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非遗集锦

2015-03-17 08:10文·图/易
中国西部 2015年31期
关键词:藏历若尔盖悲歌

文·图/易 生

若尔盖非遗集锦

文·图/易 生

位于川西北的若尔盖,历史悠久、文化多元。

这里不仅有绝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西北藏族山歌(国家级非遗)

在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朗大方的藏族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独具特色民间歌谣,并传承下来,形成了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藏区不论农区还是牧区,牧区有牧歌、割草歌、挤奶歌、赶毡歌,农区有割麦歌、背柴歌、锄草歌、打墙歌、耕地歌,总之情歌、悲歌、祈祷歌、祝贺歌、酒歌,应有尽有。

劳动歌(藏语译音:波拉)即号子,这种劳动号子多数以衬词为主,掺合简要的词汇或者以经文代词。曲调高亢,节奏明朗。由于它短小易记,在众多人的合唱、对唱时似流水逐浪,一浪又一浪,此起彼伏。也因工种不同而流传着不同形式的劳动歌。

酒歌(藏语译音:羌楼)也被称作颂歌或祝词。酒歌不一定是喝酒就唱歌。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仪式里,如筑墙完工、新房落成、节日到来、婚礼宴会时,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或全寨男女老少会聚在房院里、帐篷中引亢高歌。酒歌歌词十分讲究,不带色情,舒缓悠扬。

情歌(藏语译音:卡黑)是藏族民间歌谣的重要部分。歌词以四句三段式固定,讲究比喻恰当、含蓄动人。前两段以物喻物,后一段以物喻人。开头常以啊诺、啊西作引子。情歌曲调流畅、词汇生动、富于激情,别具特色。

悲歌(藏语译音:蒙楼)只叙述男女婚恋的悲惨遭遇,实际是苦歌。曲调简洁短小,反复诵唱、直到叙事完毕。藏族人民不公开演唱悲歌,是因为人们追求的是吉祥和幸福,把痛苦常挂嘴边是无能的表现。正因为这样,悲歌很少。

金冠舞(省级非遗)

“夺戒菩尔蹡”,即金刚橛法舞,俗称“色尔蹡”金冠舞,是一项留存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求吉寺的经典法舞。

“夺戒菩尔蹡”是综合多种艺术,独具特色的法舞。“夺戒菩尔蹡”源于萨迦寺“普尔蹡”,又借鉴了求吉寺原有“仁切”法舞的场景布局、器乐奏法、表演风格等。全舞分为上、下事两部,殿内外舞,4部52节。该法舞既保持了法舞的庄严凝重,又增添了适应世俗观赏视角的内容形式,在众多法舞中独树一帜。

保护传承“夺戒菩尔蹡”,对研究法舞文化历史、文化融合、文化教育思想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藏历新年(州级非遗)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安多藏语叫“洛萨儿”。藏历新年活动是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持续十五天。因为藏族全民信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度炯节(县级非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最偏远的藏族村寨——龙哇寨,用最传统的方式欢度度炯节。度炯即驱邪、避瘟、驱毒之意,和内地的端午节一样,都是通过熬制中药进行熏蒸、洗浴的方式驱邪、除病。度炯节融入藏传佛教的教义、百姓的信仰以及藏药的配方,几百年来依然延续祖辈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财富来满足百姓的需求。2013年,度炯节被列入县级非遗项目。

(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艳梅)

猜你喜欢
藏历若尔盖悲歌
千古悲歌霸王祠
近3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西藏广播电视台2021年春节藏历新年联欢晚会精彩节目掠影
畅游南极之海豹的悲歌
绿龟
在若尔盖草原(外一首〕
海豹的悲歌
过藏历新年 游拉萨名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