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郭体“”逆入平出 回锋转向”的用笔特征驳议*

2015-03-09 03:06吴胜景
郭沫若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行笔学书收笔

吴胜景

(乐山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4)

在近年来参与郭沫若先生书法作品(按时下对郭沫若书法的普遍说法,为了论述方便,以下凡提到郭沫若先生的书法,皆简称为郭体或郭体书法)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诸多关于郭体的论著中几乎众口一词,只要谈及郭体书法用笔便是“逆入平出,回锋转向”,这种评价似乎成了一种固定说法,也成为有些学者论述郭体书法时必讲的一个规律,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定式,也几乎成了郭体书体有别于历史上任何书家的个性特征。更荒诞的是,甚至有人认为这种笔法就是郭沫若总结出来的。比如:刘奎荣在两篇文章《推广“郭体”书法 展示嘉州风度》和《纪念郭沫若 弘扬“郭体”》中都说到:“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余年,消化吸收了历代书体的优长,总结出运笔之法在于“回锋转向,逆入平出”,形成了别具一格、人所共知的‘郭体’。”李建森《反逆中的诗人性情——谈郭沫若书法》中提到:“……他的书法逆入平出,回锋从容,转向自如。……他的书法个体风貌是异常明显的,这种鲜明确立,已经说明了他的书法语言是个人的言说,写出了自我,世称‘郭体’……”

根据学书实践的体会,遍观郭体书作,我认为此等说法似乎有些欠妥,现作如下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书法的用笔。王羲之说:“夫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唐张怀瓘也道:“夫书,第一用笔。”书法首先要讲究用笔是中国毛笔书法的最基本的练习要求,也是中国传统书法技法要求中的三要素之一。其实就是我们在书法实践时,进行书写点、横等笔画时的正确运笔方法。具体操作中,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等方法及相关的“提、按、顿、挫、转、折”等动作要领。关于用笔的重要性,刘熙载亦说:“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自古书家皆以中锋用笔为上,讲究藏头护尾。并要求书写当中体现到“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印印泥”“铁画银钩”、“鹅掌拨水”、“力透纸背”、“夏云奇峰”、“入木三分”的笔法书写效果,即为“笔力”,并以此为判定一个书家用笔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郭沫若受家庭影响,自幼习书作文,并受到正统家学书法环境的影响,一直心仪“苏体”书法,且较早地开始学习颜书,并且据其妻于立群与其本人所言及从他后来所作大中楷书作来看,他的确是在颜体上下过很大功夫的,众所周知,颜体楷书很讲究用笔的厚重与笔锋的藏护,其用笔之高明自不可言,所以用心研习过颜体的郭沫若在用笔上还是有扎实的技法基础的。再加上郭沫若后来又对宋四家尤其是对米芾、苏轼的追摹,以及写经体的关注,那么他对书法用笔的理解自然是熟烂于心了,至于笔法所追求的“力透纸背”“铁画银钩”等技法的运用也即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有必要说明一下什么是“逆入平出”?什么为“回锋转向”?

“逆入平出”与“回锋转向”似乎是所有书家必须为之的基本技法,也是书法技法得以倡导传承的基本用笔法理,这在王羲之、颜真卿等古人书法作品中都有明显体现。下面我们先论“逆入平出”。上段中我们曾提到书法用笔中有“藏锋”一说,也叫“隐锋”,即指起笔用笔时作者有意识地将笔锋隐藏在点画之间而不锋芒外露,要体现出欲左先右、欲下先上、逆入平出、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笔法运用效果。这在历代书家中,尤其是在宋代之前,是必须遵循的书写基本规则。唐代徐浩就言道:“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至于这种说法是否完全正确,暂且不论,我们必须从中知道的是“逆入”的藏锋用笔在所有书家进行书法临习与创作中的重要性。“平出”,就是中锋行笔时,通过按笔,将笔毫顺势铺开,使每根笔毫皆能用得上力,待笔力行将结束之时,再圆转回锋收笔。现在我们再谈“回锋转向”,其实即是刚才所说到的行笔结束时要圆转回锋收笔。“收笔”,是指为了承接行笔趋势,书写者调整笔锋,向相反的方向回锋收笔,并使笔毫逐渐离开纸面,也即是书写一画的全部结束,有时也称其为“杀笔”。因此,“回锋收笔”就是指书写者在第一画收笔时,提笔朝笔画行进的反方向收缩,同时可将笔锋送回点画之内,以与初始起笔相互照应。在书法实践中,我们书写每一笔,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过程,按照传统书法用笔标准,并达到“逆入、涩行、回收”的要求。所以,“逆入平出,回锋转向”是每一个学书者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已成了书学基本用笔中需要逐渐解决的一个不争的共性问题。至于“逆入平出”与“回锋转向”的确切用词据黄庭坚的《山谷论书》中曾提到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似有此说法记言。

