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拉:谁是中国手机厂商出海的好朋友

2015-03-16 06:40右舍
通信世界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三星厂商小米

本刊记者 | 右舍

亚非拉:谁是中国手机厂商出海的好朋友

本刊记者 | 右舍

由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进军海外市场成为中国手机厂商的必然选择,但鉴于海外发达市场同样增速放缓且竞争激烈,新兴市场的亚非拉成为国内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

当中国手机市场呈现增速减缓之时,中国主流手机厂商纷纷选择以亚非拉为主的新兴市场作为进军海外市场的突破口。那么这些市场有何特点?国内手机厂商在这些市场进展如何?又面临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掘金中东和非洲 价格战依旧

2014年IDC发布了中东和非洲地区手机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数据:与2013年同期相比,包括智能手机和功能机在内,该地区手机市场整体销量增长了近27%,其中智能手机占销量的40%左右,而在发达的区域,这一数据更是一路走高至80%。

“在中东国家,智能手机渗透率快速增长的因素包括,不断完善的电信基础设施可提供更好的数据覆盖,以及许多中东国家的数据方案成本不断下降。智能手机最大的增长来自于此前受管制市场的电信运营商开始向用户提供后付费定制手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开始转向这种模式,智能手机的销量将有更大的提升。2014年,中国和本地品牌占中东和非洲智能手机发货量的约10%。预计到2015年底,这一数字将增长一倍。”IDC相关分析师告诉记者。

为此,联想、华为等中国手机厂商纷纷发力中东和非洲市场,特别是在非洲。此外,中兴、小米去年在其它地区都实现了显著的增长,目前也已经把目光瞄向了中东市场。例如在2014年前9个月,中兴智能手机在非洲的发货量同比增长了1500%。为此,IDC预计,与在其它地区的表现一样,上述手机厂商将强力进入中东市场,给市场带来重大改变。另外,OPPO等其他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也于近期进入了中东非洲市场。所有这些中国品牌必将分掉现有玩家的份额,提高中国智能手机的影响力。

“非洲市场成为除中国外的第二大市场原因有几方面:一方面非洲地区本身受制于经济因素,手机产业链以及配套缺失,不像其他地区拥有当地较强的手机品牌集群;另一方面,非洲地区居民对中国品牌的印象较好,中国手机往往在质量上可以得到保证;最后一点,非洲市场主要以开放市场为主导,运营商相对比较弱势,这也使得那些自己做渠道、做品牌的手机厂商有较大的发挥空间。”某业内分析师告诉记者。

不容忽视的是,中东和非洲的本地品牌也在加快发展,特别是在土耳其和巴基斯坦,GeneralMobile和QMobile已经占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在非洲,本地品牌Techno在整个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达8%,2014年第三季度的发货量同比增长了269%。像Techno这样的非洲品牌开始更多出现。而上述厂商取得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极具侵略性的价格策略。

IDC数据显示,去年价格低于150美元的手机占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40%,而2013年同期仅为20%。IDC预计,2015年中东非洲所有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还将下降近10%。为此,新的厂商只有通过新的销售策略来降低成本、承受价格下跌。而新进入的中兴、小米等许多品牌正利用互联网直接向用户销售,而没有采用传统实体店的方式进行分拨和零售,成本的节省可以维持更便宜的手机价格。

拉美市场竞争激烈 建厂布局为主

除了中东和非洲市场外,IDC公司统计显示,2014年,属于拉美的巴西、墨西哥、智利和阿根廷4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占该地区总量的80%左右。这4个国家各自的出货量比例分别为巴西38%、墨西哥25%、智利9%和阿根廷8%。为此,拉美地区2014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至1.219亿部,较2013年同比大增28%。

另一方面,功能手机(传统手机)的出货量大降31%至6340万部,主要是受消费者升级至智能手机影响,而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15年,预计届时功能手机出货量会再降20%,至5090万部。与2013年相比,2014年的手机出货总量下降1.2%至1.853亿部,主要是受功能手机出货量下滑拖累。而到了2015年,受智能手机需求强劲带动,这一数字将上升至1.916亿部。

“拉丁美洲的手机行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方面是来自于传统国际品牌的竞争,如三星、苹果、LG等;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大量的本土品牌,他们的产品也非常具有竞争力。其次,与印度市场类似,拉丁美洲是一个价格驱动的市场,消费者比较青睐物美价廉的产品。最后,拉丁美洲市场对终端厂商来说,存在很多的制约条件,而且每个国家的要求都不一样。”某手机厂商相关负责人如此总结拉美手机市场的特点。

目前在拉美市场,中国的华为和TCL占据较大优势。例如去年,华为在拉美智能手机市场达到了同比300%多的增长,而TCL则借助之前并购的阿尔卡特手机在拉美市场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沼气燃烧能源转化率高、操作简单、技术成熟,目前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焦油附着在炉体及管道内,炉内的焦油清除相对容易,但输气管道被焦油堵塞后无法疏通,导致送气不畅,并造成安全隐患。燃气热值低,热能利用效率低,前期投入资金短期很难回收,气体成本较高,农户难以承受。所以研发沼气新工艺和新装置是克服环境参数和过程因素最主要的手段[49-50]。

