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厉史课堂更高效——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为例

2015-03-14 00:25张娜河北省大城县第一中学065900
学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三民主义孙中山历史

张娜(河北省大城县第一中学 065900)

让高中厉史课堂更高效——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为例

张娜(河北省大城县第一中学065900)

当前'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那么'如何让高中历史课堂更高效呢?下面'我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课为例进行说明。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堂导入的方法和形式很多'历史教师只有根据课题内容需要和结合学生实际巧妙设计导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时'我先展示了一组图片'内含孙中山照片、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辛丑条约、《民报》刊影等信息。同时'我有情感地朗诵了我自己撰写的导入词:“看残垣断壁、辛丑条约、民族危机'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啊!伟大的“中华民国”国父'你一世的辛劳'半生的奔走'为国家牺牲奋斗'虽万年壮志未酬'但英容永世长留。”然后'我接着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带着万般的感激和由衷的敬畏共同缅怀这位伟人。请问他是谁?提出了什么救国理论?”当时'全体学生在激情的氛围中将求知的目光顿时聚集在我的身上'让他们迅速转移了注意力并进入渴望求知的最佳状态。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也要注意课堂中每一个细节的把握;注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每一个学生'感染每一个学生,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因为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也是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的前提。只有教师将情感倾注于历史教学之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教师还要通过情感的沟通'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用肯定、欣赏的态度给学生做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敢于大胆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大大激发并强化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获得主动、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恰当设问,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强调:如果只是老师一味地讲'用最常规、最熟悉的教学方法讲知识'学生内容学完后只留下5%的知识量'学习效率也固然很低'所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就很必要'尤其是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学生在阅读、归纳信息、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获得知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递进层次的问题:(1)三民主义是何时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三民主义有哪三部分内容以及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2)同盟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它的纲领是什么?三民主义与十六字纲领是什么关系?(3)孙中山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并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新三民主义对三民主义有何突破?对于三个问题'前两个可以直接从教材中查找归纳'第三个问题只有在充分阅读课文'初步归纳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小组的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新旧三民主义的内涵和区别'最终实现突破本课难点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普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历史教学'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所涉及的人、物、事繁若星河'教师不可能在45分钟的课堂上把所有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也不利于学生的掌握。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只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把握。如果每一节课中'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自主学会解决一个问题'长期积累的不仅仅是对历史课堂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

三、及时归纳,引导学生梳理清晰的知识线条

一般来说'教学的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内容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如果学生不注重知识的上下贯通'很难找出浑然一体的历史发展轨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的前后关联'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链'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连贯性'积极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完成新三民主义教学内容后'我引导学生总结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发展轨迹'并共同找出三民主义的发展轨迹:萌芽于1894年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并成立了兴中会的活动中——提出于1905年同盟会成立和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阐述中——传播于1905到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中——实践于1911年武昌起义后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中——挫折于1912年到1919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系列斗争中——发展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先生修改了三民主义之中——再实践于1924年国民大革命活动中——再挫折于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之中。这样'学生学会了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思维学习历史'尤其懂得了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体系的重要性。

四、情感真挚,激发学生崇敬历史伟人的情怀

历史课有独特的人文资源'更能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教师影响下'学生不仅会热爱历史课堂'更会主动在课余时间拓展历史知识储备'形成自主学习历史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我播放了孙中山简介视频'介绍了他早年初步萌发改良祖国的愿望'然后从医救国和后来弃医从政救国'置身革命开展了一系列斗争'最后为革命捐躯。特别是'他在弥留之际还口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样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孙中山先生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以及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对学生进行了成长励志教育'使学生感到学习历史学有所获'开卷更有益。

(责编张翼翔)

猜你喜欢
三民主义孙中山历史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新历史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论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