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宜州断裂带是褶皱-冲断带置疑

2015-03-06 07:13汪劲草,蒙永潘,江楠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宜州河池右旋

广西河池-宜州断裂带是褶皱-冲断带置疑

河池-宜州断裂带是广西境内最显目的东西向构造带,为桂中盆地的北部边界,夹持于北西向南丹-都安断裂带与北东向永福-龙胜断裂带之间,呈宽缓波形展布,长度约250 km。断裂带南部为桂中凹陷,属晚古生代宽缓褶皱区,构造线总体呈南北向;北部为桂北隆起,出露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及上古生界,呈双基底双盖层结构。河池-宜州断裂带宽8~20 km,由2条东西向主断裂及其夹持的东西向褶皱组成,故前人称其为河池-宜州断褶带,认为是南北向挤压形成的东西向褶皱冲断带。

野外剖面观测表明,河池-宜州断裂带呈现下列构造性质:(1)平面上, 断裂带由近东西向断裂及其所夹褶皱组成, 其主断裂分为2条, 西端与南丹-都安断裂带逐渐归并, 东端与永福-龙胜断裂带逐渐衔接, 中间宜州-柳城段断裂相互靠近, 变形最强。断裂所夹地层呈宽缓的箱式背斜或向斜, 属断弯褶皱类型, 近断裂带地层陡峻, 远离则逐渐平缓, 地层间以层间滑动为主。(2)剖面上, 北侧断裂往南倾, 南侧断裂往北倾, 呈逆断层性质, 上盘相对下盘变形强。结合断层面上擦痕与阶步所指示的运动学指向, 断裂以平移为主, 逆冲为辅, 属逆-右旋平移断层, 断裂组合呈正花状。(3)断裂带南北两侧发育牵引构造。在桂北隆起带一侧发育一系列高角度近南北向的断裂, 其南端终止于河池-宜州断裂带, 并呈东凸右行牵引指向(图1), 而在桂中凹陷带一侧发育一系列近南北向的断裂与褶皱轴迹, 其北端终止于河池-宜州断裂带, 并呈西凸右行牵引指向。在断裂带的西部, 由南、北两条断裂夹持的平面上呈“葫芦形”的向斜构造, 其尾迹指向东, 亦表明断裂带内呈现右旋剪切, 与断裂带南、北二侧的牵引构造呈现统一的运动学指向。 综合上述认为,前人关于河池-宜州断裂带为南北向挤压形成的东西向褶皱冲断带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因为断裂带内不存在运动学指向一致的叠瓦状断裂构造及不对称的斜歪褶皱构造, 而且断裂带南北二侧一系列南北向的断裂与褶皱构造组成的牵引构造, 明显与南北向挤压形成东西向褶皱冲断带的动力学不符。因此, 河池-宜州断裂带不是南北向挤压形成的东西向褶皱-冲断带, 而是在东西向非共轴力偶作用下形成的逆-右旋平移剪切断裂-褶皱构造带, 断裂系在平面上相互平行或分支复合, 在剖面上呈正花状, 而褶皱一般为箱状褶皱, 属断弯褶皱类型, 形成时代为印支期。上述认识对理解广西“山字型”构造成因及印支期广西各地块(地体)间相互运动程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汪劲草,蒙永潘,江 楠,汤静如,李秀珍,余 何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图1 河池-宜州断裂带及南、北二侧右旋牵引构造

1674-9057(2015)04-0860-01

10.3969/j.issn.1674-9057.2015.04.028

2015-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089); 广西国土资源厅重大科研课题招标项目 (GXZC2015-G3-3917-KLZB-O)

汪劲草(1963—),男,博士,教授,构造地质学专业。

汪劲草, 蒙永潘, 江楠,等. 广西河池-宜州断裂带是褶皱-冲断带置疑[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 35(4): 860.

猜你喜欢
宜州河池右旋
梦幻老君山
山路颂歌
2种分析测定右旋苯醚菊酯原药中右旋体含量的方法比对研究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浅谈自然界的左右旋现象
宾阳县召开生源地助学贷款及大学新生资助工作会议河池宜州与浙江大学开展校地合作
广西宜州中药街药用植物调查及资源保护探讨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风物篇)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人文篇)
河池书法家系列之六 蒙壮科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