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课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师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2015-03-14 00:25高仕联辽宁省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116314
学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资源库电容器重难点

高仕联(辽宁省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116314)

谈微课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师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高仕联(辽宁省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116314)

微课资源的研发与应用,促使教师变革了原有的教学观念与模式,获得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增强了实践与科研能力,促进了个人的专业化发展。学生置身于微课所营造的“微教学资源环境”中,进行个性化和情景化的学习,实现了对重点知识的解读、难点问题的解惑、职场操作的演练,增长了知识,练就了技能。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师生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微课草根研究校本研修个性化学习职场情境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既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又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学习方式'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教研领域'召唤教师积极投身于微课的教改与创作中'为丰富微课资源做贡献。对此'我校教师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微课教改实践活动。在微课资源的研发与应用中'师生共享了“微课”带来的好处。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通过微课的研制'引领教师开展适合自己的“草根研究”'由学习者变为创造者

近些年来'我们几位任电工课程的教师'利用教研活动对微课知识和相关案例进行了研析'更新了教学理念'增强了研制微课的能力'提高了研发和利用微课资源的认识'并付诸行动。大家同心协力'将我多年来参与省、国家信息化建设积累的电工学科诸多的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Flash动画和图文素材等资源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本着“适用、实用、易用”的原则'制作了多个微课案例'包含了对电学现象与概念的描述、工作原理分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仪器仪表使用、电路布局与连接、设备运行与检修等知能点。现仅以“兆欧表及其使用”的微课为例——这是由我负责研制的、代表我校参与2014年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的微课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围绕微课的各种要素并参照相关成功案例'对已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着重对有关情境化实训的素材课件进行再创作'如用兆欧表测量车床电动机绝缘性能及电容器绝缘电阻的视频实录与交互性演练等'通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相关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使参赛作品经得起大赛的检验'得到了业内专家们的肯定'获得了本次大赛一等奖(是大连地区中职学校唯一的)。经历了本次“草根研究”微课的磨炼'更加明晰了优质微课的研制理念:应以课例片段为核心内容'通过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来共同营造一个主题突出、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易于扩充、交互性强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二)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增长教学才干

利用“微课”资源库'既能提供了足够多的评课案例'又便利于评课活动的开展'使那些无法亲临课堂听课的教师'通过微课展示情景化的视频教学片段'产生如同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授课者听取更多教师好的建议'听课者汲取更多教师成功的经验'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由于校企接轨的渠道不畅通'难以创造岗位实践锻炼机会'严重制约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利用微课资源库搞好校本研修。对此'我校电工学科的教师选择微课资源库中的“两地控制灯的安装、异步电动机的拆装、典型机床电路”等资源'借助于情景化的视频教学片段和基于虚拟现实环境下的交互性仿真模拟操作'拉近教学实训与岗位实践的距离'练就职场操作技能。

(三)通过微课的制作'反思与修正以往的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教师应反思以往的教学行为'修正存在的问题。如在制作“兆欧表及其使用”的微课中'教学重难点是“如何用兆欧表测量电容器绝缘电阻”'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实操环节上准确把握电容器的放电时机。但由于电容器的放电情景瞬间即逝'又较微观'且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学生难以掌控'故此'以往的教学只用语言文字代替动手操作'即对教学重难点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通过此次微课的制作'运用信息技术形象化地展示了电容器刚好充到额定电压时随即放电的情景'化解了教学难点。

二、促进学生成长进步

(一)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个性化学习情境

将颇具直观性和动态氛围的知识点如“车床电路”制成微课。通过情景化的视频教学和多媒体仿真交互技术的运用'自主演示电路中的开关、接触器等器件的作用与结构'并可对各个器件进行放大显示和三维旋转'控制电路的接通与断开'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与转向等'变静态为动态'图文并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原本枯燥、抽象、僵化了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和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持续探索的求知欲望'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要。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职场情境'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电工技能实训》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要依赖于实习训练来解决'但却受到实训设备缺乏和师资水平的制约。而弥补这一缺陷的有效办法是运用摄像或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将有关的实操训练案例制成微课'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访问微课资源库'可随时进行仿真实验和模拟操作'既安全又不损坏仪器设备。如在“兆欧表及其使用”的微课中'检测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把握最佳时机对电容器放电是教学难点。在此'教师要提醒学生:当万用表的指针偏转到额定电压时(如400V)立即放电'同时伴有放电火花出现'这是化解难点的关键。为此'我利用PPT设计了一个多层重叠的自定义动画'使得当检测仪表的指针偏到额定电压时'随即拉出“充电电压400V”'接着电容放电'同时在短路点处迸发火花。由于场景设计的非常鲜明、生动'在学生脑海中烙下了深刻印象'使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三)改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自制的微课及时提供给学生'学生利用校园网自主学习微课'解脱了一言堂的束缚'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根据学生的“微反馈”“微点评”'一对一地进行答疑与解惑或修正自己的微课'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咨询者'使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了。

(四)学生可按需选择学习'以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与课外延伸

围绕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在电专业中的应用'对原微课资源进行相应的拓展'并按不同单元知识内容进行归类与打包'及时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课后按需自主选择学习'以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与课外延伸'培养了自学习惯和能力'进而也为教师减少了课后那些并非学生需要的'甚至是无效的辅导工作量。

微课的正能量作用助推了师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瓦房店市举办的两届电工技能竞赛中'由我指导的参赛团队均包揽个人竞赛成绩前五名和团体一等奖;在大连市首届电工电子技能大赛中'由我指导的参赛选手全部进入最后的第三轮决赛(这是所有参赛队伍中唯一的)'其中的一名学生取得首轮单项比赛第二名成绩。我先后获得五个省、国家级教学软件比赛一等奖及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去年还分别被评为大连市中职学校领军教师和辽宁省职业院校省级专业带头人。我坚信微课将为我们师生带来更多的收获与快乐。

[1]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何晓萍,蒋鑫.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

(责编张宇)

猜你喜欢
资源库电容器重难点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概述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