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史话

2015-03-12 15:55邵文菁
中国收藏 2014年10期
关键词:竹刻嘉定笔筒

邵文菁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中国为“竹子文明的国度”。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竹子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中国悠久的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以竹子为本体的竹刻更是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艺术。

竹刻,又称竹雕,是指在竹材、竹器上雕刻装饰图案或文字,或是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刻艺术在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远古时期,南方盛产竹子,则在竹子上刻符号记事。同时,竹材也像石、骨、玉、木一样用于制作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只是竹器不易保存,经历漫长岁月后已经很难在原始社会遗迹中觅其踪迹。而这些最原始的竹雕就是中国竹刻艺术的源头。

西周至秦汉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利用竹材制作、雕琢简单的成品,从已出土的一些早期竹制品中,可以看出竹刻艺术的流变。湖北战国墓葬曾出土了一件有刻花工艺的竹盒;长沙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一件雕龙纹髹漆竹勺,这些都能证明竹器作为当时盛行的漆器的器胎,已开始趋于艺术化。而竹器的形象雕刻工艺则始于唐代。其中最有名的竹雕艺术品是现存于日本正仓院的中国唐代管乐器尺八,如图所示的这件尺八管体以留青刻法刻有仕女、花鸟、草木纹饰,颇具唐代风韵。到了宋元时代,竹刻工艺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而有了长足发展。一来,竹被文人雅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含义,尤其是苏轼著名的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充分说明了文人对竹子的喜爱程度;二来,宋代经济文化发达,社会中出现了士大夫阶层,他们精通书画,崇尚自然,追求生活的艺术情趣,这也促进了常用器皿器具的艺术化。三来,商业市场的繁荣也为工艺匠人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逐渐形成了一批专事竹刻的工艺师。

时至明清,竹刻艺术的发展迎来了鼎盛时期。明代中晚期,统治阶级腐败,奢靡之风上行下效也影响了社会风气。皇室贵族和有产阶级对工艺品的消费需求大大增加,客观上刺激了刺绣、木雕、玉雕、竹刻等工艺品手工业的蓬勃发展。而此时,“竹文化”体系也已形成得比较完善,竹子刚正不阿、清高孤傲的精神品质,及苍劲挺拔、淡雅清幽的外形实为明清文人推崇的品行,因此,咏竹、画竹、刻竹、赏竹蔚然成风。而竹刻这种对竹文化喜爱的艺术表达,更是异军突起。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政治情势的风云变化,令许多文士选择心归山野,博涉旁及、修养心性。文人创作的竹刻作品增添了书卷气和诗意,提升了竹刻的艺术内涵。明代中叶以后,竹刻已成为一种独立艺术门类,在竹林广袤的江南一带,涌现出一大批技艺精湛的竹刻名家。

清嘉庆年间的嘉定人金元钰编撰的竹刻专著《竹人录》将当时的竹刻分为嘉定竹刻和金陵竹刻两大流派,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嘉定竹刻源于明正德年间,由朱鹤创立,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明代中后期,嘉定成为吴文化的重镇,有着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嘉定竹刻所用的竹材为江南园林常见的护居竹,质地坚韧、不易爆裂。嘉定竹刻品种繁多,竹人善于利用竹枝竹根的天然形态,依形琢器。尤以深刻和镂雕见长,圆雕为多。

晚明“三朱”(即朱鹤、朱缨、朱稚征)为嘉定竹刻创始期的代表人物。“嘉定竹刻之父”朱鹤工于书画、篆刻,雕艺古雅浑朴,传世作品极少,以现存于南京博物院的“松鹤笔筒”最为精妙。笔筒采用老竹根雕琢,利用竹根的天然瘿节雕出一节老松巨干,一侧旁出一斜枝傍于主干,虬枝盘旋、树叶丛簇,松针纤密;松下立双鹤,一只倾身俯首,一只隐于松间翘首仰望,两鹤情意相对。笔筒另一侧雕有竹枝、梅花,阴刻款识。朱鹤此作所雕松木古拙,但双鹤却稍显灵动不足,也显露出嘉定竹刻初创时期的生涩。

1966年,上海市宝山县出土了一件器型完好的竹刻香薰,震动了当时的文博界。经鉴定,为朱鹤之子朱缨所制。这件香薰展现的画面是东汉时期刘阮入天台的故事。朱缨用虬松、奇石、灵芝、青藤,营造出“神仙洞府”的神秘气氛,将故事情节定格在仙女将落棋的瞬间。仙女的从容,刘晨对弈的紧张,阮肇观棋的忐忑,均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一掌高的竹节中综合运用浅刻、浮雕、镂雕、镶嵌及留青诸多法,用纯熟高超的雕刻技艺,传神地表达了对这一神话故事的理解。文博大师王世襄在一睹香薰真容后,撰文称“刘阮入天台香薰”为“竹刻无上精品,第一重器”。

