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善行义举”进企业
——访济宁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岳秀银

2015-03-18 01:33玉茗刘晓林
现代企业文化 2015年13期
关键词:济宁劳模工会

文/本刊记者 玉茗 特约记者 刘晓林

让“善行义举”进企业
——访济宁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岳秀银

文/本刊记者 玉茗 特约记者 刘晓林

济宁市总工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时的重要指示,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建设文化强市首善之区。他们立足工会实际,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大力开展“善行义举进企业”活动,所辖各县、市、区工会积极组织,各企事业单位踊跃参加,参加活动的企业达5860家,设立“爱诚孝仁”四德榜1.2万个,上榜职工达17.6万人次。目前,在济宁大地好人好事广传递,劳模先进受追捧,志愿服务成常态,道德高地正形成。

——星眼管窥

济宁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岳秀银。

近年来,济宁市总在市委和省总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把引领广大职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依托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搭建载体平台,通过创新开展“善行义举”进企业等“品牌”活动,不断增强广大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现代企业文化》:我们是如何构建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的?

岳秀银:高层参与,将工会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纳入全市格局。在市委下发的《关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首善之区的意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方案》《关于争创全省四德工程示范市实施方案》等文件中,都将市总工会列为成员单位,明确职责任务,特别是市委将善行义举进企业、道德讲堂进企业活动交由市总工会主抓,扩大了工会组织的参与面,增强了工会的责任意识,从而也加大了工会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压力和动力。

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在领导层面,市总主要领导担任全市工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主席任副组长,宣教部等职能部室任成员,各县市区总工会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构建起市总统一领导、宣教部门牵头组织、基层工会紧密配合、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联动格局。市总下发了《关于在广大职工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方案》,制发了《配档表》,对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内容时限、保障措施等都作出明确要求。在工作层面,去年市总召开了由职工代表、先模人物、企业负责人、基层工会干部不同层面座谈交流会10余次,开展现场调研、观摩推进活动7次,方向明确、责任落实、督导到位,保证了工作有序推进。

广造声势,形成舆论宣传氛围。一是宣讲活动进企业。充分发挥工会宣讲团的作用,利用调研工作、走访慰问、送法律送文化到基层的时机,走进职工开展面对面宣讲,以宣讲团成员自身切身体会,深入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受教育职工累计达120万人次。二是传统文化普及到职工。将传统文化精华纳入各级工会对职工教育年度培训计划之中,加强对职工传统文化、道德建设内容的学习,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为职工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册,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三是舆论宣传全覆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各级工会联合地方主流媒体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大力度宣传劳动模范、职业道德标兵、最美劳动者先进事迹,报道职工中的好人好事、凡人善举;市总去年在济宁电视台播放“最美劳动者”100期,在济宁日报刊发典型宣传50次。在沿街电子显示屏和企业厂区、生活区的宣传橱窗上,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宣传,让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现代企业文化》:在打造特色工作品牌方面我们做了怎样的努力?

岳秀银:“善行义举进企业”品牌。为引导职工积极投身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结合济宁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实际和职工需求,自去年年初以来,济宁市总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善行义举进企业”活动。一是明确目标,细化标准。按照“让好人好事上榜,给最美职工作画,为先模人物讴歌”目标要求,以“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为主要载体,通过知榜、评榜、用榜、管榜等环节,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首先在曲阜开展了先行一步试点工作。活动中,立足儒家思想传统美德,大力加强以职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教育建设,选定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企业为第一批善行义举“四德”榜示范单位,开展主题活动,强化“四个”结合,使广大职工“知礼、敬事、诚实、守信”,以道德提升企业品质,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努力打造孔子故里成为“首善之区”。三是总结经验,全面铺开。市总通过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等方式,及时总结、宣传曲阜市成功做法,在全市各类企业中广泛推广。目前,全市开展“善行义举进企业”活动的企业已达5860余家,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网上平台)1.2万个,上榜职工17.6万人次。

