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技术服务中小企业的实践探索

2015-03-18 12:17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用人专业课程设置

吴 程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33)

中职学校技术服务中小企业的实践探索

吴 程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33)

开展社会服务不仅是中职学校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促进我国区域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探讨中职学校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中小企业培养优秀人才,加速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开展在职培训及再就业培训,为中职学校提供借鉴。

中职学校;技术服务;中小企业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重要任务。中职学校在服务地方中小型企业,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庞大,中职学校面向中小型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对于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

1 中职学校技术服务中小企业的现状

1.1中职学校不了解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

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中职教育的起步时间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中职学校对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还不够了解,更谈不上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在以粗放式的模式在经营和发展,普遍缺乏高科技人员,技术和知识程度不密集,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知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

1.2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中小企业的需求脱节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脱节是造成中小企业人员变动频繁的最主要原因。中职院校由于没有准确掌握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导致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针对性。中职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但许多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课程设置没有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导向,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不衔接,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毕业后不能直接用于工作岗位,企业还需要对毕业生进行二次培训。

2 中职学校如何做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工作

2.1中职学校与中小企业要统一发展理念

中职学校的中小企业要想在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中协同发展、实现双赢,首先必须统一发展理念。作为中职学校在发展中如果不与中小企业合作,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技术人才,中职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所以,中职学校就应该以积极地态度,主动需求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和联系,努力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服务。而作为中小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中职学校的专业优势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它能够为企业输送高科技、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使企业获得的利润最大化。

2.2中职学校必须以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

专业不仅是中职学校与中小企业建立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保证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关键环节。因此,中职学校要有努力为中小企业做好技术服务的积极态度,这种态度首先表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紧跟企业用人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院校的专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其次,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组。中职学校应当针对企业用人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对专业设置进行改进和完善,使自身的专业设置最优化,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服务。

2.3加强校企合作,协同发展

中职学校和中小企业要想协同发展,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在这方面,中职学校和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合作,实现双赢。一是中职学校针对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人才培训机构,定期为中小企业举办一些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进修培训班,专门为中小企业的技术人才提供服务。中职学校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带来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是企业的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二是中小企业可以为中职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中职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新理论和新知识,可以在实习期间得到应用。实习可以让中职学生到企业的生产一线去切身地体验企业的运营方式和经营理念,使学生可以清楚认识到自身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针对性的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明确自身发展的职业方向,使学生毕业后顺利地由学生人过渡为社会人,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3 结 语

中职院校与中小企业之间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一体关系,各自在对方的可持续发展中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与中小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不仅可以使中职学校随时掌握中小企业的用人需求,全面促进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改进和完善,同时,可以为中小企业带来新科技、新知识、新工艺,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科技素质,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杨东林,孟波.校企合作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0(4):52-54.

[2]杨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意义及实现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09(8):3-4.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4.0167

C913.5

A

1673-0194(2015)04-0232-01

2015-01-05

猜你喜欢
用人专业课程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燕昭王的用人智慧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用人还需讲原则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