除华为和TCL之外,小米将在巴西生产手机的消息传出6个月之后,近日终于有了最新的进展。据相关报道,小米已经与制造商富士康签订合同,将在巴西圣保罗建立手机生产工厂。对此,小米全球副总裁Hugo Barra表示:“我们以难以置信的低价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所以,在这些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地区,我们会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Hugo Barra还表示,小米旗下的入门级智能机红米2将于近期在巴西发布,售价为160美元。此外,他还补充道,巴西仅是小米开启拉丁美洲市场的第一个阶段,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则是小米下一步扩展的目标。近期有消息称索尼和HTC也将在印度建厂生产智能手机,而随着小米在巴西建厂,预期在发展中国家建厂生产手机将成为未来一种流行趋势,或许后续还会有更多中国厂商加入。

印度潜力最大需直面三星和本土厂商竞争

如果说上述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潜力巨大而让中国厂商趋之若鹜,那么身处亚洲的印度市场更是如此。

众所周知,目前印度市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整个国家约12.5亿左右的人口中,只有1.1亿~1.2亿人使用智能手机。不过,预计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将发生重大变化。正是由于印度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全世界没有一家硬件或软件厂商选择无视巨大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印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18亿部,但是在 2017年之前,也就是未来一两年内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1.74亿部。分析师认为,印度智能手机的销量上升趋势不可避免,很多印度当地的智能手机厂商将成为推动者,如现在印度比较有名的厂商 Micromax,针对印度人打造了很多经济实惠的移动设备,而且相比很多以廉价机进军印度市场的国外厂商,在定价方面更具吸引力。

“印度消费水平不高,普遍关注高性价比手机。虽然中国人对价格十分敏感,但是与印度人相比还稍逊一筹,可见印度人对高性价比的追求比中国人更强烈,印度人总是希望用合理的价格买到更满意的产品。印度市场崛起的本地手机品牌Micromax正是依靠推出低价手机赢得市场,其推出的A62智能手机手机只要70美元,因此成立才两年就达到了年出货量1000万部,直追印度智能手机市场老大三星。”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提及中国厂商进军印度市场,据IDC报告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的小米手机挤进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前五位,小米公司正在努力拓展印度市场,它擅长以低价快速占领市场。不到半年,同样来自中国的新兴手机公司奇酷加入战局,旗下的大神手机在中国宣布大幅降价(仅售65美元)战胜小米后,6月在印度掀起“腥风血雨”,目前已经超过小米,成为新的销量冠军。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中兴、华为等大批中国手机厂商正在对印度市场虎视眈眈且已经开始发力。

例如华为今年3月就将荣耀旗下的两款“爆款”产品荣耀6Plus、畅玩4X引入印度市场,售价分别是26499、10499卢比,折合人民币分别约2649元、1048元。旗舰机型加上颇具吸引力的价格,以及印度头号男星阿布舍克·巴强的助阵,迅速引发印度媒体及网友们的热切关注,从印度市场反馈看,这堪称是印度在2015年最具引爆力的两款机型。据悉,这是荣耀发力印度市场的重要一步,2015年荣耀在印度的目标销量要增长7倍,并成为印度第一互联网手机品牌。而荣耀6Plus、畅玩4X两大“爆款”作为先行军,将一举引爆印度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销售手机之外,华为已经取得了印度政府的一项关键生产许可,该批文内容涉及准许华为在印度开展手持设备制造业务,从而为华为成为首个在印生产手持设备的中国公司铺平了道路。

“在印度本土建厂的华为将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在印度本土建厂也可以减少出口关税。”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除华为之外,作为国内的手机同行,小米也已经通过和富士康印度工厂的合作,实现了批量组装;一加也曾经透露过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的想法;OPPO也开始在今年1月进入印度并准备在8月建立组装厂。

面对上述中国厂商的猛攻,三星也计划下一季度在印度推出多款中端智能手机,以抵御来自印度本土和中国厂商的挑战。据称,三星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在印度推出10款智能手机,这些智能手机的价格均位于9000卢比至18000卢比(约合人民币880元至1760元)之间。目前,三星正与印度手机厂商Micromax、联想和小米等激烈争夺印度中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据研究公司的数据,2014年,激烈竞争导致了三星在印度中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下滑,而这一市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过去几个季度,三星在印度推出的中端智能手机大部分是旧机型的变种,如Galaxy Grand和Galaxy Core,它们未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面对这种情况,去年12月上任的三星印度分公司总裁HyunChil Hong制定了新战略。在三星印度分公司,其70%的营收来自智能手机。

据印度市场研究公司CMR India的数据,2014年,三星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下滑至23.7%,低于上一年的43.2%,同期印度本土手机厂商Micromax、Karbonn和Intex的市场份额实现了增长。不过,CMR India表示,在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的市场份额反弹至27.9%,主要受益于其在入门级和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良好表现;同期,Micromax以16.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分析师和零售商表示,这两家智能手机制造商不仅相互之间,同时也与中国品牌进行激烈竞争。

“尽管印度市场较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潜力更大,但由于三星和印度本土厂商的实力也很强,所以其竞争激烈程度要远大于上述市场,还有就是此前小米因专利诉讼在印度手机市场的暂时遭禁,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专利也是中国厂商角逐印度市场的最大壁垒之一。”某业内分析师如此总结中国厂商进军印度市场的挑战。

猜你喜欢
三星厂商小米
传递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 5G
“三星”惊现
杜小米的夏天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懒洋洋的兔小米
V—NAND闪存NVMe固态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小米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