对此种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诗词赏析“创意法”与外语写作中的“写长法”整合运用的分析,旨在对语文写作教学有积极探索,更好地解决语文写作课所面临的困境。

一、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汉语写作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写作的实践能力。当前,学生在面对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不想写,下笔难的困惑。究根穷源,原因有四:一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长经历几乎是一个人完成内心的成长和独自的对话,这使得他们往往较熟悉网络,但在现实生活中,与同龄人、同学师长,甚至父母之间的交流交谈很少,不愿意表达自己、表现自己。而写作教学首先就是需要建立在对写作主体言说欲望的激发与激励上的,学生要有想说想写的内在动力和欲望,这是写作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二是由于学生身处的社会环境单一,语言环境也相对单一,加上词汇量储备不足,在交际乃至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单调的网络用语,而网游、漫画也多是简单词汇的重复再重复,滞碍了学生对于词汇丰富性和容纳性掌握的诉求。而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能有话可说,也就是有一定的词汇量存储;三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过多地依赖于网络,在进行创作中多不是发挥自我能动性,而是完成了搜索、复制、剪切、粘贴的过程,很少注意文中所写的内容。在学生的写作中造成了谁复制剪切的巧妙、抄袭的水平高超,谁的能力就越高的假象。我们说文章进行借鉴也需要进行消化为自我的东西。况且,写作是既不能简单地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的事,每一次写作都是一个对他人学习、对自我相对否定和超越的过程,没有两篇好文章如出一辙,也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去衡量,每个人的写法和语言表达也具有差异性,这才是写作的意义所在;四是学生模仿范文写作,虽也注意到了范文的外在形式,但没有真正地发自心底热爱范文,更没有真正体会到范文的精髓所在,写出来的文章固然四平八稳,但生硬没有灵魂,不能打动人,这是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写作课时间较少,通常一周一次作文课,教学方式不外乎老师布置作文——批改作文——分发作文三个环节,缺乏对学生的系统的指导。批改作文过多关注学生的语法规范、病句错句,往往忽视了学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文章框架,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二是教师多是关注文章本身的完成与否,往往忽略了写作的过程,对文章修改的过程没有能及时给出学生在遇到困难问题时以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过多注重最后成品的得失成败,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三是教学方法单一,创新不够,局限于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在汉语写作教学中,“如何教”和“怎么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创意境”和“写长法”的整合运用

“创意境”教学是古典诗词作品赏析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准确把握作品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通过联想、想象、以丰富生动的情感化、形象化语言,创造出与作品意境相通的意境感染、带领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从而更深地感悟、欣赏、再创造与作品共情的过程。“写长法”教学本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理念,它是王初明教授针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多年而不会实际运用提出来的。笔者借用这种强调写作先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开始的教学法,将其运用到汉语的写作教学中,并结合“创意境”教学法,将两种教学法整合运用,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在色彩创意境教学中写作

马克思曾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是最容易打动人们的心灵,面对蔚蓝的大海、银色的雪山、火红的花海、金色的沙漠,人们会感慨万千,德国艺术家阿恩海姆指出“说到表情作用,色彩又胜过形状一筹,那落日的余辉以及地中海碧蓝色彩所传达的感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望尘莫及的”。对于教师而言,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在有声、有色、有形、有像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实施创意境教学法。首要的是学生应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对画面及色彩能有直观的感受,如在赏析王昌龄的《从军行》时,教师能够着重把握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沙、金甲几个词,把握诗歌的色彩渲染和意境突显。通过雪山的白、沙漠的黄、金甲的金,色彩感强烈的画面,把边地的凄冷、荒凉、暗沉、荒芜、冰冷呈现在眼前,同时也把边地的环境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地呈现了出来,从而使学生脑海中浮现出边关青海湖上空的长云连绵,映照得雪山昏暗的画面,孤城遥望着西北边陲的玉门关,在沙漠中长期战斗把身上的铁甲都磨穿了的场面,感受到不彻底打垮敌国我永远不把家还的豪情。

可以说,色彩具有强烈的表情性,通过色彩和画面呈现出来的情感创造了意境。教师让学生用语言表述“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所见所感,用文字写出来,即是一篇写作练习。

