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015-03-11 02:39黄高超
建材与装饰 2015年52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生产设备

黄高超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广西防城港 538001)

1 前言

在用电量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背景下,电力用户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设备的整个运行过程,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企业管理水平、生产设备自身的质量问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操作技术专业性等,任何一个方面存在缺陷或者不到位的情况,均会影响到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积极探讨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意义深远。

2 导致电力系统生产设备难以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2.1 安全职责未得到有效落实

我国的大部分电力生产单位均已制定关于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制度,也对相关职责进行了明确,但是,调查发现,也有很多电力单位的安全职责仅仅是纸上谈兵,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加之企业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因此,对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和问题难以充分了解,也未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比如,电力生产单位分管企业领导疏于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定期检验,导致潜在安全隐患问题日益严重,最终引发事故。此外,也有部分电力企业对上级的安全事故通报仅既未进行认真分析,也不未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溢出有效的事前防范措施。

2.2 安全管理水平有待于提升

当前,在经济利益的吸引下,部分电力企业将管理重心倾向于追逐企业的经济利益,对大型作业比较重视,而忽视了对生产设备的全面管理,导致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调查发现,在电力企业中出现的很多生产事故,均是在企业进行分散、小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企业对生产设备的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等也存在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究其原因,该类问题的出现与企业不注重对规章制度的科学管理,不重视采用事前控制措施进行事故预防等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紧密相关性。

2.3 生产设备存在质量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的部分电力企业中使用的生产设备存在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出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部分已经达到报废标准或者存在质量缺陷的生产设备仍然还在使用中,比如,登高作业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等。同时,企业对生产设备的定期维护工作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这些问题均给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最终导致电力设备难以安全稳定运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4 人为因素导致操作失误

电力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工作人员作为行为主体,会受到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操作技术是否专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该类主观性因素如果把控不当,便很容易引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在我国出现的各大安全生产事故中,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违章操作、失误操作等事件层出不穷。相关统计数据证实,导致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出现人因失误的主要能力和素质因素包括:预见性、判断力、注意力、熟练性、反应能力、准确性、安全意识性等。比如,对于需要停电的施工作业,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够,会在未采取挂地线、拉闸断电防范措施的情况下贸然施工,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3 确保电力系统生产设备实现安全运行的有效对策

3.1 制定并落实安全规章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职责

落实安全生产职责需要做好如下工作:①做好现场管理工作,为安全生产职责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②按照“抓细抓实”的管理原则实行班组管理制度,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业奠定基础。③及时对电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发性设备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和改进措施,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生成一种制度或者规定和,对生产设备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治理。④通过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培训,促使电力企业一线工作人员主动遵守并执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严格处理不服从安全指挥、冒险蛮干、违章作业事件。比如,要求施工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服从岗位分配,坚守岗位,禁止自行开动非本人使用的电力机械设备,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等。⑤制定并执行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制度的具体内容简明详尽,并且具有可行性。

3.2 基于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对电力企业设备的安全管理

要想确保生产设备稳定、安全的运行,相关单位应该注意结合企业自身以及整个电力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坚持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进而适应和满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实现电力企业设备安全管理的创新方法总结如下,详见表1。

3.3 加强对生产设备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为设备安全运行创造前提

对生产设备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应该要求电力企业严格按照生产设备的标准执行报废管理制度。对于已经到期、出现损坏、检查不达标的所有安全设备进行强制报废,采用破坏处理的方式使之不会再被投入使用。同时,禁止将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采用其他方式转给其他个人或者企业继续使用。另一方面,对外包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监理单位和发包单位需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和职能性。除此之外,对生产设备制定标准化的定期检修、保养、管理等制度。对正在使用过程中的各个安全设备,应该规定好如何进行使用材料、修试、验收等方面的记录,做到每台生产设备有据可查,并将责任落实至对应的管理人员。实践表明,如果生产设备可以在运行中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将会降低电力设备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或者故障的几率。因此,对整个电力生产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尤其是应该加强对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操作环节及影响因素的重点监视,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为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表1 实现电力企业设备安全管理的创新方法

3.4 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管理,促使设备安全运行

“以人为本”是一种实现企业与时俱进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为提升电力企业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性,相关单位应该坚持“安全生产第一,积极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同时制定专门的考评制度,将企业员工的考核成绩与薪酬挂钩,激励企业员工对生产设备积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使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实现有制度可循,并保证考核制度内容与电力生产实际情况相贴合,以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为标准,确保考评制度科学、合理,且符合人性化的基本要求。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快速更新的状态中,作为电力企业,若要想实现市场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从抓好基层工作入手,做好生产设备的安全保障运行工作。不仅需要树立安全管理的科学理念,同时,也需要针对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影响设备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制定出根据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升设备安全生产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电力企业生产设备的稳定、正常运行。

[1]郭猛.变电站一次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与故障原因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3,32(11):181~182.

[2]李敦,褚玉杰,彭佳.变电站一次设备安全运行及故障分析[J].通讯世界,2014,08.

[3]宋洋.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与解决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1).

[4]刘家利,冯延明.试析影响电力生产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及策略[J].民营科技,2011(11).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生产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