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03-18 18:29胡海涵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5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胡海涵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体制得以改革和创新,文化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新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们思想道德建设、行为准则修养、人文精神塑造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国民基础素质教育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附于文化自觉,本文将重点分析文化自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一、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必然联系

通过对文化自觉内涵的深入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正如著名学者费孝通所言,文化自觉实质上指的是对文化的一种自我反思、自我剖析和自我理解。文化自觉能够给人一种警醒的态度,让人们对知识有一个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灵魂,也就是说,国民素质教育过程中,是不能离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够帮助人们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有利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1]。基于文化自觉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具意义,通过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反思,人们能够从本质上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念。可以说,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是文化自觉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成效,作为人们思维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通过文化自觉,方可达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二是文化自觉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有意义,能够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人才价值和实效性的实现。

二、文化自觉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可以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对于所有主体来讲,其均含有大量的信息资源,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有效运用,能够激发潜在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且发挥出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在受到文化自觉的影响之后,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得以大幅提高,能够对文化有一个详细、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基于文化自觉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承载相关的信息资源,也就是说,文化自觉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非常之大。

(二)可以起到文化建设的作用。对于任何一种文化来讲,其动态性不可或缺,文化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各类主体的积极参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文化自觉能够发挥影响和作用,那么人们的参与意识和思想觉悟将会得以有效提高。也就是说,在文化自觉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会大幅提高,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将会改变,从而有利于文化建设,最终能够有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可以起到文化领悟的作用。在文化自觉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将会由传统的复杂形态逐渐简单化,让人们更容易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也就是说,通过文化自觉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将会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有利于学习者领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到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此同时,文化自觉的良性发展,能够端正人们的行为,活跃人们的思维意识,从而能够提升人们参与学习思想政治的热情和激情,最终能够从本质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我文化领悟能力,推动文化事业平稳、可持续发展[2]。

三、文化自觉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化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核心组成部分,被各大高等院校日益重视起来,特别是在文化自觉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关键。然而,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被动的一面,并没有完全主动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强化。著名学者费孝通通过对文化自觉进行研究,认为文化自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讲,显得意义十足,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在文化自觉视角下,并没有积极主动参与自我思想政治教育。长此以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不能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和标准。因此,可以看出,文化自觉视角下,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将是影响整体教育成效的主要因素。

(二)认知力存在较大偏差。随着国民基础素质教育日益被重视起来,教育问题将是全世界发展和创新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学者教授等研究和探析的重点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来讲,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课程。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层出不穷,由于学者的出发点不同,所研究和探析出来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人们的侧重点不同,其认知力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各不一致。认知力的巨大偏差,造成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在文化自觉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存在偏差,造成学术研究过程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此同时,在众说纷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人们的选择存在很多干扰因素,以至于无法选择出最为科学、最为合理、最为理性的研究方案,这将势必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普遍性难题[3]。

(三)外部环境的制约性。众所周知,对于任何一种主体来讲,要想持续、健康、平稳地生存于社会之中,必须依赖于强大的外部环境,只有外部环境得以保障,才能够确保主体事物健康成长。在文化自觉背景下,外部环境相当重要,特别是外部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均作为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外部因素。纵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格局,不难发现,外部环境的不健全、不完善,将长期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与此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自觉视角下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导致其教育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所定目标。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关键,作为振兴民族事业、激活国民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高等教育阶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而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这就需要国家和高等院校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外部大环境。然而,现阶段,我国教育大环境政策十分宽松,造成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外部环境成为影响和制约文化自觉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客观因素之一。

四、文化自觉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在文化自觉视角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人们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淡薄,所得成效较低,根本无法满足现行教育体制和文化自觉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某种层面来讲,文化自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将能够从本质上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修养。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改变人的思想,有利于团结、进取、凝聚力的大幅提升,也是宣传和推广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手段和方法之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马克思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和探析,认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均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如果放弃思想政治教育,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将会面临重大的发展和创新难题。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自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关键,这就需要国民具备自我教育的意识,并坚持不懈。

(二)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对于任何一个主体来讲,均离不开庞大的资源体系作为支撑和后盾,文化自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得到资源的支持,这里的资源为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涉及到的种类非常多,有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人力资源等。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得到人力资源的强大支持,也就是需要有稳定的生源、可靠的师资,只有德才兼备的教育人才,才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环境。二是需要得到各类软、硬件设备的强力支持,只有得到信息化设备的支持,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二十一世纪,作为一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大繁荣、大发展的年代,国民教育不可懈怠,成为国家发展和创新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强国宏伟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思维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操。因此,在文化自觉视角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必须加大各类资源的投入和整合力度。

(三)提升文化自觉创新效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时期为大学时期,也就是主要参与主体为大学生和高等院校。从某种层面来讲,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但需要强化各类资源,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率,防止资源的无效和浪费,而且必须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也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创新效率[4]。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文化自觉能力严重不足,文化自觉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甚微,根本不能满足预期设定的目标,也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基础需求,更谈不上个人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基础素质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民基础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民教育的主要职责。因此,有必要提升文化自觉创新效率,这也是文化自觉视角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最可靠的途径之一。

五、结语

总体来讲,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只有通过文化自觉,方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成效。基于此,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提升个体的文化自觉创新能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文化自觉视角下。唯有此,方可达到国民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

[1]张雷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2]郗波.论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馈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3]吴文莉,张澍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关怀[J].教育评论,2013,3

[4]刘昉.浅谈文化自觉与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