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志存高远,淡泊明志的胸襟落实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

2015-03-18 08:27北京市平谷教育研修中心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淡泊明志志存高远胸襟

北京市平谷教育研修中心 王 红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我们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要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推进教育创新,不仅需要思想观念的先导,更需要有志存高远淡泊明志的胸襟。

一、要充分认识到个人既得利益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瓶颈

素质教育仍是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可以说在一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但是应试教育却把得牢牢的。

素质教育之所以能“喊”,而且能喊得“震天动地”,这说明教育工作者是在响应着自上而下的号召,也对素质教育有所认识。素质教育可以喊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却要扎扎实实地搞。为什么要“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为什么非要在“应试教育”上下工夫呢?因为应试教育能带来既得利益。这利益又是最直接的、最实惠的、最有保证的个人既得利益。

个人既得利益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心态,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素质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是内在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质量的显现,则更多的取决于几年、十几年后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那么,落实素质教育,在转型期,在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下,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未完善之时,无论是制度上,还是人们的意识中,带有应试教育色彩的评价仍占主流。实施素质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升学和分数为上的压力,要面对由此而产生的既得利益。尽管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素质教育理念完全正确,可是实施这些理念,是否会影响考试成绩,却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个人既得利益,也就成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瓶颈,桎梏了素质教育的落实,素质教育的步履也就显得十分艰难。

二、教育事业需要有志存高远、淡泊明志的胸襟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就要疏通阻塞,扫清障碍,突破落实素质教育的瓶颈。虽然抓应试教育,一狠就能一蹴而就,就能看见高分,就能看得见一张张通知书,就能看见又升高了百分之几条形红柱,就能制造出的一片辉煌政绩和成绩,就能得到优秀及晋级的利益。但是素质教育,是社会的公益事业,是千秋伟业的大计。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促进人的潜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尽管可能没有霎时的辉煌,也可能失去个人既得利益,可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才是我们的必须。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期,必须有志存高远、淡泊明志的胸襟。这是教育事业的需要。

淡泊明志的胸襟是来自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以及他人利益为先的情操。多年来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课程评价,从而使教育过多重视了短期的效益,而淡化了为促进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功能。而素质教育正是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利益是为每一个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而稳定的基础。厚积薄发,学生未来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充满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因此,应试教育的短期行为,已不适应当今和未来的需要,教育必须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其根本目的是在推进素质教育。所以实施教育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是人民利益的需要,更是每一个受教育者根本利益的需要。

淡泊明志的胸襟是来自于以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有人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既然已经从事着教育事业,就要有献身的思想。奉献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事实上,有多少教师也在实践着自己的承诺,奋斗在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中。他们在清贫中,在缺少鲜花中,默默地恪尽职守,关心关爱着每一个学生。他们不求索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的奉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才是教育者所拥有的情愫,每一个教育者也应成为这样的楷模。

淡泊明志是教育事业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无不说明教育是在为长久事业而奋斗,而不是短期效益,更不能成为短期行为。一时的追求功名利禄,制造辉煌,必然要牺牲受教育者的利益。所以,淡泊明志是建立在千秋伟业教育为本的基础上。教育者的淡泊明志,是胸怀百年大计,是胸怀百年树人,是志存高远的胸襟所致。

教育者必须有志存高远的胸襟,因为教育事业就是志存高远的事业,因为教育事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华民族的崛起任重而道远。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国际的竞争已演变为人才的竞争,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面对竞争,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必须高瞻远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21世纪的一代新人。因此教育必须创新,必须屏弃应试教育之弊端。展望未来,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从提高国民素质大局出发,从受教育者的长足发展出发,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

三、志存高远淡泊明志的胸襟是行动落实的必须

当然,解决应试存在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不是解决了教师在应试中的既得利益就能为了,也不是有志存高远淡泊明志的心胸就可以了,因为导致实施素质教育步履艰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此。而在于高考的指挥棒,在于考试评价制度,在于对学校及教师的管理评价机制的决策。根本问题不解决,学校领导及教师只好“物竞天择”的顺势而为,拼搏在应试中而争优胜,维护既得利益以求生存。

是的,根本问题必须解决。然而,在落实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创新的初始阶段,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高瞻远瞩,心胸宽广,一定要有牺牲的精神。因为,任何的改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从素质教育提出到现在,问题已经在解决,无论是新课程的实施,新的考试评价制度的建立,还是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校及教师管理评价的决策,都在进行中。在改革之初,面对这样一个开拓创新的过程,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需要思想,需要呐喊,需要勇气,需要行动,需要献身。

所以,我们要不断严谨笃学,与时俱进,陶冶情操;不断地提高认识,提高品位,提升境界,从而拥有志存高远淡泊明志的胸襟。

猜你喜欢
淡泊明志志存高远胸襟
淡泊明志
新的开始
志存高远马到成功
志存高远,放飞梦想
一朵云的梦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君子:中国的贵族精神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中大创远产品交付仪式及技术交流会
宽阔的胸襟
砥砺前行,志存高远——访广西嘉易达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君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