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话语的缓和策略的人际功能探究

2015-03-17 14:40吉锡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面子人际负面

吉锡媛

(曲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冲突话语的缓和策略的人际功能探究

吉锡媛

(曲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冲突话语是一种常见却又相当复杂的动态语言现象,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但冲突话语缓和策略的研究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语用阐释。本研究主要以汉语官场小说中的缓和人际冲突的策略为分析对象,探析话语冲突引发后的缓和策略的使用,揭示缓和人际冲突策略的人际功能。

人际冲突;缓和策略;人际功能;和谐取向

冲突与缓和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两种现象。近年来,有关冲突话语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遗憾的是,这些研究都只是针对冲突话语本身,而对冲突话语的后续缓和话语,即冲突话语引发后,交际者是如何采用语言手段来缓解对立情绪,弱化言辞对抗,并最终实现话语缓和及人际和谐的,鲜有涉及。为此,本文以冲突话语的后续话语为研究对象,主要以部分汉语官场小说中的会话为语料进行定性研究,旨在对缓和冲突的语言现象进行一定的归纳说明,以期对现有研究做出补充,使交际者了解如何有效地缓解、消除话语冲突,进而促进人际和谐。

就人际冲突的缓和策略的语用理据,我们认为Spencer-Oatey (2000)提出的“和谐取向”( rapport orientation)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语言交际中存在人际关系制约下的两大和谐取向:一是和谐——提升取向(rapport-enhancement orientation):就是加强或提升人际和谐关系的愿望,只要说话人具有这种愿望,人际之间的和谐就能得到提升或构建更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该取向支配下,说话人会通过话语选择来提升人际关系。二是和谐——维护取向(rapport-maintenance orientation):就是维护或保护人际和谐关系的愿望,说话人希望维护现有的人际关系。因此在该取向的支配下,说话人也会通过话语选择来应对面子威胁性言语行为,用以降低特定话语的负面影响。

本文中缓和策略的人际功能是交际者试图或成功地通过缓和策略来对人际关系产生的一种影响;这些人际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是缓和策略同语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使得交际者可以对交际事件的发展做出动态的贡献。根据缓和策略可能对人际关系产生的影响,我们将缓和策略的人际功能归为了两类。

一、缓解人际冲突功能

1.减弱对对方面子或身份的攻击

李成团和冉永平(2011)指出,通过不同的语言手段来缓和冲突能够减弱对对方面子或身份的攻击。我们发现,那些用于冲突回应以后,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之前的冲突和由冲突带来的言谈或人际紧张的语言策略,也能实现减弱对对方面子或身份的攻击的功能。这些策略主要有,提供理由或解释,表示无心之失,承认错误或不足,以及表示认可或接受等。例如:

01 周安邦:“……我只问你这件事还能不能通融?”

02 陈志高:“周书记,这件事我确实很为难。袁丽以前很霸道,大家都看着呢。”

03 周安邦:“她以前很霸道,那你以前怎么不处理她?大家都看着,哪个大家?哪个家里也出了袁丽家这样的变故……”

04 陈志高:“周书记您别发火好吗?我刚才只是向您反应具体情况,当然您的指示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的…”

05周安邦缓和了口气……

(贾国建 《新官上任》)

本例中,周希望陈能卖他一个面子,结果却遭到了拒绝(04),使周觉得自己的面子和权势地位都受到了挑战,因此对陈进行了训斥。面对冲突话语,陈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在权势地位高的人的面前是不合时宜的,为此他采取了缓和策略来化解两人之间的冲突,以便他和周的关系能得到维系,不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合作。陈采用的其中一种缓和策略便是表示认可或接受,暗示了他对周的妥协,这种策略,通过损害他自己的负面面子,减弱了他们之间的拒绝行为对周的面子和身份的威胁,进而缓解了周的怒气,化解了两人之间的冲突。

2.提供协商或解决冲突的机会

这种功能可以由提出解决之道这一策略和其他一些针对负面情绪或言谈紧张的策略如称赞对方,压制冲突性话语,隐含道歉的劝阻等实现。通过这些策略的使用,说话人可以提供脱离当前尴尬境地的方法,或者使交际者的负面情绪和当前的言谈紧张得到缓解,从而使交际得以继续进行,为交际者提供协商或解决当前冲突的一个机会。例如:

01 “陈校长,你好好做一做大家的工作……”

02 “这不是做工作的事,你亲自去看看……”

03 赵荣:“我去,那还要你这个校长干什么!”