(二)教师善于运用背景交代,以情带入,在情绪创意境中写作

情绪创意境,主要是对作品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来龙去脉进行交代梳理,让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世风、时风及士风,如在讲授陶渊明《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时,应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是在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的第二年,诗人所写的《归田园居》五首是对旧“我”告别以及新“我”的歌颂,文中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所表现的精湛艺术技巧,是源于作者内心的淡然和欣喜。虽然他拙于种地(“草盛豆苗稀”),但他依然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即使湿露沾湿了衣裳,也毫不在意,因为无违于他内心的“愿”。他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在他看来纵然是做个衣食可能堪忧的农夫也比做个在官场上为“五斗米折腰”且奴颜婢膝的为政者强。学生了解了诗歌背景才能体会诗人在山林中的闲情逸致,以及作品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相互映衬的艺术美感。通过这种意境教学,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体味当时的社会状态。学生情绪高涨,带着充沛的感情,描述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时,这也是一个述而且著的过程。

(三)教师善于运用准确生动、连续完整、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

教师一开始的丰富形象化语言对写作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学生最一开始就是在教师情感化想象语言的感染下,进入作品的意境。如赏析《哀郢》时,教师能够运用准确的语言,使学生了解诗人通过登高及临水感怀的表现方式表达情感,让学生体会作品中大量虚词、叠音词、同义成分的反复使用,可以使原来僵直的诗句变得情感四溢,语意深婉悠长。使学生在这种一唱三叠中渐入诗人境界,逐步看到诗人所呈现的意象,找出诗人的路途经过,理清诗人的情感脉络,找到表达诗人感情的意象,营造出了一种缠绵悱恻的抒情氛围。体悟到具有楚地语言特征的“兮”字语气词除了表情达意之外,亦具备调节节奏的作用。教师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并试着让学生也这样用带有情感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有的学生会说望见故国楸树是高大茂盛的、繁盛茂密的,有学生会形容郢都的东门凋敝、破败、荒芜、寥落、寂寞、冰冷、安静,也有学生说应该有种英雄没落的凄凉感,还有的学生说该和《赤壁赋》里的赤壁一般充满了历史和沧桑感,有学生在描述诗中的鸟和狐时有更生动想象的表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述或有不准确不贴合原文的描述,但几乎没有学生无话可说或是说不出来。

最后教师让学生们自己总结选出说得较生动准确的描述,学生一下子变得有话可说,这时让他们练习写下对这些意象的表述,学生就不会觉得乏味,也不会抵触写作文了。

(四)教师鼓励学生将作品中的意境用不同的方式尽可能多尽可能长地再现出来

写长法教学鼓励学生写长,在作品的创意境赏析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会到作品中的意象、概念所蕴含的深层含义,鼓励学生将这种深层意义用自己的语言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并试着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尽可能长尽可能多地写出来,就是有效的写作练习。

作品意象的还原和语言表述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打断和纠正,积极鼓励学生放开手脚,放开胆子去写,先写得长写得多,然后再纠错和精炼,在写得“长”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语病和问题。例如在《哀郢》作品中“东门”“楸树”“狐”“鸟”等的意象表现,通过教师“创意境”和“写长法”结合后,学生能轻松写出“记忆中的东门”“古国的楸树”“悲凉之狐”等这样的小短文,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并且还非常愿意动笔写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循序渐进逐步指导学生文章的组织结构,思路整理等写作技巧。如此,写作课的教学也会变得更生动和有趣。

三、结语

“创意境”教学法和“写长法”的整合运用,要求教师能够广搜资料,精心备课,锤炼语言,描摹意象,触类旁通。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语言表达准确与否关乎学生能否最直接、最感性地接受。同时,教师的语言情感和写作实践对学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深谙写作的教师他们本身就有着更为亲近和灵动的魅力。

教师整合写作教学过程中,要特别留意写作相对稚嫩的学生,要有意识鼓励他们,通过“意境的营造”和刚开始但凭有话可言可写的教学法,让他们敢说、敢写,进而感兴趣,达到不畏惧写作,爱上写作的目的。“创意境”和“写长法”的整合运用,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综合训练,让“写”成为一种习惯。它不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还是对学生情感激发,认知感悟、审美体味的训练,也是对学生音乐美术、视听艺术的有益培养。

[1]王初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外语“写长法”的教学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朱疆源译,[美]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张武升.教学艺术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李艳艳 云南昆明 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基础部650214)

猜你喜欢
意境教学法语言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语言是刀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