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与创新

2015-03-17 22:45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六小学刘玉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课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六小学 刘玉燕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电脑应从娃娃抓起。”科学家钱学森对此也作了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小学教学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必将在小学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角色。小学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只有在小学教学中启蒙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应用的能力,及学生主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实力。

一、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将它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意义的创新行为。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二、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整合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旨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校计算机网络教育系统中, 逐步引导与培养学生提前进入信息世界,养成正确认识与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与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便会由“被动听取知识”——“主动汲取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找问题”——“主动寻找答案”,自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进行。

三、信息技术与创新能力的整合

有创造性的人才有雄心、有决心,敢于进取。同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健。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一个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的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考表达,创造并获得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既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伟大创新精神,又要努力培养学生多思善问、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的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挖掘教材中情景语言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但在实际整合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教师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不能背离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本意, 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避免把课堂变成课件展示课

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尽管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有不少优点,但教师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信息技术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三)注重各类媒体的结合应用,避免只重视信息技术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避免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七倍。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信息技术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四)注意信息技术运用的频度要适中

因为年龄较小,课堂上对知识获取量相当有限,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知识消化训练时机。

(五)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 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表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因此,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课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