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2015-03-18 12:04李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无菌物品规范化

李倩

(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000)

规范化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李倩

(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000)

规范化管理;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

规范化管理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对于服务行业和医疗行业。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忙碌而繁琐、平凡细小、技术含量低,而且操作重复单调,又缺乏有效监督,一旦出了差错,后果不堪设想。自2010年2月开始,我们采取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认真学习与执行规范

组织科室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以及医院有关的规章制度,使大家牢记各种规范的内容,并认识到其重要性。

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安全屏障,房间布局符合人流、物流、气流等洁污分开的原则,物品处理过程由污到洁。回收-分类-消洗-润滑-干燥-检查包装-灭菌-储存-无菌发放。特殊感染物品,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密封,标明标志,专项回收。在去污区内高压处理后再接上述流程处理。在此项操作中,要高度重视清洗,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灭菌是否合格。

制定消毒中心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安全制度、器械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检测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回收发放制度、洗涤包装灭菌制度、无菌物品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并要求人人熟悉制度,按制度办事,切实做好每班的工作。

消毒供应中心在隔离衣发放时,每次多领一套,工作者穿护士鞋,护士裤,戴一次性圆帽口罩,穿隔离衣。回收洗涤人员增穿防水围裙、袖套、防护面罩,带橡胶手套。外出时换上另外一套隔离衣。

品名、包装者、锅号/锅次、灭菌日期、失效期。包装时所有的包布无系带,包装时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好后胶带贴在开口处,然后将填写好的六项灭菌标签与胶带的粘贴方向垂直,形成一个十字形粘贴,增加了包装口处的粘贴牢固性。填六项标签时用红圆珠笔,以免灭菌后字迹褪色。装锅时保证包与包之间的距离,以免灭菌时气流不畅致使湿包、灭菌不彻底;避免灭菌标签被其他包粘走的现象发生。

我们在无菌物品发放间采用超市摆放的方法,摆放架最底层离地面至少20 cm,离墙至少5 cm,离天花板至少50 cm。每个包外均严格粘贴六项灭菌标签,规定好摆放的日期顺序,使护士查对或发放无菌物品时一目了然,减少对无菌物品的触摸。

特殊物品的包装:1)不常用或备用的包采用无纺布或皱纹纸包装,以延长有效期,减少洗涤、包装灭菌的次数,既减轻了工作量,又减轻了对器械的损坏。2)刀片、缝合针、缝合线选用一次性无菌物品一次性使用。3)临床用拆线剪、止血钳等采用单包装灭菌,导尿包内润滑棉球改为直接购置于生产厂家两个为一包的灭菌好的一次性棉球。

2 结果

2.1 满意度在科内制定了第一次违犯制度科内警告、第二次上交护理部的制度,人人都认真遵守制度,加强了责任心,减少了差错,并与临床科室保持良好的语言沟通,取得临床科室的信任与一致好评。所以每月到临床各科征求意见时,满意度都在98%以上,灭菌合格率为100%。

2.2 降低过期率,提高清洁率,减少锐器伤在规范化患者反复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也可在每次吞咽后喂1~2mL水,这样既有利于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清洁口咽部残留食物的作用。3)食物形态:根据患者吞咽障碍程度选择,原则是先易后难,选择密度均匀、有适当黏性而不易松散、不易在黏膜上残留且易变形的食物,如果冻、蛋羹等,然后过渡到糊状、普食。禁食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3.10认知干预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施行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让患者及家属观看,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理解、认识脑出血致吞咽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康复训练的技巧及方法。

3.11 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采用美国Chattanooga公司生产的吞咽障碍理疗仪,通过电刺激方式促进受损的神经复苏,加强吞咽肌群的运动,提高病人吞咽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 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率为22%~65%[5]。容易导致不良预后,发生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各种并发症,明显影响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我们通过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深入交谈,加强患者功能训练及健康知识教育,用鼓励性语言促使患者建立坚持治疗的决心与信心,说服患者及其家属参与配合治疗,并告知家庭成员配合的重要性。通过实行护理干预,使护士明确责任,提高健康教育技巧、业务水平及整体素质,针对吞咽障碍的程度制定训练计划,重建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独立进食能力。本研究结果提示:训练前对吞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系统化训练计划,可有效预防咽下喉部肌群废用性萎缩等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取得患者信任,提高了满意度;指导患者进食时的体位、食物的正确选择等可有效预防误吸、呛咳等发生;同时加强呼吸、咳嗽训练,以提高患者咳嗽能力,增强各种防御反射,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实验组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

总之,综合康复治疗积极有效地促进了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了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此训练方法安全、简便易行,容易被患者接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380.

[2]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53-163.

[3]芮摇雪,吴淑芳,潘卫萍.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5):4567.

[4]杨锦媚,潘惠珍,李桂萍,等.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64-465.

[5]Deborah JC,David G,galra L.Early assessments of dysphagia and aspiration risk in acute patients[J].Stroke,2003,34:1252.

R47

:A

:1008-4118(2015)01-0064-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5.01.028

2014-01-15

猜你喜欢
无菌物品规范化
称物品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找物品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