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腐败不容忽视

2015-03-10 05:32雷玉琼张程
领导文萃 2015年1期
关键词:金额腐败案件

□雷玉琼 张程

我国教育腐败不容忽视

□雷玉琼 张程

近年来,教育腐败问题因为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频频曝光而受到极大关注。教育腐败有极大的负外部性,它是一种损害社会精神和思想基础的本质性腐败,任其蔓延可能毁灭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明天。科学分析教育腐败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是一项急迫的基础性工作。

笔者收集整理《检察日报》从2000至2012年公开报道的教育腐败案件,建立了一个教育腐败案例库,共185个案例。通过对这185个案例相关要素的统计分析,本文试图勾勒出我国目前教育腐败的现状和趋势,同时为教育腐败研究和反腐败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信息。

一、教育腐败现象严重,呈现出日益高发的态势

从2000-2012年期间《检察日报》年度公开报道的教育腐败案件数量可看出,教育腐败呈现出一个持续高发的态势。2000-2003年是我国教育腐败案件开始被媒体

曝光并进入大众视野的阶段,在此阶段,《检察日报》常以案件数量统计的方式报道某一类案件。该报自2004年起开始大篇幅报道某一具体教育腐败案件,公开报道案件数量在2007年达到顶峰。此后公开报道案件数急剧下降,但2010年起又开始攀升,且年度报道案件数均高于2004年以前。

对185个教育腐败案件的涉案金额做了完整统计。结果表明,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教育腐败案件的涉案金额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85个案件涉案金额的均值是100.7万元,中位数是38万元。年度涉案均值在波动中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2006年以后,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最高均值是2008年的364万元。从涉案金额来看,教育腐败案件较之非教育腐败案件的涉案金额低很多,2000-2009年间《检察日报》公开报道的所有腐败案件的涉案金额均值高达3009万元,中位数87万元,而同期,教育腐败案件的均值则为99万元,前者是后者的30倍还多。

二、高等教育机构是教育腐败的重灾区

首先在185起被报道的教育腐败案件中,高等教育机构教育腐败案件数量最多,共104件,占公开报道案例数的56%。其次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共被报道49起,占总报道数的28%。中小幼教育机构被公开报道案件数最少,共32起,占比17%。

此外,高校成为教育腐败的重灾区还反映在其涉案金额上。高等教育机构的平均涉案金额为112.8万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105.5万元,中小幼教育机构为51.1万元。高等教育机构腐败案件的年度平均涉案金额、单次最高涉案金额及中位数大多

年份是三类教育机构腐败案件中最高的。

三、教育腐败主体通常在单位有较高行政职务,拥有实际决策权

本文将涉案主体大于或等于2人、且非夫妻关系的情况视为集体腐败。统计数据表明,教育领域的集体腐败相对较少,多为个体腐败,后者共140起,占总教育腐败案件的76%。

根据腐败主体的行政级别这一变量的统计结果,大部分教育腐败主体在单位有着较高的行政职务。185位腐败主体中有171位在腐败行为发生时拥有或高或低的行政职务,占比92%,其余14位涉案主体是一般职员,但其中11位在高等教育机构工作,这11位中又有5位有教授职称。在171位拥有行政级别的腐败主体中,副厅级以上干部43位,正处级干部47位,副处级干部22位,科级干部49位。其中,副厅级以上腐败主体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机构,大部分是校领导班子成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3位副厅级犯案干部都是省教育厅副厅长。正处级和科级是各行政级别中案犯人数最多的两类,正处也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机构,大部分是高职院校和专科学校校领导班子成员或者本科院校职能部门/院系的负责人;正科则主要集中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小幼教育机构,根据本文案例库中的具体案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正科级腐败主体主要是区、县(含县级市)的教育局局长,中小幼教育机构的正科级腐败主体主要是地级市的中小学校长。

为了更清晰地勾勒出腐败主体的整体特征,本文特别关注了

腐败主体的职位这一变量以了解腐败主体是否是单位或部门的领导、是否拥有实际决策权。腐败主体在单位或部门处于领导地位、拥有实际决策权的腐败案件共165起,占所有案件的89%。其中,高等教育机构的104起案件中有54个案件的腐败主体是高校的校领导,43个案件的涉案主体是职能部门的领导;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有48个案件的腐败主体拥有领导地位的决策权。中小幼教育机构中有30起案件的腐败主体是校领导。

四、基础建设、政府采购、财务管理和招生教学是主要的教育腐败领域

在本文的数据库中,涉及到基础建设腐败的案件高达85起,占总案件数量的45.9%。基础建设腐败主要发生在实体教育机构,54%的高等教育机构腐败案件和47%的中小幼教育机构腐败案件涉及到基建部门,两类单位共发生了71起基建腐败,占基建腐败案件总数的84%。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中的基建腐败也是不容忽视的,这类案件占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腐败案件的29%。根据本文案例库中的具体案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基建腐败案件主要发生在区县级教育局,过程大多为教育局长违规干涉办公楼和校舍建设、危房改造、校舍维修和附属设施建设的工程承包和资金拨付。另外,教育领域的腐败大案要案无不涉及到基建领域。

政府采购、财务管理和招生教学都是教育腐败的高发领域,在总案件中依次占比25%、24%和23%。

五、近一半教育腐败案件潜伏期长

根据本文的案例库,教育腐败的最长潜伏期为15年,比近年被调查的省部级干部犯罪案件中的最长潜伏期还长。而且本文收集整理的教育腐败案件中,9%的案件的潜伏期超过了10年,潜伏期为5-10年的案件占39%,可见潜伏期较长和很长的案件占到了总案件数的43%。

六、教育腐败被发现的主要方式是举报和监察审计

本文研究发现,教育腐败被发现的主要方式是举报和监察审计,在本文数据库中,经由举报而被查处的教育腐败案件共80起,占比43%,通过监察审计发现的案件有60起,占比33%;案件牵连在教育腐败的查处中也比较常见,本数据库中共有26起,占比14%;媒体曝光方式在教育腐败查处中的作用目前还比较有限,仅6起,占比30%。

(摘自《改革内参》)

很多人误以为今天的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官员贪污腐败盛行等问题,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在他们看来,只要注重分配平等和公众福利,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殊不知,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现行的有待改革和完善的制度造成的。而这些制度多半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确立了。不设法对制度本身进行改造和完善,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奎松

猜你喜欢
金额腐败案件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左脚丢鞋”案件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
成交金额前10名营业部买入的前3只个股
一周资金净流出金额前20名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