“劳模示范岗”品牌。为更好地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爱岗敬业的社会风尚,我们在全市各级劳动模范中开展了“劳模示范岗”挂牌优质文明服务活动。通过设立“劳模示范岗”岗牌,发放“劳模优质服务卡”,调动劳模再立新功的积极性,用劳模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凝聚职工、感召社会。市总通过常年在济宁电视台、济宁日报、济宁新闻网、工会网站开办专题专栏,组织职工代表观摩学习等方式,大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善行义举,激励广大职工讲诚信、行善举、做好事,努力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道德连锁效应,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全国劳模、济宁交运集团长途客车驾驶员倪玉河、济宁供水集团线路维修职工赵六林,省劳模、济宁环卫处道路保洁员郑仰前、微山县乡村医生张波等众多劳模以他们的高尚情操、模范行动影响带动周围的人,成为百姓眼中的“善美明星”“道德明星”。

“济宁职工志愿者”品牌。深入开展具有工会特点、富有职工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职工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针对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积极开展送温暖、帮扶济困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奉献社会、温暖他人的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市总于2014年8月8日成立了“济宁职工志愿者”队伍,组织交通、建设、卫生、供电、供水、金融等行业的职工参加到队伍中来,为济宁成功举办第23届省运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充分展现了济宁工人的阶级风采。

《现代企业文化》:我们强调融入贯穿,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市广大职工中落地生根。

岳秀银:融入“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引领职工坚守政治信仰。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继开展了“凝心聚力跟党走,建功立业绘蓝图”“讴歌辉煌成就,凝聚奋进力量”“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最美劳动者”“传递正能量·圆我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2014年开展的“中国梦·劳动美·我为发展做贡献”主题演讲比赛,全市各级工会共举办不同规模的演讲500余场次,直接参讲职工3.6万人,受教育职工达60余万人次。通过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文艺展演等方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职工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职工思想基础,用“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的理念凝聚职工力量,不断引导广大职工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同实现美丽中国梦、美好个人梦相结合。

融入职工文化建设,引领职工树立高尚情操。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首善之区的战略部署,全市各级工会大力开展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工生活的职工文化活动,积极搭建职工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展示的活动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工文化建设当中。近年来,市总工会相继举办了济宁市第三届职工文化艺术节、第四届职工运动会;连续举办了两届女职工全健排舞大赛、才艺大赛和“巧手展风采”作品展;举办了迎省运万名职工健步行、“工人阶级跟党走”文艺汇演、“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职工书画摄影展、球类比赛;市职工艺术团连续3年赴基层慰问演出40余场次。组织市区大企业工会开展重大节日文化广场演出,定期开展职工心理咨询健康沙龙、文化讲堂、周末休闲、广场健身舞比赛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活动,打造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职工特点的企业文化、班组文化、健身休闲文化,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融入重点工作,引领职工传播正能量。一是引导职工实现人生价值,广泛开展岗位建功立业。围绕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和企业转型升级,广泛开展“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革新等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职工成长“互利双赢”。二是凝聚职工主人翁意识,大力推进企业民主管理。通过加强企业职代会建设,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充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形成有利于凝聚人心的公平公正环境。三是让困难职工感受温暖阳光,尽心尽力实施帮扶救助。扎实开展送温暖、送岗位、金秋助学等活动,2014年全市工会筹集发放送温暖资金1928万元,救助困难职工9.6万余人;发放助学金360余万元,资助2200余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学;帮助职工实现就业3.5万人次,确保实现帮扶救助全覆盖、不遗漏,让困难职工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工会组织的关爱。四是倡树理性心态,依法维护职工权益。通过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引导职工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市总成立了职工维权律师团,聘任10名律师常年为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与人社、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行动,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

猜你喜欢
济宁劳模工会
数读·工会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动物“劳模”竞选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山东济宁卷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