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验教学成为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5-03-01 07:09庞德昌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1期
关键词:轴对称正方体长方体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1-04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所心他们的数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来进行的,各版本的数学教材也都安排了许多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落实实验教学,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在实验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探究的欲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当中,激活数学思维,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行为才会持久。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摆弄一些东西,有时会把一件东西拆了装、装了拆,而数学实验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取新知识,正好符合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在动手玩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促进学生在实验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时,我先给学生各种长度的小棒与拐角接扣,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反复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操作行为,获取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表象。然后我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实验过程,研究自己制作的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由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关的感性经验,所以在选择材料时知道制作长方体要选择不同长度的小棒,从而理解了长方体与正方体棱长的知识。同时,学生通过研究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又可以获取长方体有六个面、对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六个面面积都相等的相关知识。这样,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探究欲望一直高度地保持着,既可以在动手实验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又较好地发展了自己的数学思维。

二、在实验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得到保证,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主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那么,如何才能落实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轴对称图形,让每个学生边进行实验,边观察与分析,看看这些图形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为了让学生的实验有系统、有发现,我还为每位学生的数学实验准备了一张实验报告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填写表格,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有序地进行数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找到了图形的对称轴,也明确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而且,有的学生除了研究表格中的各种图形外,还自主找到其他对称图形进行研究,甚至有的学生在实验研究之后,能够主动站起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这样,通过实验教学,不仅促进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无论学生的实验发现是对的还是错的,这些发现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与思考获取的,是他们最真实的学习。这样的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习惯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只有养成相互协作的习惯,他们才能及时吸取别人的学习成果,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所以,在数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协作学习,共同提高。

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吨”时,我搬来了一袋25千克的大米,让学生展开实验活动。先让学生估计一下一袋大米有多重,然后让他们小组协作,帮助小组同学背一背大米,并让他们说一说背一袋大米在身上的感觉。最后,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1000千克的东西放在自己身上是什么样子。这样教学,使学生通过亲身实验体会到千克与吨的质量,知道了哪些物品要用吨来做单位,哪些物品要用千克来做单位。同时,也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相互之间协作可以做成很多事情,从而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习惯。

总之,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实验这一教学方式,让实验教学成为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编杜华)

猜你喜欢
轴对称正方体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多少个小正方体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