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番茄—丝瓜高效栽培模式

2015-03-15 08:57张心宁刘敏谢艳梅孙超群胡正文王玲平惠琳王韦丽
长江蔬菜 2015年7期
关键词:吊蔓穗果丝瓜

张心宁 刘敏 谢艳梅 孙超群 胡正文 王玲平 惠琳 王韦丽

利用日光温室实施反季节栽培,实现了大量蔬菜周年上市供应,既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又增加了广大菜农的收益。日光温室一般用作越冬长季节栽培,但在睢宁县王集、双沟等镇,菜农通过生产实践,把日光温室全年栽培分作两茬,秋延茬栽番茄,早春茬栽丝瓜,这样减少了深冬为保温而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解决了越冬一大茬后期早衰、品质变差的问题,同时丰富了蔬菜品种。丝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优质蔬菜,早春茬丝瓜供应蔬菜“春缺”效益好,且管理简单,发展迅速,番茄产量156 t/hm2,丝瓜产量155 t/hm2,两茬合计纯收入270 000 元/hm2以上。

1 番茄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选用苏粉11,该品种由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选育,无限生长类型,第一花穗着生在第8~9 节位,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高圆形,粉红色,色泽均匀。单果质量200 g 左右,大果可达300 g,果肉厚,耐贮运,果实风味好,且高抗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TYLCV)、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抗叶霉病和枯萎病,适宜保护地栽培。

1.2 播种育苗

7 月中旬播种,采用基质穴盘育苗,培育适龄壮苗。种子用55℃温汤浸种25 min 或用高锰酸钾1 000 倍液浸种20 min 后,再用清水淘洗2 遍,沥去多余水分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种子1~2 次,经2~3 天,当多数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在播种前浇透苗床水,水渗后于苗床畦面喷洒一遍7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25%甲霜灵500 倍液,预防猝倒病发生。随后每孔点播1 粒已发芽的种子,然后覆盖1 cm 厚的基质。

1.3 苗床管理

高温季节育苗,要注意防雨、防暴晒、防病毒病、防徒长。播后需及时覆盖,中午阳光强烈时,加盖遮阳网;出苗后,要注意通风降温、排湿,使昼温20~25℃,夜温10~15℃,湿度不高于70%;定植前7~10天炼苗,加大通风量,控水降温。

1.4 定植

8 月中旬移栽。定植前高温闷棚,在整地之前施足基肥,尤其是有机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4 000~5 000 kg、磷钾肥40~50 kg,生物菌肥300 kg。选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起垄定植,行距1.3~1.4 m,株距0.4~0.5 m,每667 m2定植2 200 株左右。开沟浅栽,坐水稳苗,扶垄栽苗定植。

1.5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随即进行一遍中耕松土,把棚室温度调节为昼温25~30℃,夜温15~17℃,午间最高气温超过32℃即通风降温。

①缓苗后至第1 穗果膨大期管理 蹲苗,防止徒长,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调节好棚温和空气湿度,使棚内保持昼温20~25℃,夜温12~15℃。空气湿度白天60%~75%、夜间80%~85%。从第1 穗果开始膨大时施初果肥,重浇膨果水,一般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 kg,适当加入少量硝酸铵钙或生物肥。

②结果期管理 番茄坐果期间适宜温度为白天23~26℃,夜间14~17℃。8 月高温季节可于晴天中午覆盖遮阳网降温;9 月下旬后,晚上及时关闭放风口,以防果面及叶片结露,引起病害;10 月下旬,及时覆盖保温被,以防冻害。当棚温高于28℃时放风,特别是浇水后2~3 天,中午必须打开风口放风排湿,温度太低时,放风15~20 min 后及时关闭风口。浇水掌握“五浇五不浇”即晴天浇阴天不浇、上午浇下午不浇、浇温水不浇冷水、膜下浇暗水不浇明水、浇小水不浇大水,浇水后注意放风排湿。11 月中旬以后要加强光照管理,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张挂镀铝反光幕或把棚内墙面涂成白色,增加反射光照。阴雨天气,也要争取散光照和短时光照。每采收1 穗果,要结合浇水追施1 次速效肥,每次每667 m2冲施多元复合肥8~10 kg。

1.6 整枝吊蔓

要及时吊蔓、打杈,当植株长至25~30 cm 时开始吊蔓,侧枝长到6~8 cm 时打掉。待第一穗果长到鸡蛋大小时,可在其下留2 片叶,其余的叶片全部打掉。每穗果采摘完后,及时打掉下部叶片,以增加通透性,避免养分过度消耗,同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生长过程中,尽早摘除畸形花,并在坐果后疏去多余、畸形以及太小的果实和同一花穗上的剩余花蕾,每穗留果4~5 个。

