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弄堂搞战备,男女老少做砖坯

2015-03-15 01:29杨定青
生命与灾害 2015年2期
关键词:砖坯条条挖洞

条条弄堂搞战备,男女老少做砖坯

“珍宝岛事件”对于80、90后的年轻一代或许只是在历史书中出现的众多历史名词中的一个,不具任何现实意义。可要谈及由此次事件引发的一场全国性的“深挖洞”运动,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记忆犹新,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珍宝岛枪炮停息不到一月,1969年4月1日中共“九大”上,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提出的“要准备打仗”,成为“九大”政治报告一项重要内容。稍后,全国性的挖防空洞和加紧三线建设的许多备战工作开始了。

当年,《华盛顿明星报》报道:《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与此同时,我国成立周恩来总理为组长的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随后,上海市人民防空委员会改为上海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组长是市革委会主任张春桥。27日,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全国人民防空工作的报告》,下达《“八二八”命令》。10月17日,上海传达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的动员令:“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鲍文安是一家中学的退休教师,那时防敌人空袭的气氛,他还记忆犹新。“我们宿舍里面的门窗玻璃,包括教室的门窗玻璃,全部贴成米字格的纸条。那时候还没有玻璃胶,如果按现在来说,肯定是用玻璃胶,当时就是用那个比较好的纸,粘起来贴那个米字形。”

由于当时即便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可利用的防空设施也极为有限,容纳不了多少人,于是各企事业单位、街道居委会广泛出动,寻觅房前屋后的各种空地、荒地,包括院落、操场、绿地,甚至天井、过道等,开挖战时防空壕和掩体。一场浩浩荡荡的“挖地”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王宝生现年64岁,退休职工。“当时我还是个中学生。”说到那场席卷全国的“挖地”运动,他记得当时的上海形成了“条条弄堂搞战备,男女老少做砖坯”的热烈景象。

“那个时候就感觉好像蛮紧张的,为什么道理呢?每家人家大概做30块,当时居委会会把烂泥用黄鱼车送到我们弄堂里来,送到弄堂里来了以后一个家庭为一个单位,就是必须要完成30块砖头。”

李怡琴现年58岁,退休职工。当时每家每户做砖坯紧张忙碌的情形在她的回忆中也得到了印证,“年纪大的人呢,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不过在她的记忆中对当时的忙碌又有一番不同的注解,“但是我们小的呢就是觉得老开心的。每天做很多。搬过去搬过来,搬过去搬过来。一块块砖头都做好叠起来,到时候再去交掉,几零几,几零几交掉,几零几,几零几交掉,就是这样子的。”

时光流逝,不安定的生活已经烟消云散,人们已经习惯把和平当作最好的掩体,回顾当年火红的生活,更多人心中珍藏的是那一段峥嵘岁月中抹不去的记忆,而与“深挖洞”有关的日子,更像一首抒情诗。

(本文由杨定青整理)

猜你喜欢
砖坯条条挖洞
挖洞越狱
人类挖洞太疯狂
挖洞
砖坯
条条管线连北京
砖坯
砖坯
杨枊杨柳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