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2015-03-15 06:47姜波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5期
关键词:麻疹病毒麻疹灵敏度

姜波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化验室,哈尔滨 150001)



·临床研究·

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姜波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化验室,哈尔滨 150001)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疑似麻疹病例血清238份,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血清1份,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分别采用常规温育法(常规法)和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法(加速法)进行麻疹病毒IgM抗体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在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的重复性、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加速法的变异系数(CV)为2.86%~9.52%,灵敏度为97.40%,特异度为100.00%,均符合试剂盒标准;且加速法和常规法对麻疹病毒IgM的定量检测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 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试剂盒要求,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酶联免疫反应; 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 麻疹病毒; IgM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呼吸道其他症状和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目前最常用于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但整个检测过程需耗时3 h。国内已有报道,ELISA加速仪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中可以有效缩短检测时间。本研究将ELISA加速仪用于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以探讨其在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中的作用。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3年6~12月本院儿科疑似麻疹病例血清238份,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血清1份(由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1.2 仪器与试剂 ELISA加速仪(四川诺亚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型号:NY/MMJ)、酶标仪(奥地利安图斯)、37 ℃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全自动立式洗板机(郑州基波新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购自珠海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检测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及仪器与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常规温育法(简称常规法),37 ℃恒温箱第1步孵育60 min、第2步孵育60 min,显色30 min;而使用ELISA加速仪(简称加速法),第1步孵育30 min、第2步孵育30 min,显色15 min,其余步骤及操作完全一致。所有标本均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1.3.2 重复性试验 将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血清倍比稀释,使用同一批号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分别用加速法和常规法对样本进行检测,每份样本检测20次。

1.3.3 相关性分析 在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中随机抽取56份标本,分别用常规法和加速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 重复性试验结果 经倍比稀释的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血清分别采用加速法和常规法进行检测,定性结果相同;在各不同稀释倍数下,两种方法所测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的样本/临床值比值(S/CO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15%,符合试剂盒的规定。见表1。

表1 不同稀释倍数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血清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

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2.2 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加速法和常规法对麻疹病毒IgM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1.016X-0.11,P<0.05)。见图1。

图1 两种方法检测麻疹病毒IgM相关性分析

2.3 灵敏度和特异度 经参考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疑似麻疹患者的238份血清中,192份为阳性,列为实验组;46份为阴性,列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法和加速法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加速法和常规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7.40%、96.35%,两种方法的特异度均为100.00%,两种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与特异度

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3 讨 论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约有4 400万麻疹患者,并有100万儿童死于麻疹。1954年Enders与Peebles应用人胚肾细胞培养麻疹病毒获得成功之后,多位学者开始研制麻疹疫苗以控制麻疹的传染[3]。我国于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可靠地保护了绝大多数9~12个月乃至年龄更大的儿童[4]。然而,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接触野毒株的机会少,体内抗体水平逐年减少,最终可导致不能完全抵御麻疹病毒的侵袭,出现不典型的临床表现[5]。于是有效的检测方法对麻疹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麻疹病毒检测的最直接方法是病毒分离,然而其操作过于复杂,且对标本有严格的要求,难以在医院大面积地推广。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麻疹病毒核酸的方法也开始运用于实验室诊断,但是多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麻疹病毒RNA时有一定的概率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6],且成本较高。目前,临床主要应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麻疹特异性抗体IgM,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但患者血清IgM的阳性率与取血时间有关[7]。一般患者在出现皮疹后3 d至4周内取血,麻疹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阳性率达最高。

ELISA加速仪是基于传统的孵育方法设计出来的。它综合采用了先进的正温度系数(PTC)热敏陶瓷加热热风恒温技术,利用高频电磁波对生物分子的生化作用补充能量,并将反应试剂进行内置振荡,从而稳定地加速了反应过程并减少了人工操作程序和时间。常规ELISA因简单、易于操作、且准确度高而备受青睐,然而其耗时过长。ELISA加速仪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陷[8],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将整个实验时间约缩短了一半,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重复性方面,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麻疹病毒IgM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P<0.05);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加速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40%、100.00%,常规法分别为96.35%和100.00%,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加速法对麻疹病毒IgM进行检测不会影响检测结果,同时可以减少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综上所述,将ELISA加速仪运用于麻疹病毒IgM的检测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同时可以大幅度地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逯光文,高福,严景华.麻疹病毒受体与病毒侵入[J].生物工程学报,2013,29(1):1-9.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30-631.

[3]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Global control and regional elimination of measles,2000-2011[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13,62(2):27-31.

[4]Himan AR.中国麻疹控制策略的建议[J].中国计划免疫,2002,8(2):111-115.

[5]Martin DB,Weiner LB,Nieburg PI,et al.Atypical measle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J].Ann Intern Med,1979,90(6):877-881.

[6]杨贵清,卓菲,刘卫民,等.基于M基因构建的麻疹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 (8):1843-1847.

[7]李轶平.麻疹病毒检测技术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6):1587-1588.

[8]耿珍,刘铭.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巨细胞病毒IgG 抗体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5):340-342.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5.044

A

1672-9455(2015)05-0684-02

2014-09-16

2014-11-28)

猜你喜欢
麻疹病毒麻疹灵敏度
2013-2016 年江西省麻疹病毒分离株H基因特征分析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麻疹病毒流行株血凝素基因的变异及抗原性变异研究
CD46、Nectin-4在麻疹病毒感染人肺泡上皮细胞中的作用①
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
穿甲爆破弹引信对薄弱目标的灵敏度分析
Trouble in Disneyland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麻疹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金塔县控制、消除麻疹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