1.7 病虫害防治

番茄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灰霉病、叶霉病等;虫害主要为烟粉虱。番茄病虫害需综合防治,加强通风,及时排湿,控制湿度低于75%;在棚室所有通风口处设置40 目防虫网,可防止蚜虫、烟粉虱等害虫迁入棚内直接为害和传播病毒;同时利用害虫的趋性,在棚室内每667 m2悬挂黄板30~40 张进行诱杀;化学防治优先选用烟雾剂、粉尘剂,以减少因喷雾而导致的棚内湿度增加;真菌性病害可选用甲霜灵、百菌清等进行防治,烟粉虱可用吡蚜酮、阿维菌素等防治。

1.8 采收

一般番茄开花后50~60 天成熟,果实成熟时注意适时采收,采收时要保护好花萼和花柄,后期加强防寒保温。生产无公害蔬菜,杜绝使用乙烯利催熟。

2 丝瓜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丝瓜分为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根据我地居民消费习惯,选用江蔬1 号长棒状普通丝瓜品种。

2.2 播种育苗

在日光温室中育苗,深冬时利用电热线进行加温。播种宜在12 月底至翌年1 月上旬进行,播种前要整平苗床,铺平电热线,装好穴盘。播种前还需浸种催芽,先将种子晒2~3 天,再用55℃温水烫10 min,常温浸泡6~8 h,然后放入30℃恒温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后及时覆盖地膜保温。

2.3 苗床管理

出苗前,苗床膜内温度以25~30℃为宜,经浸种催芽的种子2~3 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前期因气温低、苗龄小,应以保暖防冻为主,夜间用小拱棚、无纺布或草苫保温,中午揭开覆盖物见光防止徒长;中后期随着气温升高,苗龄增大,见光时间逐渐延长,移栽前2~3 天可不盖膜,进行通风炼苗。

2.4 定植

一般选择冷尾暖头的天气,待苗长至2 叶1 心时即可移栽。整地前要施足基肥,一般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 kg、三元复合肥40~50 kg,可地面撒施与沟施相结合,施肥后灌水造墒,然后深翻整地。部分底肥可在起垄时先开沟集中施入垄下,南北向起垄,高垄双行栽培。为提高丝瓜的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采取密植栽培,行距1.3~1.4 m,株距0.2 m,每667 m2定植3 200 株左右。定植后进行地膜覆盖,打孔引苗。

2.5 整枝吊蔓

蔓长30 cm 以上即可吊蔓,结合吊蔓把茎卷须、以及第1 朵雌花以下的侧枝去掉,结瓜之前一般不留侧枝,以免消耗养分。在棚室密植栽培条件下,丝瓜的整枝与露地栽培有很大差异,棚内栽培密度大,吊蔓生长,每株丝瓜同时只留1~2 条瓜,采摘1 条再留下1 条,一般主茎出现雌花后打顶。当侧枝抽出并出现雌花结瓜时,瓜后留1 片叶打顶。随着茎蔓伸长,可不断将茎蔓下落,对下部的叶片只要不是病叶或黄叶,可保留不动,黄叶、病叶要及时打掉。

2.6 温度管理

前期注意保温,后期注意通风降温。白天棚温一般保持25~30℃,如高于32℃适当放风,夜温15~18℃。

2.7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为霜霉病、病毒病及白粉病等,虫害主要为蚜虫、白粉虱等。病害主要以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如适当配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时打掉老、病叶,保持田间通风透光,病害初现时,及时摘除病叶,以减少病菌扩展;药剂可选用甲霜灵、百菌清等,每隔7 天1 次,连防1~2 次。蚜虫和白粉虱主要用黄板诱杀,以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药剂可用吡蚜酮。

2.8 采收

由于丝瓜的纤维化进程比较快,必须及时采收,一般情况下丝瓜从授粉到采摘需7~8 天。采收时瓜皮略有光泽,手捏略有紧实感,一般在瓜条变硬、果实茸毛变少、瓜柄微转黄时采收。若采收过早,产量降低;采收过晚纤维老化,品质下降,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同时也影响后期结瓜。进入盛瓜期后,一般每2 天可采收1 次。采收时,用剪刀从果柄上部剪下,避免损伤茎蔓,影响产量。

[1]陈建全,王庆福,曹淑芹,等.鲁西北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07(4):49-50.

[2]刁阳隆,陈正龙,宋波,等.早春大棚丝瓜栽培新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172-173.

猜你喜欢
吊蔓穗果丝瓜
设施番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丝瓜
夏季佳蔬——丝瓜
狡猾的丝瓜
圣女果如何科学施肥
哈尔滨地区大棚礼品型西瓜春季吊蔓密植栽培技术
丝瓜娃
番茄整枝有技巧
早春保护地小西瓜吊蔓栽培技术
葡萄新梢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