因此,可得如下结论:“逆入平出,回锋转向”这种说法,是历史上大多书家共同总结出的基本书写技法,是所有书家在书法学习中都要求做到的,而不是郭沫若一人的个性特征,也不能说是郭本人的书法成就,亦不能概括为郭体典型的书写特色,更不能作为郭体独创的书写技法。

不过,对于“逆入平出,回锋转向”用笔说法,虽说古人对于学书过程都是这样严格要求的,但在历代书论中,任何人和郭沫若总结的“逆入平出,回锋转向”,仅只有相似说法,并没有这样一字不错的内容,因此如果说是郭沫若根据古人的书论及相关书写要求而加以概括,倒是说得通的。

那么对于郭体的“逆入平出,回锋转向”的运笔特色的说法,大多学者可能全是从郭沫若本人的记述中的一段话得来。他在《怎样学习书法》一文中说:“笔法的要领,我看不外是‘逆入平出,回锋转向’八个字”。

现在我们再通过全观郭体书法作品,进行针对性分析。我们都知道,真正能称得上郭体的书法,就是郭氏行、草书法作品了,也是郭沫若在解放后到全国各处游走时题词用的最多,并因而留下墨宝最多的书体。但从这些作品来看,客观地说,真正体现“逆入平出,回锋转向”的用笔方法其实并不是普遍可见,现在我们可以从郭沫若中晚期,也是他个人风格趋于成熟时的作品中随意抽出两幅作品来评论。首先看郭书于1959年的中堂作品(见图1-1),开篇首字“风”便是露锋出笔,侧卧重按写下第一撇,丝毫没有“逆入”的意识和想法,凡书家都知道,首字决定全篇的气象,那么后面锋芒四露的笔锋处处可见便不足为怪了,如随后的“雷”、“叱”、“月”、“华”、“生”等字起笔皆是露锋起笔,再看落款之字,“一”字露锋侧笔横挑,成尖头横之状,“九”、“五”、“年”等字起笔也全是露锋侧向。再看他在1962年春季书写的一幅条幅作品(见图1-2),虽首字略有“逆入平出,回锋转向”的端庄笔法,但行笔未久,随着墨迹渐枯,露锋侧卧及仓猝收笔则又随处可见,如“崖”、“前”、“天”、“外”、“外”、“秀”、“地”等字皆是。甚至于中间调墨之笔也见此等用笔,如“外”、“中”、“膏”、“留”字。由此可见,真正能称得上郭体的成熟期书法作品中,“逆入平出,回锋转向”的笔法的确稀少,这样来看,前面所评论的这种说法就更不能说得上是郭体书法用笔的特征了。

如果我们一定要印证郭沫若书法作品中的确是做到了他本人曾说过的以“逆入平出,回锋转向”为用笔要诀的话,那只能从其早期少见的大中楷字迹来附会了(见郭沫若早期家书)。但这些遗世家书,还仅是郭沫若早期学书的初级阶段,尚显稚嫩。此时的他,书法笔法仍只是一味刻板地摹写追随颜体欧体的书法基础时期,所以这些书作之字,无论是从艺术水准上来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上来看,都不能彰显郭氏书法用笔标准,更不能代表作为学术界进行研究的“郭体”字的显著特征。况且从这些颇具“颜面”的楷书作品来看,虽然郭沫若及其妻都曾言他在颜体上是下过很大功夫的,但其实若细观之他在笔法上也并没有多少有真正做到颜体的用笔之厚重及笔锋的藏护,这似乎与他所主张的“逆入平出,回锋转向”为用笔要诀也不尽相吻合。倒是在《中国书法鉴赏大词典》中编者替其作了解释:“郭沫若书法‘根植于颜真卿而不落入古人窠臼,自成面目……’”,才略显得合情合理。

