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评级:掌趣科技、上海机电、中南传媒

2015-03-06 09:06
股市动态分析 2015年8期

掌趣科技:定增收购三家公司股权

掌趣科技(300315):公司于2010年进入互联网页面游戏领域,先后收购精品页游公司动网先锋和上游信息。移动端公司以运营商移动游戏起家,在收购卡牌游戏《大掌门》团队玩蟹科技后,今年2月拟收购休闲手游公司晶合思动100%股权和重度MMO手游公司天马时空80%股权,以及控股子公司上游信息剩余30%股权,形成“页游+手游”的全品类覆盖。

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拥有跨平台跨语言游戏引擎开发能力,同时成为 Unity 股东让公司有更强的技术积淀。发行渠道积累方面,本次若成功收购晶合思动和天马时空,腾讯和小米将参与业绩对赌成为掌趣股东,期待公司在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化布局。

目前公司在手游和页游的国内市场形成较为全面的研发覆盖,未来集团公司在IP版权共享、发行渠道互补、议价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值得期待。我们判断未来公司将进一步积极进行平台资源整合与海外市场扩张。同时对游戏用户多年的行为数据积累,有望向移动互联的其他娱乐品类进军,从而打造全球化的移动互联网巨头。

不考虑本轮收购并表,预计公司2015年与2016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8.3%和23.7%。考虑本次并购两家公司15承诺的3.09亿利润,掌趣15年备考利润8.96亿元。考虑到公司移动游戏研发龙头的稀缺性,以及公司未来坚定进行平台化与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可保持关注。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该股停牌半年后连续“一字”涨停,目前涨停板已打开,短期或有调整,但可保持关注。

上海机电:机器人业务布局迈出重要一步

上海机电(600835):近期公司公告,和日本纳博合资成立纳博精机,从事生产机器人精密减速机,其中上海机电占33%股权,公司计划形成年产20万台产能,2016年1月正式投产。

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之首——减速机(占总成本超30%),尤其RV减速机,中国一直迟迟未很好攻克技术,故机器人核心部件价格难以下降,阻碍国产机器人企业发展之路。据IFR数据,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3.2万台,占世界总量20%,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国产企业迟迟难享高速增长的利润红利。纳博减速机全球市占率超60%,机器人“中国芯”落户机电,每年20万台产能(目前国内减速机价格超1万元),预计未来将很好地为上海机电贡献业绩弹性,意义重大。

公司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本次合资再次确立公司高端智能化的平台地位,“电梯+智能装备+参股公司”定位清晰。对内,公司作为电气集团上市平台,承载更多运作空间,且集团仍有优质机电一体化资产存在整合预期;对外,公司目前在手现金121亿元,料将在高端智能化产业全球范围内寻找延伸。

上海国企改革混改加速,公司作为上海国资委旗下高端制造业平台,有望享受国企改革红利。上海三菱作为国内一线品牌,理应享受行业毛利区间上段,但实际毛利远低行业平均,混改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或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该股近期在指数调整阶段中仍较为强势,走出“V”型反弹,可逢低关注。

中南传媒: 30日均线处或有支撑

中南传媒(601098):2月11日,中南传媒发布2014年业绩快报,公司2014年实现净利润14.70亿元,同比增长32.33%。公司业绩高于市场预期,表现出公司良好的业绩增长势头,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根据公告,受益于传统业务转型升级、财务公司设立运营以及在线教育产品进入商用期,公司2014年全年业绩表现优异,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2014年度共计实现营业收入90.39亿元,同比增长12.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0亿元,同比增长32.33%;基本每股收益0.82元。

公司转型升级有望提速,持续发力在线教育。近年来,为顺应出版发行行业数字化和国际化的大潮,公司积极推动业务的转型升级,相关业务进展顺利。旗下的天闻数媒为国内互联网教育的龙头企业,2014年以来,业务布局扩张迅猛。仅2014年上半年就累计实现签订产品销售合同总价款1.42亿元,同比增长158%;新增251个AiSchool数字教育解决方案单校产品订单,同比增长116%;预计全年累计覆盖学校达500-600所,营业收入达4-5亿元,利润贡献或超2000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教育平台业态全面升级。

此外,公司控股股东还于2014年12月收到湖南省委办公厅下发的《深化省管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有望注入教育内容和养老产业的优质资源,进一步丰富内容资源,并为下一步扩大K12在线教育竞争优势、深耕养老产业奠定基础。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近期该股在业绩公布后冲高并有所回落,总体看走出箱体震荡形态,预计20日和30日均线处或有支撑,可保持关注。