04 陈蕊:“我要能解决,还用得着来求你吗?”

05 赵荣语气和缓下来:“陈校长,这么着,过两天我们专门找个时间,好好谈谈。”

(郭放,张正军 《政协主席》)

本例中,赵是区管委会主任,负责本区的教育文化等各项公共事业,陈是该区一所小学的校长。两人就是否尽快解决学生上课地点问题产生了冲突。经过几轮冲突话语以后,赵意识到自己其实属于理亏的一方,因此便采用了提出解决之道这一缓和策略来应对两人之间的冲突。这一策略的使用提供了交际双方一个协商和解决当前冲突的途径,因而使冲突得以暂时缓和。

3.实施劝说

冲突话语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都源于交际双方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不同看法或理解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是缓解冲突的一种途径。当交际者使用提供理由或解释策略来应对当前冲突时,他或她希望可以藉此来达到消除误解,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寻求赞同并最终达到实施劝说的目的。这种策略的使用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的策略如表示否认,提供解决之道等。通过这种缓和策略的使用,交际双方可以在某一点上达成一致,从而达到缓和或解决冲突的目的。例如:

01 马达:“…白原崴五毒俱全,吃喝嫖赌啥都干……”

02 赵安邦:“就算白原崴吃喝嫖赌,可人家一千万起家,十几年搞出了个几百亿元资产的国际集团公司!你马达清廉正派,在文山搞出啥名堂了?啊!”

03 马达:“赵省长,那……那就不要清廉正派了?文山经济上不去,能……能怪我一人吗?”

04 赵安邦:“马达,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一直认为,你本质上是个很不错的同志,可是不太适合搞企业,做经济工作!……老马,你想干事的主观愿望还是好的,省委会给你个合适的安排!”

(周梅森《我主沉浮》)

本例中,赵和马就白和马的生活作风和工作能力进行了争辩,之后赵又感觉自己有些过分,因此采用了一些缓和策略来实施劝说,进而缓解冲突。首先,他否认了搞好经济比清廉正派更为重要;其次,他对自己拒绝马担任总经理的做法进行了解释,说明对马还是认可的,对马的安排也是出于具体考虑;最后,他提出了解决马的工作的另外的途径。通过这些缓和策略的使用,赵试图劝说马放弃做企业总经理的想法,从而达到平息两人之间的冲突的目的。

二、恢复或提升人际关系

冉永平(2010)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当冲突话语得到缓和或解决以后,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恢复甚至提升。我们认为,这种结果能够出现的原因有如下两个:一方面,交际双方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彼此的理解从而提升两人间的情谊;另一方面,通过缓和策略的使用,交际者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或安慰从而双方的心理距离变得更近。

1.凸显尊敬

Brown & Levinson (1987)认为,每个人都有希望别人肯定的正面面子和不愿别人强加的负面面子。冲突话语对交际双方的面子都造成了威胁, 而凸显尊敬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对方的正面面子,有利于冲突的平息。我们发现,一些缓和策略如承诺或保证,承认不足或错误,表示同意或接受等,可以用来凸显尊敬,恢复交际双方的关系。例如:

01 花建设脸一拉:“全友,我这次是专门为你来的,调你到县上去享福哩!”

02 刘全友:“花县长,这……这我的事,县上还真研究了?”

03 花建设:“你想得美!太平镇的班子建立才一年多,你当镇长的就想溜?什么意思?

是我这个老领导对不起你?还是组织上对不起你?”

04 刘全友:“花县长,你看你说的,你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个打好基础,怎么会对不起我呢?我……我还能往哪溜呀?老领导,你可千万别误会……”

(周梅森《至高利益》)

本例中,花对于刘想要调离所在镇的做法很不满意,因此在03中对刘的行为表示了批评,引发了话语冲突。冲突话语引发后,刘试图通过缓和策略来平息冲突,挽回两人之间的关系。首先,刘对花的工作能力进行了肯定和赞扬,并同时对引发冲突的花的理解进行了否认,两者都表明了刘对花的能力和意见的高度尊重,凸显了对花的尊重。通过这些缓和策略的使用,刘成功地缓和了两人之间的冲突,消除了由冲突带来的两人之间的不愉快,从而使他们的人际关系得到了恢复。

2.增进感情

“增进感情”这一功能指的是说话人试图在他和听话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亲近或亲密的关系。一般来讲,不赞同,不满意或者批评等言语行为可能太过无礼或者冒犯,使得对方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自然会受到损害。因此,交际者会使用一些缓和策略来安抚对方,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从而恢复甚至提升两人之间的关系。例如:

01 林书记:“……黄代市长,别人就不能向我这个市委书记报告一点你的情况?你就不需要接受一点别人的监督?”