这样一来,我们就只能说郭沫若曾经在学书初期(主要存在大中楷作品上)很注重“逆入平出,回锋转向”的用笔特征应该是比较合适的。那么根据郭沫若学书的各个时期的作品书写情况,现在我们仅可作此判断,或许郭沫若在学书之初,可能也是很在意这种“逆入平出,回锋转向”的基本用笔要求,但到后来形成真正的郭体书风时,却又几乎失去了这种用笔基本标准。正如其《自题诗》中的记述:有笔在手,有话在口,以手写口,龙蛇乱走;心无汉唐,目无钟王,老当益壮,兴致如狂。其实如果全面来看,在郭的书法中,最显著的特色笔法有:其一是笔法随意,八面出锋,这个也有多个学者有相同的言论,已成共识。如前所列出的两幅行草作品可见。其二是在每一笔的书写起笔时,郭体反而较少用逆入笔法,多以露锋体现,起始便按笔铺毫,锋尖外露,沈从文也这样对郭沫若的书法做过评价:“他不会节制,他的笔奔放到不能节制。”其实这样的表现,虽让人感觉到郭氏书法之用笔的确有失于传统书法之法度,似乎与苏东坡所倡导的“出新意于法度之内,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相违背,但我认为这似乎更能展现出的是郭体的豪迈与不拘一格的不羁的个性,这种个性流露,正与郭沫若本人一向叛逆的为人行事相吻合,也与其名噪一时的文学书风相一致,也是其在文风之外又一浪漫主义精神的有力体现。正如沈尹默先生所评:“郭公余事书千纸,虎卧龙腾自有神。意造妙参本为法,东坡本是解书人。”其中所体现出的用笔变化及章法气势也一如孙过庭所论:“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高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

故而,笔者认为,与大家所公认的“逆入平出,回锋转向”书法用笔不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郭体(也即是形成了个人书风特征时期的作品,大约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之后的时期),反而是缺少了尤其是“逆入”的藏锋笔法,但正是因为郭体的起始用笔中大多并没有真正体现出逆入的藏锋笔法,所以他的书体中却因而多了一份随意,也就有了他狂放恣意的性情之用笔,当然其中过多的近于随意的笔法与质量不高的线条行笔也导致了书写诟病,从而形成了众多评判学者因法度不严谨而把郭体视为下品的批判之实。这也应该是后学追摹者及学术研究者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以上驳议仅为个人一家之见,是否妥当,期盼同道方家斧正。

[1]刘奎荣.大为推广“郭体”字型 弘扬郭沫若书法艺术[J].郭沫若学刊,2005(3).

[2]李建森.反逆中的诗人性情——谈郭沫若书法[J].小说评论,2006.

[3]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4]刘熙载.《艺概·书概》疏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5]黄庭坚.山谷论书[A].崔尔平.历代书法文论选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6]李继凯.论郭沫若与中国书法文化[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5.

[7]刘心成.中国历代书法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辞书出版社,1997.

[8]王训诏等.沈从文《论郭沫若》[A].郭沫若研究资料(中)[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9]苏东坡.论书(4)[A].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室.历代书法文论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10]巩蒙.郭沫若书法流变论纲[J].郭沫若学刊,2006(3).[11]孙过庭.书谱[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行笔学书收笔
苕溪诗蜀素帖 技法精讲(十四)
苕溪诗蜀素帖 技法精讲(十二)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苕溪诗蜀素帖技法精讲(九)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学书有感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一字千进
钟繇学书
欧阳修《试笔·学书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