整个清代,嘉定县城都是竹刻工艺的中心。竹刻在嘉定的产业化,促进了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嘉定竹刻人才辈出,各具特色,并受到宫廷赏识。早年师法“三朱”的吴之璠深得乾隆喜爱。他首创薄地阳文,不仅受同行赞誉,还影响了牙雕、玉雕、啄砚等雕刻工艺;时称“三鼎足”的封锡爵、封锡禄、封锡璋三兄弟,以竹根圆雕名世。上海博物馆藏有封锡禄制“圆雕罗汉”一件,捕捉了罗汉哈欠的瞬间神态,将罗汉舒展筋骨的细微动作神态雕刻得淋漓尽致,十分自然。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圆雕大白菜”是今可见封锡爵惟一的传世作品。白菜叶的重叠皱卷、筋络的凹凸蔓延都精准自然。封锡禄的徒弟施天章也是圆雕高手,他的圆雕作品古色古香、浑厚苍深,受康雍乾三代帝王赏识,并进京为如意馆作画刻竹。还有书法、绘画、诗歌、篆刻俱精的周颢,将“绘画六法”融合运用于竹刻艺术;更有“鬼工”顾珏,以工细入微著称,在嘉定竹刻中独成一派。这些杰出的竹刻大师及他们的精绝之作,将嘉定竹刻推向全盛时期。

与嘉定竹刻“高、深、透”的风格迥异,金陵竹刻以浅刻、简刻风格闻名,刀法简洁,略施雕凿,自然成器,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金陵竹刻由濮澄创立于明万历年间。濮澄,原姓濮阳,字仲歉。他善选材,精于毛雕,追求竹之天然成趣的自然韵味。濮澄的作品大多已失传,现存代表作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竹雕松树形小壶”。小壶选用一节竹根,雕成老松树干为壶身,一段虬枝为壶柄,整件作品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其因材施艺的巧妙构思。

金陵派自濮澄以后,很少再有名家,惟清中期的潘西凤和清道光时期的方絜传承了金陵竹刻的神髓。潘西凤的浅刻冠绝当时,以不事刀斧为奇。上海博物馆藏有“潘西凤铭竹雕笔筒”一件。笔筒选取一节瘢痕密布的竹根,巧借竹根天然的造型纹理,略加刮磨,便朴拙可爱,匠心独运。方絜也习金陵技法,又擅长书画,运刀与运笔一样行云流水,尤其擅长在臂搁或笔筒上镌刻人物肖像,堪称当时的一绝,时人称其竹刻作品为“方竹”。

除此二派之外,浙派竹刻也独树一帜。浙派竹刻创始人“留青圣手”张希黄,改进革新了唐以来的传统“留青”技法。他能根据画面的需要,在一件器物上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经年之后青筠泛黄,竹肤渐深,形成自然退晕的效果,用竹雕体现水墨画的浓淡色泽变化,使留青图兼备笔墨神韵和雕刻趣味。张希黄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影响了一大批竹雕艺人。继张希黄后,清人尚勋、蔡照等人在留青技法上的造诣也极高,最终形成高雅淡泊、巧而不媚的浙派风格,堪与嘉定派、金陵派齐驱并驾。

另外,还有受“新安文化”熏陶的徽州竹刻,独创翻黄技艺的宝庆竹刻,都在明清时期形成了风格独具的艺术流派。但随着晚清国势的衰落,竹刻艺术也逐渐显现出衰颓之势。创意单一、技艺平浅,作品逐渐从艺术品转向实用器,充溢匠人之气,了无可表。

虽然竹刻器物在艺术品收藏门类中只是杂项中的一个小门类,但仅从近年来的拍卖市场表现来看,喜之爱之的藏家大有人在。竹刻这一将士大夫阶层的高雅艺术,与实用、廉价的民间工艺相融合的艺术奇葩,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其魅力随着历史的积淀华彩不减,值得细品。

猜你喜欢
竹刻嘉定笔筒
孙致弥早期诗作的情感意蕴分析
“鼠来宝”笔筒
嘉定:未检“七色花”微官网正式上线
重要引擎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
刀痕竹韵
当代竹刻 百花齐放
金陵竹刻即将消失的精致
无敌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