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2015-03-11 10:41王倜
艺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柔韧性芭蕾舞力量

王倜

芭蕾舞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王倜

笔者在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教学多年,在芭蕾舞教学中发现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非常注意。 文章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教学安排上一定要科学且系统的进行,不能急于求成,跨越式进行;技能技巧上对关节柔韧性训练、运动发力时的各种关系进行重点阐述;教学心理上提出要在训练中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以期以上内容对我国的芭蕾舞教学有一定意义。

芭蕾舞 舞蹈教学 关节训练 教学方法

一、芭蕾舞教学中要科学且系统的进行教学安排

“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科学地、合理的组织好每一堂课的训练内容”。 这在芭蕾舞教学过程中最为突出,因为不按照科学的原则会对学生的生理造成重大的伤害,甚至达到丧失舞台表演的能力,这种失败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教学大纲的内容去推进教材进度的执行,并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每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制定相应的教案,切记不可跨越式的进行。对于教师来讲,首先要熟悉教学大纲的编写逻辑,掌握各个章节部分之间内在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应该对每一个章节的细节理解透彻,并力求达到精通的程度。 其次,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自然生理条件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芭蕾舞的课堂,低年级班级的教学中,把杆练习部分的比重要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剩余的三分之一做中间练习;中年级班级把杆练习部分的比重较低年级班级要减少到占总课时的三分之—,而另三分之二要做中间练习;到了高年级以后,把杆动作只起到热身作用,更多的时间在中间练习。 要掌握好课堂训练的贯穿性,把杆的练习是为中间动作服务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教学重点,这个重点是根据教材进度的要求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来决定的。 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我们教学的重点首先是解决他们的开、绷、立、直四大基本要素。 通过训练使这些学生的身体超越普通形态,训练其机能达到芭蕾舞所需要的基本要求,使他们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控制和支配自己的四肢,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借助把杆的支撑点来帮助学生锻炼稳定性。

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把长期的教学计划和阶段性的计划结合起来。教学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过程。低年级的教学组合不宜太复杂,一般以两个或三个动作为宜,教学的重点是在动作的规范性上。此阶段必须使学生做好切实认真的准备,使他们身体音韵肌肉有力并掌握好稳定性,以便形成良好自我控制力。 进入中年级,技术技巧动作的标准化很关键,一定要其稳扎稳打,不应急于求成。 到了高年级时,动作难度要求最大,组合训练也越来越复杂。 这时的动作如汤迪起、阿达若、阿莱格洛的等动作,都可以加入转身,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个时期除了技巧的要求外,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表演风格形成,并加强其自身的艺术修养,塑选出真正能赋予舞蹈魅力的人才。另外,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不只是就舞蹈动作而练动作,还需要其他更多的辅助练习来进行。 这就好比我们常常说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道理,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但又离不并整体的有机配合。 解决腰腹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每天保持做一定数量的腹肌、背肌、侧肌的练习,跑步、爬楼梯等方法也很有效;提高髋关节活动幅度的能力,可以躺在地面做腿的开关动作和转胯的练习等;解决小腿的灵敏性问题,可以在整堂课中贯穿脚至小腿的直出直回、吸伸吸回的练习等;解决腿的开度,我们不仅要重视肌肉的外开,更重要的是对关节运动幅度的训练要做得充分;解决弹跳高度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课前课后或课堂中穿插时间来进行,做单一的小八字位砰跳、前屈腿跳、小跳结合腹背肌的练习等办法。 总之,应该调动—切手段来进行综合训练。

二、芭蕾舞教学中要注意科学地对关节柔韧性进行训练

在芭蕾舞运动中,我们追求的柔韧性实际就是人体关节的活动幅度,而与关节活动幅度紧密相关的有四种因素。 第一,关节面之间的大小相差越大,关节活动的幅度也就越大。这属于人体正常解剖学结构方面的特点,构成关节面之间大小的差别,一般是由人体自身生理结构决定的也是不能改变的。第二,如果关节囊薄且松弛,关节的活动幅度就会大,反之亦然。 第三,关节的韧带少且弱,关节活动幅度就会大,反之亦然。 第四,关节周围的肌肉多且强,气就会有着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反之亦然。 以上四种因素都能够在11至12岁以下, 关节软骨尚未完全骨化的儿童时期,通过早期合理的专门化训练之后,使关节的活动幅度有显著的提高。 回过来讲, 人的身体有大人小小的骨骼共206块,这些骨骼连接起来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的连接处称为关节。 关节与关节之间又由韧带和肌肉相连接,它们都是人体的自然生理状态决定的,是符合人体运动所必需的。而芭蕾舞的基础教学就是要为舞蹈演员突破通常的生理极限,提高身体机能的能力,以达到舞蹈运动所需要的运动幅度要求。 因此,芭蕾舞的基础教学应该根据芭蕾舞运动的需要展开。那么,对于关节的柔韧性的训练与开发就很重要。