02 黄江北:“可以报告,我也需要接受监督,但是采用这种方式……”

03 林书记:“什么方式?我们到底怎么你了,黄代市长?”

04 黄江北一时语塞。

05 林书记缓和下口气说道:“……这件事都是我让小高这么办的,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你在这个市长的位置上干得更稳当些,能不出或少出点大的纰漏。江北啊,章台的情况比你能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你又初来乍到,我一直担心你年轻气盛,操之过急,树敌太多,反而做不成事…

(陆天明《苍天在上》)

在本例中,黄和林就黄应不应该受监督这一问题产生了冲突,并对此进行了争论。在03中,林通过质问的方式对黄进行了反驳,使得交际暂时中断,两人间的关系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为两人都因冲突话语的发生产生了负面情绪,心理距离拉大。这以后,林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解释说明,并从一个上级和长者的角度显示了对黄的关心,说明自己的行为是出于好心和对黄的前程的考虑,以期消除黄的心理障碍,并增进两人间的感情,从而建立一种上下级之间的、长辈对晚辈的密切关系。

3.安抚情绪

我们发现,冲突言语事件中的交际者总会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源于交际双方在认知或立场方面的对立,并造成双方之间情感距离的拉大和人际关系的损害,因此,交际主体应当处理好交际中的负面情绪,从而消除因负面情绪的产生而造成的双方间的心理障碍,保证交际朝有利于交际双方的方向发展。由于负面情绪是缓和策略自然的作用对象,因此缓和策略的主要的一种功能便是安抚交际者产生的负面情绪。例如:

01 马扬:“这个招商引资团,由大山子市政府出面组织,还是用我们大山子经济开发区的名义组织?”

02 贡开宸:“又来了。这有什么好争的?”

03 “……我没有争,只是问问……”

04 “问问?那你皱着眉,耷拉着个眼,一脸的的‘旧社会’,苦大仇深的,干什么?!”

05 马扬:“我‘旧社会’了吗?行行行。我又错了。行了吧?”

06 贡开宸笑了…

(陆天明《省委书记》)

本例中,贡对马试图为其所在的经济开发区争取利益做法的不赞同,从而产生了话语冲突。马意识到贡伴随冲突话语而来的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会使后者对自己心存芥蒂,不利于两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维系,因此马在贡引发冲突话语以后,立即采用了缓和策略来应对两人之间的冲突。马通过承认自己的错误,放弃自己的立场来解决引发的根源,也即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从而平息了当前冲突,也成功地平复了贡的情绪,这一点可以从贡的笑声中得到证实。因此两人能够在较为融洽的环境和和谐的关系下继续对话。

三、 结语

冲突话语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交际双方并不总是字字冲突,句句针对的,受交际语境和交际者的交际需求的影响,在冲突话语引发以后,交际者在很多情况下会采用缓和策略来弱化言辞对抗,缓解对立情绪从而达到缓和冲突,恢复人际和谐的目的。

本文探讨了缓和策略的人际功能,在人际关系制约下,当出现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的语境时,缓和策略可缓解其负面影响,起到维护人际关系的功能,即Spencer-0atey( 2000)提出的“和谐取向”。在交际中,交际者总会顺应自己的交际目的选择合适的缓和策略。

[1] Brown, P & S. 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 李成团,冉永平. 会话冲突中的语用管理探析[J].中国外语, 2011.

[3] 李海辉.电视访谈中话语缓和的语用研究[D].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4] 冉永平. 冲突性话语趋异取向的语用分析[J]. 现代外语, 2010 ,(2).

[5] 赵英玲. 冲突话语分析[J]. 外语学刊, 2004,(5).

2095-4654(2015)07-0007-03

2015-03-20

H08

A

猜你喜欢
面子人际负面
面子≠尊严
搞好人际『弱』关系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远离负面情绪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某贪官的面子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