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遵化市土地流转工作现状与对策

2015-03-18 19:18
河北农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遵化市乡镇农户

徐 欣

遵化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我市很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对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应运而生。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一、遵化市土地流转的现状

我市共有25个乡镇,辖645个行政村、18.32万农户,现有耕地75.85万亩,家庭耕地面积为70.16万亩。截止到2015年4月份共流转土地面积14.98万亩,土地流转率达21.4%,其中,转包7.14万亩,占47.5%;出租5.79万亩,占38.6%;转让0.11万亩,占0.7%;互换1.62万亩,占10.8%;入股0.21万亩,占1.4%;其它流转形式0.11万亩,占1%;转入各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面积9.55万亩,农户间流转面积5.42万亩。分析我市土地流转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从流转方式看,主要以转包、出租为主,占流转总量的86%,以转让、入股、互换及其它形式为辅,占流转总量的14%。2、从流转地域看,土地流转主要集中在香菇、蔬菜、绿化苗木等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3、从流转主体看,除本地工商资本参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外,出现了唐山怡众、唐山盛华、北京中上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市外企业来我市承租土地的现象。4、从流转趋势上看,农户间土地流转日渐消减,农村土地逐步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流转行为更加规范。

二、遵化市土地流转工作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我市对土地流转工作非常重视,2009年,在财政资金和办公用房都非常紧张的形势下,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即市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镇建设土地流转服务站,村设土地流转信息员,以后逐年进一步完善。

2、因地制宜,搞活土地流转。对外出务工、经商和无能力耕种者,或转让亲朋邻里耕种,或有偿流转给种养大户;对蔬菜、食用菌、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组织带动土地流转,吸引个人、经济实体或外来农业企业成片流转土地,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强化监督管理,防止土地非农化。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农业部有关土地流转文件精神,各级土地流转服务部门对各类流转项目实施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全程监管,实行重大项目审查备案制和跨乡镇流转土地联席办公制度,很好地维护了土地流转正常秩序。

三、土地流转工作成效

1、保障了农民权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户流转土地后,农户每年不仅可得到相应的流转收益,而且农户不再为几亩地而花费大量的精力,大部分人可以安心在外面打工经商,在家的劳力为经营主体打工,每天也可得不错的工资性收入。

2、促进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效益。广大农民认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由于将分散土地连片集中使用,激发农业生产者购买农机具热情,实现了农作物种、管、收机械化。

四、当前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各级土地流转机构尚需进一步健全。一方面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靠挂乡镇农经站,属于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工作人员既要承担繁杂的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任务,部分乡镇还要分担新农合、农民养老保险、包片包村等其他职责,并且加任务不加人,使得他们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另一方面村土地流转信息员由村会计担任,但没有明确相应的劳务补贴标准,很难给他们提要求、定标准,难于管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相应的奖励扶持机制亟待推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国家对环境污染、资源保护等日趋重视,我市采选矿、矿山机械、钢铁等工矿企业步履维艰,加之近几年国家对“三农”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许多企业家有意转投农业生产,但是,由于农业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高风险、投资回收期长的产业,大多还在徘徊与观望。制定出台农业规模生产奖励扶持政策,势在必行。

3、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缺乏应有的保障。比如农业规模生产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银行借贷需要实物抵押,而农业恰恰没有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再比如农业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产业,一场恶劣天气过程,就可能导致颗粒无收,损失殆尽。要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持续发展,各类保障措施必不可少。

五、措施及建议

1、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平台。乡镇设立独立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确定专职工作人员,明确村土地流转信息员务工补贴标准,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2、争取政府出台奖励扶持政策。根据不同产业、不同规模制定奖励扶持政策,并真正落实到位,为全市“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此来调动各行各业资本转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方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同时,各项农业项目、补贴等也要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倾斜。

3、建立农业规模生产保障体系。政府出资设立农业担保公司,尽快组织实施土地流转证担保抵押制,解决融资难问题;保险业要加大对农业规模经营的服务和支持力度,解除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遵化市乡镇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遵化市文山村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与防治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河北省遵化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食品安全
习惯决定命运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河北省遵化市第二中学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