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2015-03-18 06:23河南大学陈佩秋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伙伴国伙伴摩擦

河南大学 陈佩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各国之间对外贸易也更加频繁。但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只有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如何在对外贸易中合理的处理贸易摩擦是我国走向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一步。

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

我国与贸易伙伴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众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产品结构趋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但是与我国开展贸易行为的贸易伙伴国的比较优势也同样集中在此,从而在产业类型上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竞争性和相似性。在很多领域中目标市场重叠度高,首先会导致中国“挤占”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外市场;中国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会导致其相应的国内产业面临本国的消费冲击,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两方在外资上的竞争。所以,在产业结构相似和竞争的情况下,贸易伙伴国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多次发起了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和其他各种保护措施。

第二,国际贸易不平衡和分配利益的不均衡加剧了贸易伙伴与我国之间的矛盾。就总体经济实力和制造业竞争力来说,我国很显然是要优于其他贸易伙伴国的。同时,与进口国进行贸易交易过程中,中国多数时候是顺差国,这使得这些国家倾向于采用压制或设定不合理的贸易壁垒,这一点也让中国在对其他国家开展贸易行为时,比较容易出现对外贸易摩擦。通常来说,获得最优利益是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行为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出现利益不平均的情况,那么贸易摩擦就在所难免。由于中国经济的腾飞,部分贸易伙伴国认为我国占据了大部分利益,所以很多国家采取了贸易摩擦欣慰试图影响贸易行为,进而影响贸易利益分配。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也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这也使得我国在贸易行为中遭受到了较多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另外,我国在与发达国家开展贸易行为中,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多的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模仿,这使得我国在出口产品时也面临着较大困难。

第三,中国本身因素。首先,中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方便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之间的贸易活动。中国出口的迅猛增长,对原来已经产生的利益格局造成了一些影响,不但威胁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又使发展中国家受到一定的冲击,这些很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其次,中国缺乏应诉积极性。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对待此类问题的不重视,这也将会使贸易伙伴国对我国频频挑起贸易争端。长期以来,在反倾销问题上的应诉率非常低。我国政府机构由于同情经济落后的国家,很少就有关贸易摩擦的问题与他们进行谈判,促使一些不公正的贸易保护政策的制定。国内许多出口企业缺乏有关国际贸易和法律知识,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状况缺少基本的了解,认为与其应诉还不如去开拓新的产品市场,所以应诉发展中国家的有关案件比较怠慢,这也会滋生了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进行贸易摩擦的风气。

二、对减少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一些建议

对于产生贸易摩擦的不同原因,可以采取如下战略

第一,对于我国合理权益,我们应该积极采用较为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特别是在面对其他贸易伙伴国的贸易争端时不要畏缩。同时,在处理与贸易伙伴相关的权益问题的态度上,我们要坚决。以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基础,积极争取贸易企业的合法利益。我国政府等机构应该增加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尽量寻找除贸易摩擦之外更为有效的解决机制。而且,我国的贸易企业要敢于同他们进行贸易诉讼。最后,我国贸易企业的贸易对象不能仅限于少数国家,应当积极拓展尚不发达的贸易区域,这样可以较为安全的平摊可能面临的贸易风险。

第二,调整出口战略,改变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出口的飞速增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面对我国出口量的不断攀升时,均表现出了发对的行为。他们纷纷采取以反倾销为主的一些列措施,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应调整为以内需为主导的战略。在此之外,我国出口产品的内在技术和品牌知名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要拜托过去人们的低价印象。实现差异化的市场战略,转劳动密集型为技术密集型,弥补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结构方面的差异,从而缓解两方之间的贸易摩擦。

第三,加强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沟通。我国应尽量增加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大力度推广与我国进行贸易行为时所获得的互惠互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贸易摩擦,我国国内的经济结构以及同贸易伙伴尤其是非原料出口国之间的这一贸易结构亟待调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我国对整个发展中国家这一团体的话语权也逐渐提升,所以我们应抓住机遇,不断深化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沟通。我国的和平崛起不仅有利于维持世界的和平和提高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不断推进中方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对话交流,持续提高彼此的信任度,让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给予理解和支持。

[1]黄嘉.发展中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3)

[2]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3]阚大学,吕连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比较研究[N].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迈克尔·波特,李明轩等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

猜你喜欢
伙伴国伙伴摩擦
干摩擦和湿摩擦的区别
伙伴
新伙伴
中国OFDI对贸易伙伴国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神奇的摩擦起电
我的好伙伴“苍苍”
本财年内缅甸增加了10个新贸易伙伴国
条分缕析 摩擦真相
解读摩擦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