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3-14 00:25陈敏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730700
学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能力小学生

陈敏(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730700)

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陈敏(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730700)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之中'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做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对思维能力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获得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强化对于思维能力的认识

(一)数学思维能力是什么

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对数学思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数学对象。数学对象就是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变量关系或关系结构等。数学思维的研究对象就是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挖掘其内部的规律'并结合一般的思维规律对数学进行探索和认知的一种活动。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有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和实验'能够利用比较和猜想等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二是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推理;三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且要有逻辑性;四是要求学生对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对数学关系能够仔细辨明'思维品质要良好。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俗话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数学思维的培养放在首位。新课改也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生活'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长时间坚持'也是一项需要教师“授之以渔”的教育。它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启迪和指导'只有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才能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也能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以轻松的课堂氛围培养思维意识

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分析和吸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他们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就会得到有效激发'思维也会随之变得更加活跃。同时'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

(二)利用概念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

小学阶段所学的内容多为基础知识'对于这些概念、法则和定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加练习'夯实基础'因为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以基础知识为本的。我们要通过简单的知识来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但是'受年龄影响'小学生在理解概念、法则、定律等比较抽象的内容方面有着很大的难度。他们缺乏一定的学习与生活经验'抽象思维也不太发达'学习起来就会感觉非常吃力'有的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述的过程中融合反面质疑'并多为学生举一些与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相关的实例'多方面共同作用'将概念的教学充分扩展开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事物的本质'挖掘其中蕴藏的条件'并最终找到价值最大的因素。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通过技能训练使思维更具灵活性

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学生的思维是否灵活呢?首先'我们要观察学生是否能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对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能否通过多种方法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其次'要看学生能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生搬硬套'灵活运用知识。

1.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教师就要在算理教学方面多下工夫'让学生能够对规律性的知识有切实的理解'并牢固掌握计算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圈子。灵活运用知识的基础就是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步骤、过程或格式做出一些规定'但是'只要条件允许'就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能学得过于死板。当学习过“乘法交换律”后'有的学生会把乘数和被乘数交换位置'这样写也是被允许的。又如'当学生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只保留一些必需的运算过程'对于其他的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可以不用写'最后的结果正确即可。

2.在为学生设置练习题时'教师要适当地为他们准备一些普通习题的变式'或是能够激发他们逆向思考的题目'为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供有利的帮助。开放型的题目和一题多解的题目也可以适当渗透'这些题目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四)鼓励多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语言是学生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表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工具'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语言能力的发展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长足的进步'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了'也会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变得准确、周密而流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比较重视'但是对“说题”的培养却是少之又少。这种做法从实质上来讲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一种忽略。在这种情绪下'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也无法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被困在题海中'除了死记硬背'没有任何的变通'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印象就是机械记忆'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五)通过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形成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很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具有的独特的优势。

思维导图通常从一个主要的概念开始'随着个人思维的延伸'向周围发散为一个树状的结构'能同时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根据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能较快地理清思维的整个过程。从思维导图特点来看'既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图形'又可以理解为一种工具。首先'把它视为图形'主要是从思维导图呈现知识的形式来说'它把学生的思维方式用图形的方式组织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先前知识的刺激'更有利于他们之间对各自隐性知识的获得'对学习将有大的促进作用;把思维导图视为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自身的优点'来辅助我们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效地达成学习目的。

(六)完善学生的评价与反思过程

要想让学生的评价与反思意识得到培养'教师首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我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将错题记下来'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小本子'将自己曾经做错过的题目都记录在内。这还不够'学生还要在本子上详细分析一下自己犯错的原因'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这种反思方法能够避免学生重复犯同类的错误。并且'学生的再思考从思维培养的角度来说也有很大的益处'因为这是发散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发散思维能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思路与灵感。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关注小学生反思和评价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与生生评价'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适时的鼓励'使他们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积极地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责编赵建荣)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能力小学生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培养思维能力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