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015-03-02 01:27汪春长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生阅读教学

汪春长

(关井小学 安徽 合肥 2300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汪春长

(关井小学 安徽 合肥 230012)

语文阅读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吸引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探讨和思考的关键问题。

小学教育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名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的小学生很容易对周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理,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及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发现文章之美、激发阅读兴趣、主动思考文章内容是接下来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

一、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兴趣

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年纪较小,这一部分学生的特点是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但是容易缺乏耐心。语文阅读在教学过程中,相对来说内容较多,花费时间也较长,所以也就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关于兴趣教学的观点,因此,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是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

1.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之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们读一篇文章,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品出来。”同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之美,使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学习过程是一场发现美的旅程。例如讲解课文《九寨沟》时,老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去体会课文中的画面,“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无论是中国古典文学还是西方著作,其中都不乏美的篇章,三字经的朗朗上口是美的,一千零一夜中的童话故事是美的,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体会这种差异的、多样的美,从而产生对阅读的热爱。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对于不能够理解的事物,人们很难对其产生好感。小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有时会产生读不懂文章的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够理解文章内容,就可能会丧失对这篇文章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文章内容时,应该尽量采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应采取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及时听取学生意见,有时,教师单方面的进行讲解并不能够使学生完全掌握知识,所以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然后慢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

3.提供恰当阅读环境

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恰当的阅读环境,也会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例如展开“读书角”“讲故事”、“知识竞赛”、“朗诵比赛”“好书推荐”等类似的丰富多样的课间活动,让班级里的每个小学生都成为阅读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才能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二、遵循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1.依据学生年级确定教学方案

由于学生年级不同,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也就不尽相同。所以,对于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年级较低的小学生,阅读知识不能涉及太深。教师在教学过程可采用“讲故事”的模式,声情并茂的为小学生进行阅读讲解,更多的是注重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而对于四年纪至六年级的年级较高的小学生,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对于事物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大量的去阅读,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依照学生兴趣推荐阅读书籍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还小,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还处于建立期,所以教师在推荐阅读书目时,也应该重点考虑阅读内容是否适合小学生阅读。有时,教师的鼓励也是学生喜爱阅读的一种动力。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是需要人的鼓励的,使他建立一种阅读的自信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对班级中的学生性格有一定的掌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学生看不同类型的书籍,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之后,从而进一步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并引导学生能够在阅读时提出质疑。

三、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

1.读写结合进行阅读教学

阅读与写作是息息相关的,阅读有时候是能够服务于写作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除去能够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还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得到的思维启示转换到写作之中,这种转换能力需要一定时间的、广泛的进行阅读,先知“百家之言”,而后成“一家之言”。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一步一步的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一般教师是会先从简单的仿句、到内容续写、再到读后感直至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文章。)读写结合进行阅读教学。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原文“桂林的山真奇呀,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仿写一个句子,看看谁写的最有创意,这种教学方法完全调动起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会反复地去琢磨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带有理解、感悟性质的句子来。

2.课内课外阅读教学并进

如果仅仅是通过语文教科书上的阅读内容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还要提倡学生进行课外书籍阅读,进而积极推进“小范围阅读教育”向“大范围阅读教育”方向发展。这里的“大范围阅读教育”,是指包含了纸质版书籍、电子类(影视、图像)、无字类(自然科学、社会人情)三大阅读类型。虽然我们提倡广泛的阅读,但是课外阅读不是越多就越好,小学生沉迷于电子书、网络影视无法自控,也是教师需要警惕的因素。

3.书本内容联系实践教学

照本宣科是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乏味感的。大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材料具有内容丰富、情感充沛的特点。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书本结合实践的方法,例如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分角色演绎文章片段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去诠释文章内容,使学生情感融入到书本内容之中,身临其境地去体会文章内容,这种教学是一种能够引导小学生积累情感认识和生活经验的恰当方式。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虽然阅读教学是一个难点,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重点。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这一主题,通过从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兴趣、遵循学生特点进行教学、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后可见,阅读兴趣会引发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教师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鼓励、引导、创新的教学手段,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1]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郭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3]周丽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才智,2013(32).

[4]郑秀珍,张倩.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生阅读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