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的高校财务岗位管理研究

2015-03-11 02:32劳富顺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岗位管理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

劳富顺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方向和热点,而岗位管理精细化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起点。文章以财务精细化管理为视角,对高校财务岗位管理现状进行剖析,从岗位管理思路、侧重点、方法三个方面的转变切入,提出构建高校财务岗位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思路,为高校财务岗位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高校财务 岗位管理

随着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财务管理正逐步步入精细化管理时代,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并开始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但人始终是管理的主体和核心,而对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岗位管理上,因此,岗位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以精细化管理视角审视高校财务岗位管理现状

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全面管理模式,是针对过去“粗放化”管理而提出的在管理上的精耕细作,强调目标的细化、分解、落实。目前,高校财务岗位管理还处于粗放化管理阶段,离精细化管理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岗位管理环境不理想

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相对而言,学校管理内部环境对于财务管理的影响更大,也更直接。学校管理文化、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习惯等都会对财务管理产生影响,在一个粗放化管理土壤中,财务精细化管理很难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所有管理环境各因素中,学校管理体制对于财务岗位管理的影响是最明显的。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人事管理都采取集中管理体制,人事管理权集中在学校层面,各部门权限很小,与部门工作责任不相匹配。比如:对部门工作人员的录用、处置没有自主权,对本部门收入没有分配权等。导致财务部门对岗位管理处于被动状态,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分配苦乐不均。在没有相应岗位管理权限的情况下,财务管理人员往往采取家长式管理,对岗位工作没有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缺乏工作激励手段,岗位精细化管理难以推进。

(二)岗位架构与运行不科学、不规范

高校传统的财务岗位设置与分工是以会计核算为主线的,随着近年来财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在原有的体系上以打补丁的办法进行升级,缺乏统筹考虑和科学设计。高校财务岗位架构设计与运行缺乏规范标准,各高校之间由于财务管理者不同产生的差异较大,体现较多的“人治”痕迹。在职能划分时,会计与财务职能没有清晰划分,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倾向;在岗位设置上,存在因人设岗、岗位边界不清晰等现象;在岗位职责和分工中,职责交叉、分工不明,工作安排随意性大,临时性工作较多;业务流程不科学,既影响业务处理效率,又不够严密;财务内控长期被忽略或淡化,内部控制系统存在明显漏洞,内控隐患大。

(三)缺乏科学的岗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高校普遍采用年度考核方法,但现行的年度考核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工作评价上,流于形式,大多靠管理者的印象打分,或者轮流评优搞平衡,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建立科学可行的工作评价体系。没有科学合理的工作评价,直接导致高校财务工作缺乏激励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在收入分配和人事管理上较为集权,财务部门管理者缺乏激励的手段和条件,激励机制不健全。

二、推进高校财务岗位精细化管理的几个转变

(一)财务管理思路由管事向管岗转变

高校财务管理者绝大多数从会计核算岗位成长起来,形成了惯性工作思维,财务管理理念陈旧,热衷于对日程核算、报账事务亲历亲为,把自己变成事务主义者。其后果,一方面把日常工作的管理过度“人治”,忽略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其他财务人员工作的被动和依赖。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日常财务运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财务管理者更多站在管理的高度实行岗位工作的监控、考核和评价等。这样,要求财务管理者更新管理理念,改变工作思路,实现由“事务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二)财务工作侧重点由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

财务工作可以分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两大职能,高校财务也不例外。但大多高校财务侧重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与高校管理者的财务管理理念陈旧、财务部门管理者长期的工作思维惯性有较大的关系。精细化管理以操作规范化和管理精细化为主要特征,实行精细化管理后,会计核算就像一条生产线,按部就班地进行;而财务管理由现在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发展,财务管理职能必然大大强化,高校财务工作的侧重点进一步向财务管理迈进。体现在岗位管理上,要求在科室和岗位设置、分工、职责等方面更多考虑管理职能。

(三)岗位管理由过程管理更多向目标管理转变

岗位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岗位设置科学、职责分工明晰、工作流程规范的基础上的,各岗位、各环节能够主动、有序运转,不需要向以往那样实行紧盯式管理,管理者重点应该转为目标管理,制定岗位任务、指标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以目标引导过程。

三、高校财务岗位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高校财务岗位管理包括科室划分、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工作评价等环节,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岗位管理应该做到分工科学、职责清晰、流程合理,在精细管理的同时兼顾效率。

(一)以工作流程分析为起点,优化岗位设置与分工

精细化管理的“精”与“细”主要体现在业务处理的程序化、规范化,这有赖于建立科学、高效的业务处理流程。而工作流程分析是岗位设置与分工的基础,直接影响岗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近几年,由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自身发展,高校财务业务范围不断扩展,财务管理手段、方法不断更新,财务业务呈现了环节多、交叉多的特点,很多高校习惯的业务处理流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余环节和不科学的处理方法,长期被忽略或难以察觉。开展工作流程分析,有助于发现多余或缺失的工作环节,有针对地进行流程改造,达到提高效率和完善内控的效果。endprint

经过工作流程分析,对节点分析的内容进行汇总,则构成了岗位职责分工,将流程中涉及到某一岗位的所有节点的工作内容汇总起来就构成了该岗位完整的职责。同时,每个人可以从职责反查流程,从而可以确切地知道上一环节岗位和工作内容,相关协作岗位以及下一环节的工作内容。这样不仅可以简洁、全面的获得岗位职责信息,同时还强化了各岗位协作的意识。因此,以工作流程分工为切入点,岗位设置和分工将更加科学、合理、清晰。

(二)以岗位说明书为载体,强化岗位基础管理

目前,高校财务对各岗位一般都制定了岗位职责,但岗位职责只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对于“需要什么人”(即岗位要求)、“达到什么效果”(即工作标准)等没有明确,没有形成前后连贯的科学管理体系,与岗位精细化管理要求有较大距离。

在岗位设置和分工科学合理基础上,制定岗位说明书是规范岗位基础管理的有效措施。岗位说明书包括岗位要求、任务、职责、标准等方面的内容,是岗位招聘、培训、考核的依据,将岗位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管理环节贯穿其中,促进岗位管理进入管理规范、职责清晰、标准明确的良性循环,保证岗位管理的质量。

(三)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完善岗位评价与激励体系

岗位评价和激励一直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财务工作本来就繁琐,工作成绩不易突显,长期的重复性劳动使得财务人员工作激情日渐消磨,管理者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手段,往往也是束手无策。绩效考核通过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量化,为岗位评价和激励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应根据各财务岗位的职责分工和标准要求,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采取高效的绩效信息收集方式、方法,并进行绩效结果的反馈、分析,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岗位评价系统。绩效考核的结果,应作为评优的依据,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发挥激励作用。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了岗位评价和工作激励有机结合的系统,使得各财务岗位工作目标明确、标准清晰、考核科学、奖惩分明,促进财务岗位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苗爱红.关于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的若干思考[J].财会通讯,2013(7).

[2]黄广俊.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11(5).

[3]赵洁.浅谈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J].民营科技,2012(9).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岗位管理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