那么,在教学中,关节的柔韧性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进行的。 我们通过屈、押、压、伸展可有效的拉长韧带和肌肉,这些训练使专业舞蹈者打破自然的生理形态,从而达到一种非生理常规需求的标准,去适应芭蕾舞艺术中大幅度舞姿的控制、腾跃和飞速旋转的需要。 人类的骨骼生长到12至18岁时特别迅猛,稍后减慢,约在19岁以后,生长趋于停滞。 这个时期,关节的每个组成部分的坚固性都有所降低,大量的软骨及海绵组织非常活跃,关节与关节之间的活动度容易增大。 因此,青少年时期是关节柔韧性训练的最佳阶段。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紧紧把握住这个良好时机,积极有效对其进行训练与开发,但不可训练过渡。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关节柔韧性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了对关节韧带和肌肉的训练,却忽视对关节运动方向的训练。 在运动中,肢体的方向应该是依靠关节的运动方向而发生变化的,如果关节不按照运动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关节柔韧性,也依然达不到我们理想的要求。我们就以髋关节为例,有的学生在做开胯打不开时,分析这种现象的问题所在,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因为他的髋关节韧带的柔韧性不够好;其二是因为他的关节应用方向不正确。而在实际训练当中,更多的是由于第二种问题所造成的。 因为,他们在做深蹲时,向外打开的双腿髋关节和踝关节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旁边弯曲,但却做成了向前侧弯曲,所以就会抠胯。 关节的应用方向性非常重要,当我们的腿向身体的前方(自身运动力向)运动时,我们关节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前方弯曲;腿向身体的旁边(自身运动万向)运动时,关节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旁弯曲,如果不当就会出现相反的效果。因此,对于关节的训练尤其柔韧性的训练要非常小心。

三、芭蕾学教学中要注意运动发力时的各种关系

在芭蕾舞的基本圳练中,一个部位的运动总是伴随且带动着另一个部位的运动,这和机械舞完全不同。这种相互运动有纵横的关系、上下的关系、左右的关系、前后的关系,同时也有综合并行的关系等。正是有了这种相互关系的训练,才使得舞蹈演员身体的骨关节、肌肉、韧带的伸展性、爆发力、耐力、协调性、稳定性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从而达到为舞蹈的舞姿、旋转、跳跃服务的目的。 这其中动力力量也存在着不同的关系,例如:在外开上,它的形式是左右的关系;在身体直立时,它具有上下关系;在主力腿与动力腿配合时,它有纵横关系、上下关系等;在躯干与下肢的配合中,它有纵横关系、上下关系、左右关系、前后关系等。动力力量在不同的动作应用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大踢腿的动作中,动力腿向上踢起和躯干从骨盆向上提起的力量是同时并进的力量。而在这个动作中,主力腿向下稳定重心与躯干向上提起又呈现出了它们之间的上下力量;躯干向上提与肩向下放也是上下力量。 另外,在做蹲的过程中,双腿下蹲的向外打开的力量具有左右力量,因双腿的弯曲向下与躯下部位的向上提起又呈上下力量和纵横力量。 在做跳跃时,身体从地面跃起到空中,不仅仅只依靠脚和腿的推动力屋,同时从骨盆向上带动躯干的力量也很重要,这时的脚和腿与躯干会同时向上用力,这是一种同时并进的动力力量。而跳跃到空中的舞姿中又存在着纵横、前后、左右的力量。 这样的动力力量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物体运动的辩证关系。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每一个动作当中所存在且涉及到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芭蕾舞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人类的学习能力在自然界中是最突出的。这是因为人类有对外部世界组织和改造的能力,高级神经中枢系统有对自身机能准确的调节能力。 人脑是靠思维中枢思考问题,靠运动中枢控制行为运动的工作。运动中枢又接受思维中枢的意识进行调节和指挥。在动作技术教学中,无论是学习新动作还是改错练习.都必须在思维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进行。 中国古代有个奕棋的故事,两位学生,—位专心致志,集中精力认真听老师讲解;另一位却常常走神,老想着天上的大雁。 结果专心的学生学有所成,而那位“志在鸿鹄”者却徒劳无功。 这个故事就说明了在学习中思维集中与否的差异。“运动中枢的运动过程足一个思维认识的过程,只有在思维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才能逐步学会自主实践”。①运动中枢经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渐渐适应对一个动作技术的正确指挥,一旦运动中枢达到能熟练并精确地指挥某个动作技术时,这个动作技术就被完全的掌控了。 在这个从初学到掌握再到熟练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肌肉、骨能等等一切生理组织同时也都得到了锻炼。这对芭蕾舞者的学习至关重要。

以上诸多问题都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以期对我国芭蕾舞教育有一定的意义。

注释:

①刘敏.芭蕾舞欣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P89.

[1]黄兴.芭蕾舞教学与欣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新淼.芭蕾舞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茵娜.芭蕾舞经典伴奏曲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刘敏.芭蕾舞欣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潘爱畅.芭蕾舞的世界[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柔韧性芭蕾舞力量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二)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芭蕾舞女
跳芭蕾舞
麦唛力量 (一)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