光迅科技:上升趋势延续

光迅科技(002281):预计国内IDC光进铜退将快速发展。成本是IDC光进铜退最核心的驱动力,一个拥有500端口的IDC采用光纤布线的年综合成本只有铜线布线的76%,而且光纤的速率可扩展性、稳定性、耗能都明显优于铜线。据CIR,美国IDC内光纤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中国只有5%,空间巨大。

硅光国家安全价值巨大,正逐步开始商用,理由:第一,传统光器件使用磷化铟做材料,只负责数据的交换,而不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因此安全价值仅限于保障通信不断,但是硅光使用硅作为材料,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交换全部在硅上面完成,如果技术完全被国外厂商垄断,后果不堪设想;第二,受制于量子效应,通过制程改进来提升单核处理器计算性能的方式将会淡出,或者说摩尔定律进入失效期,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多核并行计算,根据吉尔德定律,带宽的增长速度至少是运算性能增长速度的3倍,因此硅光替代集成电路是必然;第三,由于半导体工艺的低成本,硅光率先在100G光器件上商用替代传统昂贵的磷化铟光器件,2014年3月美国Acacia推出了业界首款单芯片硅光子100G相干收发器。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10G/40G光芯片自研能力的厂商,在IDC光芯片核心技术上遥遥领先国内竞争对手,在产品性价比上远胜西方同行,最终有望获得国内30%的市场份额,并有望拿下国际大单。光迅作为全球IDC光模块竞争力最强的厂商之一,未来将持续受益于IDC光进铜退。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该股正延续着上升趋势,目前短期均线金叉,MACD指标金叉,可保持关注。

四维图新:均线多头排列

四维图新(002405):公司在汽车领域前装业务积累深厚,已连续11年在中国地区的车载导航地图市场领先,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充分覆盖汽车普通品牌与豪华品牌。占据优势资源把握核心技术,公司在车联网领域价值巨大。近期与盈方微合作,结合其芯片在移动互联的芯片业务积累,未来有望提高公司车联网领域一揽子产品服务能力。

互联网掀起了汽车行业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浪潮的同时,智能模块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智能汽车上至少有超过80个智能传感器,每天向车联网云端传输大量数据,涵盖了汽车和驾驶者个人的多种信息。未来在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与只读不写已经不能满足汽车智能化应用时,汽车安全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盈方微优势互补,公司汽车安全性方面的前瞻性布局,有助于增强公司车联网业务不同产品间的协同性。

公司开展基于地理大数据应用服务,从多空间、多层次、多维度反映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此次子公司世纪高通的交通大数据应用服务是根据交通出行数据而驱动的一种新型产品和服务模式。

灵活的机制和开放的环境为公司未来经营增添动力, 14 年占股本3%的股权激励充分绑定公司与管理层间利益。未来在与腾讯合作布局位置服务业务的思路下,公司有望结合腾讯C端优势和互联网思维,在车联网领域打造基于位置服务的车联网生态圈。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近期该股突破创新高,目前均线多头排列,后市可逢低关注。

骆驼股份:产能处于释放期

骆驼股份(601311):目前公司汽车启动电池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产业链布局加上设备工艺优势,使得公司产品具有相对成本优势;未来随着公司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综合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6.78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41.6%;实现扣费后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32.8%;EPS 为0.55元。

第三季度单季度增速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同期铅价回落,影响经销商备货积极性所致。但是,目前铅价已处于2013年以来相对低位,结合目前经销商库存情况判断,未来销售情况有望持续回升。另一方面,第四季度为公司业务的传统旺季,历史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收入占比29%,2013年第四季度收入占比29%,考虑上述两因素叠加影响,预计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将实现高增长。

近两年是公司的战略机遇期,看好公司长期成长。首先行业整合淘汰落后产能,行业向龙头集中,而公司的产能有望从目前的 1900 万 kVAh 扩充到 2015 年底的 3000 万 kVAh,明显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其次,公司有机会借此进入高端车型供货行列,并通过渠道下沉扩大维护市场规模,很好的消化产能;另外,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锂电,有望提升估值,起停电池普及之路带来想象空间。

操作策略:二级市场上,该股在去年9月份向上突破横盘格局,目前又经过几个月的调整,随着均线靠拢并向上修复,该股中期或会选择方向,可保持关注。<Z:\1325\结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